伯乐山翁2017-01-07 14:38:33

为什么我去画《木兰辞》

       我是学西画的,为什么我要费那么大的劲,去画了一本传统国画风格的《木兰辞》少儿绘本呢?

       故事要从1995年说起。

       那年,我忽然收到从美国加州泛亚出版社Pan Asian Publications打来的一个电话,说,我们知道你是得奖的作者、也喜欢你的绘本图书,迪斯尼现在正在拍一部关于木兰的动画片,你能不能给我们画一本木兰的绘本书?在电话里我当场就拒绝了。

       拒绝的原因有三:1)我是学油画的,画古代人物不是我的专长,隔行如隔山;大陆有很多专画古代人物画的好画家,他们画起来要比我容易得多,也好得多,我可以帮你们推荐最优秀的。2)中国(包括香港、台湾)甚至美国、新加坡等华人社会过去也曾出过不少有关木兰的书,我想这次也肯定还会再出。3)迪斯尼搞的是动画电影,一个多小时中,除了画面外,他会调动电影的各种手段:故事情节、人物动作表情、对话音响,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功能来吸引和打动观众。电影上演后,在随之而来强大的广告宣传下,千万观众自然而然就接受了电影所塑造的“木兰”的形象。而后,迪斯尼精装的动画画册,又会以低廉的价格铺天盖地倾入市场,任何别的“木兰”书,都会被迪斯尼以巨额投资为后盾的宣传攻势所淹没。一本小小30多页的绘本书,是无法去和耗资几百万的迪斯尼电影竞争的。

       没想到,这老板也是个“倔”人,每隔一两个月来一次电话,(还寄来一个美国作家“编”的花木兰,故事离奇的没谱)事情拖了半年多。

虽然我拒绝了,但迪斯尼拍《木兰》的消息,始终萦绕在我的脑子里。

       木兰(尤其是花木兰)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我们中小学课本上就有最早讲述木兰民间传说的《木兰辞》,老师都要求我们背诵过。中国大多数人多少都知道点“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细究起来,却并没有多少人能讲清木兰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如,木兰是名还是姓?他是哪时候的人?在不同版本的小说、诗歌、戏曲中哪个更切合历史实际?

既然连不少成长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人(包括我自己)都不很清楚,西方的广大观众就更不清楚了。

跟据迪斯尼的惯例,为了票房价值,他们肯定要加入许多吸引观众的噱头,“木兰”在他们手中会变成什么样,就很难说了。

       这时,我忽然想到,有心的观众在看完迪斯尼的电影之后,是否也会像我现在这样,想到同样的一个问题:古代中国“木兰”的原型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在迪斯尼电影之后,人们会需要一本书,这本书应该把木兰最早的文学原型《木兰辞》用PICTURE BOOK(绘本)方式介绍给西方的孩子们,这是迪斯尼的动画电影做不了,而绘本书可以做到的。

当老板再来电时,我直接告诉他,只有一种方式是有价值去做的 ,那就是借迪斯尼的东风, 把原著《木兰辞》介绍到北美。

老板是在美国学图书馆学出身的文化人,所以一听就明白,说:“好,你这个卖点好”,他同意了。

      话说说容易,做起来却不是件容易事,我毕竟不是一个对历史及古典文学有所研究的专家。《木兰辞》只有三百多字,而要想画出《木兰辞》的那个时代,无论是人物、服装、发式、兵器、家具、建筑、乐器、甚至那个织布机……如果要想尽可能地符合那个时代的真实,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阅读、查看许多有关的书籍资料和图片 — 我需要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

      比如,产生《木兰辞》的北魏朝,统治者不是汉人,他是中国北部一个人数不多的游牧民族鲜卑族,(有说鲜卑族就是今日之锡伯族)这个鲜卑族崛起后征服了中国北半部,在他们统治的150年间,曾创造了辉煌的文明,留下了许多出色的文化艺术遗产,(如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都起建于北魏)鲜卑族本身也在这期间完全融入到汉民族中去了。(这也是又一个有力的例证,说明中国的汉民族是许多古代民族的融合,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也是由许多不同的民族互相融汇,共同创造的)

      对这段历史作了重新的学习和研究后,特别是根据范文澜先生对北魏朝政治军事的历史分析,我觉得,木兰应该是个鲜卑族,她父亲就是鲜卑族一名有声望的年老将领,(北魏军队士兵大多是汉人,带兵的都是鲜卑人)所以“卷卷有爷名”,只有这样,木兰才有可能成为北魏的将领,乃至“尚书郎”。

