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茉莉2017-06-14 16:18:59

 

    《诗从雪域来》读后

                            茉莉

 

携带着古旧的木碗和念珠--藏传佛教的导航图,被迫离乡背井的西藏流亡者,自雪域迁徙到佛陀的故乡印度,已将近半个世纪了。一首古老的西藏寓言诗,早就预示了这个民族的命运: 

“当铁鸟在空中飞翔、铁马在大地奔驰时,西藏人将如蝼蚁般星散世界各地,佛法也将传播到红人的领域。”

在佛法流传世界的同时,无法改变宿命的西藏流亡诗人,也将沉重的乡愁和悲剧精神,结晶为一朵朵诗歌奇葩。1998年我在印度达兰萨拉访问时,曾问过藏族诗人霍藏久美:“流亡是你们民族的一个特殊时期,这段时期的诗歌,其内容主要是什么?”他的回答非常简短:“哀歌。”

四十余年来,我们中国人只知道“翻身农奴把歌唱”一类的藏族文学艺术,却从未聆听过真正的雪域诗歌和流亡者的哀哭。近年来,身为汉族流亡者的傅正明,成了采撷西藏流亡诗歌奇葩、并追溯其根系的有心人。曾专攻过“文艺美学”的他,被藏族流亡诗之美——一种揉杂着痛感的悲剧性美感震撼了。

一埋头下去就是七、八年,傅正明广泛接触以藏语、中文和英语写作的藏族诗人,并前去印度流亡藏人社区采风,搜集和翻译大量诗作并进行评论,终于在这个基础上完成了《诗从雪域来--- 西藏流亡诗人的诗情 》(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2006年)一书。

 

20080229060217 (1).jpg

   

◎ 达赖喇嘛作序特别动情

傅正明此书作序的达赖喇嘛说:“我特别动情地读到一位同样流亡的中国兄弟在某种感召下,编撰和即将出版的诗集《雪域歌声——西藏自由诗选》,以及撰写的富有诗意的著作《诗从雪域来——西藏流亡诗人的诗情》。我觉得,这种同情、尊重和倾慕,是极为令人鼓舞的源泉。”

至今为止,中文世界里尚未有一本书,像《诗从雪域来》这样系统地、多角度地介绍和评述当代西藏流亡诗歌,透视藏人真实的思想和情感,把读者带入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在当代汉藏文化冲突和交融、西藏诗歌与世界文学合流的广阔背景上,此书生动地描述和剖析了大量优秀诗作。读者从中可以看到西藏人流亡的艰难,分享他们流亡中的自在,体会他们的痛苦和欢乐。

达赖喇嘛谈到这位中国兄弟获得了“某种感召”,对傅正明来说,这种感召即美之召唤。在当代汉语诗歌变得轻浮萎靡之际,藏族流亡诗歌却流光溢彩、美不胜收。这是什么原因呢?雪莱认为:“我们最甜美的歌,是那些倾诉最忧伤的思绪的。”

在几十年的大汉族主义的统治之下,这个原本乐天知命的佛教民族,经受了深重的苦难,他们的诗人因此无法浅薄,他们的哀歌无法不触动人心。“唯有歌声是自己的。”“我带着孤苦的灵魂浪迹天涯 / 我怀着瞳朦的希冀漂泊四海。”(旦真旺青《 高原孤狼 》)

 

◎ 奥德赛大漂流融合异质文明

令西藏流亡诗歌美不胜收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不幸的流亡,西藏诗人把他们随身携带的民族文化融入西方文明,同时接受异质文明的碰撞和滋养,这样,多种文化的融合,酿成流亡诗歌异同寻常的丰美。

诗人创巴仁波切曾将西藏民族的流亡比况为“奥德赛大漂流”。傅正明认为,两千多年之后藏人的流亡,与奥德赛有所不同,它不是希腊人征服特洛伊之后的那种回归家园的漂泊,而是一个民族被桎梏之后向异域迁徙。

在傅正明此前的著作《百年桂冠---诺贝尔文学奖世纪评说》中,曾揭示了一个富于文化意味的隐喻:一种文化不管它如何辉煌灿烂包容万象,它的陈疴痼疾,只有在另一种文化的氛围或语境中,才能真正得到治愈。

