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山翁2017-01-24 03:56:32

谈谈透视

我上本科时,解剖、透视、色彩三门“技法”课,属共同课。和业务课(素描、油画等)分开,单由技法教研室上大课。(记得还去过北京医学院看真的人体解剖和泡在福尔马林里的各种局部尸体,回校后,咽不下饭)

当时这些课都留有作业,背了不少条条框框,其实后来画画时许多东西也用不上。毕业后的50年中可以说没有再看过这类书,只是偶尔碰到具体问题解决不了时,翻翻书,临时抱一下佛脚。

这里我凭记忆和经验,谈点透视最基础的一些要点:

画画中透视有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两种(Bellemom帖中说的单点透视,可能指的就是焦点透视,“焦”是镜头聚焦的焦)

中国画、埃及绘画、中世纪的西方绘画都属于“散点透视”,画画时并不固定一个视点,所以称为“散点”,美术史上讲的“透视学”Perspective则是专指“焦点透视”。

史家的说法是:文艺复兴时,有画家发明了一种类似相机针孔成像的技术,而发现了画面上的焦点透视法。

在我自己画画经验中最常用的是这几个基本概念,以图为例:

 

1)确立视平线:也就是画家本人眼睛看出去视点的那条平行线,在旷野上便是那根地平线。

此图中观者站的位置比一般人高,所以画中人物在视平线下方。

路灯柱比观者高,故部分在视平线上方,部分在下方。飞机在天空,视平线上方

2)中轴线:观者直视的方向和视平线垂直交叉的那根线便是中轴线。

3)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线(灯杆的垂直线和灯上横杆的水平线)均保持平行不相交。

4)凡是向画面纵深方向去的平行线,都会集中到一个焦点上,叫视点中心或灭点。(路的边线、各灯柱之间的连线、飞机上的平行线等)

5)近大远小。同等高度或长度的线条,随离画面的远近,按比例缩小(如灯柱的高度);其间距也按比例缩小,间距的变化可依靠中轴线下部的另一个灭点来求得(见图中A部分)

6)图中B部分,讲的是画面中远处的一个人物,如果不像灯柱一样,等距离排在一条直线上时,如何用辅助线来求得他和近距离人物等同的准确高度。

7)图中C部分举飞机为例,讲视平线上方的物体,它的纵深平行线也消失在灭点或视平线另一辅助灭点点上(视飞行方向而定),与此垂直的另一批平行线,则将消失在另一端画外视平线上的辅助灭点上

 

这个图说明圆的透视变化可用方块加十字辅助线来求得。

 

下面还我复印了人美出版的《人体与绘画》一书中关于画人像透视的四页,简短地介绍了头像的透视,供大家参考:

 

 

我觉得,一个比较简单易行、适合初学者学透视知识的方法是,拍一张房子或别的直线多一些的物体的照片,用电脑“一般打印”印在普通纸上,然后在打印出来的纸上用彩笔和尺子,找出那些平行线是不交叉的,各种能交叉的纵深平行线的消失点都在哪里,画出视平线、灭点、中轴线、辅助灭点……通过这样来理解可能会更容易些。因为一般相机拍的每张照片都是一幅准确透视图。

我手头已没有透视书了,以上这些全是记忆和经验,有不对的地方,当以权威透视专家的著作为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Palmbreeze2017-01-24 04:34:41
伯翁真是古道热肠,这么详尽地给我们这些初学者答疑解惑,真是太感谢了!看来写实的绘画,风格再怎么样,透视还是要精准才经得起推敲。
巴山夜猫狸2017-01-24 04:59:02
辅助灭点, 如何选择?
扬之水2017-01-24 09:10:50
太谢谢了!以前看书上的网上的都没看懂,这次大概懂了
扬之水2017-01-24 09:17:48
我的理解是,
wangaustria2017-01-24 09:32:43
非常感谢!认真学习了。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2017-01-24 10:42:40
谢谢山翁先生!!已经作了Bookmark, 准备好好研读,实践。
Meicong2017-01-24 12:42:07
菜鸟体会,学会透视和色彩的绘画思维才算是入门了,门高而道远,坚持每天走一步。谢谢老师给菜鸟科普!
夏季牛仔裤2017-01-24 13:45:44
很好的科普!谢谢指导!非常实用!
伯乐山翁2017-01-24 14:31:21
正确
扬之水2017-01-24 15:09:29
噢耶! (/^▽^)/
伯乐山翁2017-01-24 15:28:14
是理解正确,我现在介绍的只是最简单的正面的焦点透视,你讲的仰视或俯视等属于更复杂的"成角透视“,会有更多的”灭点“,我都搞不清.
群思2017-01-24 15:42:39
Thank you. very good !
Bellemom2017-01-24 15:58:07
真是太感谢了!透视真是绘画的基础啊。还从来不知道有辅助灭点。
Palmbreeze2017-01-24 18:42:59
多谢伯翁指教。先记下了。哪天想要深度思考时去找来练脑子。
走马读人2017-01-24 19:13:56
透視投石鋪路,勢頭甜;借助大水截住,師徒歡
巴山夜猫狸2017-01-24 23:28:11
你悟性真好! 是不是有规律排列的物件都有自己的VP ?
surreal2017-01-25 04:26:46
我这人就爱唱反调:透视没必要这么死板。看中国山水画,是“散点透视”,跟西方的透视两码事;西方油画自印象派起,也有专门以平面感装饰
surreal2017-01-25 04:29:15
比如马蹄死的野兽派
巴山夜猫狸2017-01-25 16:22:35
同意。 花鸟鱼虫 不讲透视。 因为它没有景深。 但有规律的建筑, 等。 则必须讲透视。
surreal2017-01-25 18:53:49
艺术没什么必须这必须那的。塞尚的桌子的静物,马蹄死的室内人物,都故意颠覆传统透视
surreal2017-01-25 18:55:41
当然大师这么做是“创新”,初学者这么做就是初学者。哈
扬之水2017-01-25 21:49:48
西方艺术就是被这些“大师”败坏光了……
扬之水2017-01-25 22:10:30
谢谢!这个问题我就说不清楚了,等老师教吧
扬之水2017-01-25 22:13:31
被大师feature了一把,得美上一个月了
Bellemom2017-01-26 00:09:24
再请教一个问题,我那幅画的地面的灭点是不是应该和房顶的灭点在一条垂直线上?
xiaolanwa2017-01-26 01:16:30
还有辣么好的科普方法啊?我一直都是瞎估摸
Palmbreeze2017-01-26 02:07:07
我感觉,再前卫,再颠覆传统,没有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就都是无源之水,昙花一现。
伯乐山翁2017-01-26 04:15:54
是的,由于它和地面称一个角度,所以灭点不在视平线上,应在中轴线的上方。
伯乐山翁2017-01-26 04:21:49
你说的不是反调,是事实。焦点透视只是“技法”其中的一种,可用可不用,看艺术家的创作需要而定。
Bellemom2017-01-26 15:20:02
谢谢先生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