      这一时代与历史背景的“定位”很重要,有了这一“定位”,在《木兰辞》里应该展现的历史图卷就有了依据,就能理解了“朝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 暮至黑山头”的行军方向,也就清楚了“燕山胡骑”指的是北部边境的柔然(蒙古族的前身)

有了这一“定位”,我便可以将麦积山石窟北魏时留下来的鲜卑少男少女雕塑原型,用来作为塑造书里木兰及她弟弟的形象的依据。

有了这一定位,我就可以把书的封里两页,专门用来介绍北魏朝和鲜卑族兴起的历史及那时代的文化艺术面貌。(为了加强作品的时代感,画中文字全部启用“魏碑体”,两边“书脊”上的“木兰辞  北朝乐府”七个字,是专门从北魏名帖张猛龙碑及张黑女碑中选来的,插画中的诗句文字,都是用《魏碑大全》一书的资料集字而成)

 

图书封里:介绍北魏历史和它创造的文化

 左右下图是麦积山雕塑:鲜卑族童男少女

 

扉页:封里图的文字说明 

扉页上的铜佛也是北魏的真品,寓意家人烧香愿木兰平安归来

 

为图中文字写的魏碑集字(照片)

      几位好心的朋友问我,这是给孩子们看的书,而且还主要是给西方孩子看,有必要去费这劲吗?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我说,这好比给孩子喂饭,孩子们并没有大人那种选择和品味食品的能力,他们需要的营养成分和大人一样甚至更多,而且要做成他们易于接受和吸收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喂孩子的食品更应该慎重选择、精细加工,使他们易消化,有营养,有益于健康成长。

此书于1998年正式出版,同年12月,出版社邀我同往华盛顿参加全美图书馆年会书展,为此书发行售书签字。此书在书展上受到了出乎意料的欢迎,摊位前排起了等待签字的长队(那天我带了砚台墨汁用毛笔签字),老板带来的200本样品书,当天售罄,他不得不通知雇员连夜坐飞机再送书来,第二天又是售罄,摊位上只剩下了最后一本样书。一位来自夏威夷图书馆的夫人,她诚恳地表示要买下这本,回去给她女儿一个圣诞的惊喜,老板承诺把书给她留下,在书展闭幕那天来取。

年会书展参加者都是美国各地图书馆的负责人,通常只在书展上选好馆里所需的书,然后写下订单,由出版社直接寄到馆址,很少自己买书,所以像这样个人排队买书签字的景象并不多见,一位工作人员跟我开玩笑说:你是今天这里的“明星”。

      波士顿Houghton Mifflin 出版社从众多的“木兰”出版物中,选择了我的这本《木兰辞》编入他们的Reading Textbook Series ,我把它看作是对我付出的大量劳动给予的鼓励和肯定。。(后来,我也收到不少孩子们的来信,证明他们认真地读了书中的画,包括对画中魏碑体文字的提问,很多图书Review也都肯定了这本书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

      这本书出版至今已经18年了,回头来看,尽管我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但无论是作为国画插图艺术,还是翻译文字推敲,都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与当时本人的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修养水平及国外的创作条件局限有关,无法求全苛责。

 