这一见解,是根据爱尔兰诗人席慕·希尼改编的一部希腊戏剧总结概括出来的。在剧中,远征特洛伊的希腊神箭手菲罗克特忒斯在途中被蛇咬伤,伤口化脓疼痛不已,因此被遗弃在荒岛上。后来希腊勇士攻城不克,派人到荒岛把神箭手接到特洛伊战场。只有在这个异域的战场上,这位勇士才真正治愈了他的蛇伤,恢复了英雄本色。

西藏文明自五十年代以来遭遇的创伤,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遭遇“人类杀劫”(唯色语)的惨痛,远远甚于菲罗克特忒斯的蛇伤,但其古老文化的辉煌,藏传佛教的圣境,由于包括达赖喇嘛在内的流亡诗人的发扬光大,而得以彰显于世。

西藏流亡者首先在印度寻找精神家园。丹真崔利在诗里吟诵道:“印度,我觉得我会很快离开它 / 这片富于诱惑力的土地 / 我们在这里寻找祖先的足迹 / 拾回童年的记忆 / 峡谷和草原上的记忆 / 钟声缭绕歌曲飞扬的记忆 / 我们在这里开始阅读我们的历史 / 恢复我们根植心底的自豪 / 重申我们对自由的许诺。”

 

◎ 西方西藏诗人相互迷恋

在该书中,傅正明介绍了一批用英语写作的西藏诗人。他指出:“使藏人的英语诗成为一种特殊艺术品的,不是他们把玩英语语言的本领,而是从他们血管里流出来的西藏性格。”西方人对流亡诗人英语诗中的西藏性格如醉如痴,例如藏传佛教噶举派大师创巴仁波切,他的英语诗曾经迷倒了以艾伦·金斯堡为代表的一代美国人。

与此同时,西藏流亡诗人也为美国诗人着迷。创巴曾在他的英文诗集《初念最佳》的自序中,谈到他和许多美国诗人接触后所留下的印象:他们“或如珊瑚蛇,或如嬉戏的鹿,或如成熟的苹果,或如一听到声响就会匆促判断的德国牧师,或如小心翼翼留心自己的松鼠,或如羽毛脱落却仍然喜欢炫耀的孔雀,或如只会学舌却佯装为阐释者的鹦鹉,或如啃书本哪怕撑死自己的书虫,或如庄严却偶尔发生雪崩的山峰,或如把天地连为一体的浩瀚的海洋,或如自由地飞翔宏观地鸟瞰世界的鸟儿,或如既尖刻又善意的值得信赖的狮子。我与这些美国诗人相遇,一起工作,向他们学习。”

初到美国的西藏流亡者,就像诗人萨卡巴吟诵的:“惊醒在一个国家破碎的梦中 / 生活在另一个国家的阳光下。”惠特曼的精神感染了一代流亡诗人。学习欧洲文化的西藏诗人还发现,希腊精神的本质,即对于崇高、坚忍和静穆的崇尚,也是藏传佛教的题中之义,他们的诗作因此体现出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傅正明指出,在对异域文明采取开放接纳态度的同时,西藏流亡诗人仍然固守本民族的传统和信念。正如女诗人松秀吉《阿尼玛沁雪山》一诗中写到的:“祖孙三法王的陵墓在我内心深处扎根 / 雪域盛衰的创伤在我的血液中跳跃”。他们的乡愁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集体意识,具有一种神圣性。

 

◎ 将散金碎玉缀成艺术整体

如前所述,由于深重的苦难和异质文明的滋养,西藏流亡诗歌在颓废的时代一支独秀、光彩照人。但这些美丽的诗歌却以各种语言散落在世界各国,鲜有文学研究者去挖掘研究,更不为广大中文读者所知晓。

《诗从雪域来》一书出版的意义就在这里。该书记录了西藏流亡诗人的吟唱、诘问和呐喊,讲述了他们带着血泪而又刚健的故事,表达他们求真、受难而不屈的精神。作者把从各处采集来的散金碎玉,缀成一个富于哲理、充满美感的艺术整体,并把它置于可资比较的文化景观旁边给予分析,其独特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

原载《开放》杂志2006年6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