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山翁2017-03-08 02:25:47

动态、场面、记忆、默写

 — 多画速写(四)

1)动态与场面速写:

Palm去滑冰场画速写,我给发了“奖”,一是鼓励她当着公众画速写“敢于亮剑”的胆量;二是奖励她敢于尝试画“动态”速写。

静止的对象,你可以有充分时间来观察比较,静下心来慢慢画;面对活动中的对象难度就要大多了。在画动态或场面的速写时,很大程度上要靠视觉记忆和经验

也就是边观察,边记忆,画之前已心中有数,下笔时,实际上是在画你脑子里依靠你以往的视觉经验已经“记忆”下来的东西,而不是像慢的素描写生那样,看一点画一点,慢慢修正。

我想举叶浅予和德加两位大师画的舞蹈速写作为例子:

上大学时,我曾在学校新年联欢会上,亲眼目睹叶老画演出的速写,其速度之快,抓形之准,令我看得目瞪口呆。在那年代,他画的舞蹈、戏曲速写,可以说无人能出其右:(叶浅予速写8例)

对应叶老。我想起同样喜欢画舞蹈速写的的德加:(德加速写8例)

 

 

 

不过,对初学者来说,开始最好是找一些不断重复的动作来画,相对比较容易些:(我早年画的动态速写8例)

画场面速写也是一种动态速写。但场面中有动,有不动,所以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有的可以先画不动的环境,再补加活动中的人物,也可先抓住精彩的动态人物,再补固定的环境,或两者穿插着画:(我早年画的场面速写8例)

2)记忆和默写:

“我们不是在用眼睛看,而是在用大脑看”

这是一本讲述大脑如何工作的科普畅销书《The 12 Brain Roles》,其中第十条定律“视觉是最有力的感官”,开头的两句话。

下面再摘引几小段有关的文字,让我们听听近十年来飞速进展的脑科学,是如何分析我们的“视觉经验”:

“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但是光线以二维的形式投射在我们的视网膜上…我们的两只眼睛分别给大脑提供了两个不同的视野,而且它们将图像颠倒着、反着投射给大脑,大脑被迫作出猜测…大脑根据什么作出这些推测呢?— 根据你过去对某一事物的经验…”

“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大脑告诉我们应该看到的,并不是100%的准确”

书中还举了许多有趣的视觉现象,例如:

1)修补盲点:

“每只眼睛都有一个盲点…你本应看到它们,但是你的大脑跟你耍了个把戏,随着信号被送到视觉皮层,大脑检测到漏洞的存在,然后它做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就像计算机里的画图程序,大脑给盲点填补了内容,这个过程被称为‘充盈’…”

2)再认记忆:比如看家庭老照片,多年没见的人,看到照片,能知道过去见过他。

3)PSE图优效应:经过测试,让大家看过一批图片,几天后大部分人能以90%的准确率记起他们所看过的2500多张图片。

所以脑科学认为:

“视觉过程绝不是像照相机拍摄照片那样简单,大脑正在解构眼睛交给它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几次过滤,然后按照它所看到的样子,或者它认为你应该看到的样子重建信息。”

*   *   *

上面这些话和我们画画有关系吗?有,而且关系很密切。

引伸开来理解:一个有过特殊视觉训练的人(我们学画过程,便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训练)经过专业训练,他便渐渐具有了一些不同于一般人的“视觉经验”,比如对大小比例的准确辨别,细微色彩调子的敏感性,尤其是视觉的形象记忆等等,都高于一般人。这并不是他的眼球结构和常人有多大不同,而是因为他经过训练后的大脑有了不同,或者说,画家大脑让画家应该看到的信息与一般人有了很大的不同。

有了这个科学的理解和分析,我们就知道了自觉地去增加我们大脑的“视觉经验”的重要性。

比如“视觉记忆”,便是很重要的一种经验:

我举自己在博文“向北美的未来介绍中国”中谈到的那幅插图为例:

 

艺术自传《虎与梦》插图:幸福巷

这幅全景图,是从一个特定的鸟瞰的角度才能看到的景象,画这幅画时,除了记忆,我没有任何可用的资料。

画中的这一场景,并非是我在某一固定时间、固定角度如同相机一样所真正拍摄到的景象,它是我大脑告诉我所应该看到的,是我把在这里居住了十几年所日积月累起来的无数个视觉记忆,集合起来的一个综合体(其实它是一幅记忆画),这个视觉记忆的综合体,却能让所有到过那里的人感到它的真实性,所以当Tundra Books总裁May Cutler去北京看到幸福巷后,便得出“每个细节都是真实的”这样一个结论。

上学时,老师也会要求我们画一些记忆画的作业,经常强调不但对着模特能画画,背着模特也要能画,这对搞创作尤其重要,如果一个画家离开模特便迈不开步,那就很难进入创作状态。

时不时地画点记忆画、徒手默写记录下一些你感兴趣的形象、景色甚至几块颜色的搭配,都是很有用的视觉锻炼。

回到上文所谈的动态速写,当你你下笔画速写之时,对象的姿态可能已经改变,你所画下的,很大程度上只是你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经验、迅速记录下来的视觉记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老梅林2017-03-08 02:30:29
学习了,对写字很有启发。公孙大娘舞剑。
Palmbreeze2017-03-08 02:39:36
谢谢伯翁又一力作!解了我开始速写以来的一些困惑,比如,画面精准程度和大体关系的平衡,长期作业和动态速写肯定侧重很不同。
xiaolanwa2017-03-08 02:42:57
大开眼界了,谢谢张贴!
汉堡先生2017-03-08 02:54:11
先生不但速写,默写得心应手,更从脑科学的新成果的高度来解惑,佩服。精出于勤啊
ppddll2017-03-08 03:30:26
伯乐翁这篇写得太对了。 开始画画之后的确会注意到以前视而不见的一些东西和细节。
Bellemom2017-03-08 03:48:22
老师讲解得非常详尽,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有理有据。收藏了, 慢慢领会
BloomLover2017-03-08 04:16:13
赞!
yilin_yier2017-03-08 04:34:35
谢谢伯翁老师, 收藏了. 赞!
走马读人2017-03-08 05:35:55
超越,杰出.
军大衣2017-03-08 07:06:03
多谢老师
绣花线2017-03-08 12:36:28
写的太棒了,再次膜拜!请教:要想画好动态速写,是不是必须先学好人体比例知识!
Meicong2017-03-08 12:42:10
哇,要做到手比眼快,超人!加油!谢谢老师的好文好画!
过客6662017-03-08 15:21:51
那您说看电视画写生算不,也是动态。平时找不到人练手.
扬之水2017-03-08 19:51:07
谢谢老师!
伯乐山翁2017-03-09 03:18:17
其实,画多了,眼睛就练出来了,画家画画,比例关系是否舒服,全凭目测感觉,有比例知识更好,可以变画,边学。
伯乐山翁2017-03-09 03:22:56
是的,对着电视画速写,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上学时,也常有同学看完电影画记忆画的练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2017-03-09 04:45:19
多谢山翁老师图文并茂地解说,我要好好练习
ppddll2017-03-09 10:19:34
太神奇了, 再看一遍帖子,其中的画寥寥几笔,人物跃然纸上,非常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