下面介绍部分版面,以窥此书概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过客6662017-01-07 15:09:34
老师这是花了多少时间完成这个作品?
汉堡先生2017-01-07 15:11:45
鲁迅曾批判中国人做事马马虎虎,缺乏认真。赞叹先生的认真!喜欢画面的典雅。
Windy20092017-01-07 15:15:25
很棒,作为童书很深入,风格古香古色。该类旧时的童书有文化内涵,艺术形象考究,图书本身就是艺术。
走马读人2017-01-07 15:41:43
拍案叫绝觀驚濤,拍成電影尤為好.
BloomLover2017-01-07 16:01:03
赞赞赞!!
accountingdoctor2017-01-07 16:16:20
佩服!
军大衣2017-01-07 16:43:12
赞认真!给孩子们做图书,尤其不能糊弄,
jk2017-01-07 17:00:50
佩服佩服!
布鸣2017-01-07 17:38:19
敬仰!
红棉袄2017-01-07 17:41:18
真好, 把人带回了远古时代的感觉
伯乐山翁2017-01-07 18:29:53
从开始“学习”、收集资料、到完成大约一年半的时间。
伯乐山翁2017-01-07 18:32:07
谢谢,谢谢上述各位画友的鼓励点评!
伯乐山翁2017-01-07 18:36:46
当时也有一股压力,要不就不弄,要弄就不能输给迪斯尼,否则一年半的生命就打水漂了。
wxclcc2017-01-07 19:06:10
强!佩服!
ymliu2017-01-07 19:36:36
画面很漂亮。欣赏学习。
Bellemom2017-01-07 19:50:40
大赞老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请问画册中的画是油画吗?
Meicong2017-01-07 20:00:45
赞叹的不仅仅是老师精湛的绘画技术还有认真负责担当的人格魅力。今天正为一幅素描不能如意而焦躁,读完老师的故事和作品平静下来了,,,
gu.qi2017-01-07 21:33:17
可惜这个木兰从的是可汉的军
扬之水2017-01-07 22:07:40
非常感谢
汉堡先生2017-01-07 22:43:38
其实迪士尼的木兰,故事离谱得很,吧各种中国元素凑合一起,如木兰和熊猫戏水等。先生的画册,还原了历史的“真”,
伯乐山翁2017-01-07 23:35:47
我给自己规定一个大致范围:参考北魏及汉代服饰道具。如木兰的坐骑有甲,是依据敦煌壁画,头盔图案是用古青铜器图案组成的......
伯乐山翁2017-01-07 23:40:41
不是油画,插图原作是画在纸上,用国外的水笔勾线加水粉颜色,仿的国画。
伯乐山翁2017-01-07 23:42:49
妙悟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功夫
TXY2017-01-07 23:53:17
您在工笔人物上也出类拔萃,让人钦佩。
Bellemom2017-01-08 01:51:40
古色古香,非常典雅, 像工笔画,非常精致
krystal2017-01-08 02:46:15
敬仰!佩服! 這本畫冊現在還能賣到嗎?
伯乐山翁2017-01-08 02:59:52
创作《木兰辞》当时用过的部分参考书:
krystal2017-01-08 03:10:52
我有其中的那本服飾史,從中國搬到加拿大又搬到美國,很珍貴
krystal2017-01-08 03:13:37
剛才在亞馬遜上找了一下,差點兒買成越南語了。中英文的舊書最高已經賣到100多一本了。
伯乐山翁2017-01-08 03:16:45
你试试联系出版社:电话:800-909-8088 ,FAX:510-475-1480
krystal2017-01-08 03:33:56
謝謝;)
ppddll2017-01-08 05:50:13
贊認真的態度,贊伯樂翁為傳播東方文化付出的努力和產生的成效。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2017-01-08 11:59:48
古色古香,美轮美奂。黄河和黑山头两幅好有气势。先生的严谨作画态度让人敬慕!
ymliu2017-01-08 15:06:55
谢谢答服
伯乐山翁2017-01-09 03:45:23
好消息,刚收到出版社老板的来邮,信中说:
约翰捞面2017-01-09 05:35:30
若有机会,一定买一本给孩子们看看,同时也讲给他们先生创作此书的严谨态度。
ppddll2017-01-09 05:35:33
再拜读了一次伯乐瓮的帖子,其中提到北魏朝的历史很有趣。特别巧的是海外原创那个栏目中有两篇连载小说都是以北魏为历史背景的
伯乐山翁2017-01-09 14:47:58
疏忽了,我对月牙的朝向还真缺少这方面的知识,非常感谢您的指正。
伯乐山翁2017-01-09 14:49:19
谢谢推荐
Bellemom2017-01-09 15:09:11
太好了!
多哥2017-01-10 02:43:39
精彩,很喜欢有柳树的那种场景描写!
胡华泠2017-01-10 05:55:38
欣赏
伯乐山翁2017-01-10 17:29:56
谢谢多哥、胡华冷二位点评鼓励。
北美浮云2017-01-12 11:29:07
大师!除了仰慕就是佩服!
一张老头2017-01-12 16:46:36
想不到一本儿童书需要这么多真功夫. 仰慕,佩服!
一张老头2017-01-12 16:55:38
月牙的朝向与早晚无关。残月是C型,新月是反C。
一张老头2017-01-12 16:57:46
请问老师,您这本书的原画是多大尺寸?只是好奇。
伯乐山翁2017-01-13 02:59:33
谢谢,长知识了。
伯乐山翁2017-01-13 03:10:04
原画已全部被出版社老板收藏,凭记忆,尺寸宽应在60-80公分间,高30-40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