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你的专业是哪一行,也不论你受过怎样的教育,也不问你是哪个民族的人---两张不同的画放在一起,不看作者的名字-----你比较欣赏哪一幅?
他俩是同代人,一个在北京,受过苏联专家的指导,约60-70年代,画出了上面的人像作品;一个是兰州师范学校艺术系的学生---同时代,画出了下面的的人物。。。
他默默无名,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1933年出生在俄罗斯,八岁,随父亲回到新疆,兰州读书后留校任教一会,又调回新疆艺术学校任教---直到1978年以“难民”身份移居澳洲之前----才由朋友将他的二十几幅油画在北京的朋友家里排列出来“展览”过一次------就那一次,北京美术界炸开了,惊动了当时的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吴作人,惊为天人,整个首都美术界的高手中,没有一个像他那样轻松又自信的笔法,脱俗又雅趣的的色彩,以及人物眼神的含蓄,亲和。。。吴作人立即挽留他在美院任教,被婉拒后,他写了四个字给他:天涯芳草---这四个字,画家经香港、到了澳洲后,一直挂在家中。。。他就是新疆画家杨鸣山(1933-2017)。
前者,身在政治文化中心,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政治文化的工具、甚至是奴隶---人和作品都会远离了学艺时的本心初衷(他后来画了好多毛像);而身在落后贫困的小城,简陋的生活,远离了政治文化,远离了烦躁和肤浅,远离了庸俗和迷失,自然也远离了政治“任务”---于是,他有了自己的空间,画出了自己心中的画,将艺术还原艺术。。。。吴作人比谁都清楚,十年浩劫刚结束不久的北京中央美院太需要这种真正的艺术家,。。。
我在香港,也非常有幸地被他的独特风格的油画人物一个又一个迷住了,征服了,赞叹的词语也找不到了---唯有呆呆地站在那里。。。想起了离开上海十小时火车路程的小城市度过的岁月,但是,不敢想象离开北京火车要跑三天三夜的新疆,我也不敢发问,我只有敬仰。。。
杨鸣山六十、七十年代的油画作品
因为我的民歌老师成明来自大西北,他的学生嫁给了一位新疆画家刘开基,他和弟弟都是以白俄难民身份,与杨鸣山同时到了香港---成明老师介绍我认识了他们。
我去九龙山林道附近的难民临时宿舍看到他们一行---男女老少十几个人,相当拥挤,可是,他们的面貌都很开朗,心情也十分欢愉---不但满意送上门的免费的“难民”餐---还热情地请我一起午餐----说没有大盘鸡,但是不觉得失礼。的确,有荤有素,新鲜热腾,份量足够------完全不像难民。他们的乐观个性,在汉族新移民身上真不多见---(因为我较早抵港,时而接触大陆来的新移民,好像每个出来的人肩上都压着很重的担子),杨鸣山比较深沉。但是,当刘开基讲笑话时,他从来没有忽略-----一起笑的呵呵呵。。。他的贤惠的太太和美丽可爱的小女儿,走在街上,完全像个洋人,杨鸣山,简直是新疆的“梵高”了。
他们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的香港老同学,介绍他们为香港的行货油画复制了几幅高水准的“行货”---那是一般的静物、花卉、帆船等行货画手画不出的仿古典的名画----使他们等待外国签证的漫长日子生色不少,也多了一些现金收入。因为实在欣赏和佩服杨鸣山的人物画,我介绍了他为香港著名的模特儿刘娟娟画了一幅人像。。。画毕,刘娟娟直接将“利是钱”交给他---之前,我们也没谈价钱(至今不知),杨鸣山也是说闲着,结个缘---后来,他扬名澳洲,捐赠回新疆---可见他一贯重情重艺,看淡名利,可谓德艺双馨。
难得是他到了澳洲,人物画更上一层楼,不久,被选进皇家艺术院院士,作品更是受欢迎,时时获奖。。。去世前,还不忘回新疆母校讲课、交流、示范,捐赠。。。
到了澳洲后画的人物画
刘开基与我(1978-香港)
相比之下,刘开基、刘开业虽然毕业名校央美,刘开基是大师黄永玉的的学生===但是,他的艺术作品就不如小地方出来的杨鸣山了。不过,他性格特别开朗,留着浓浓的大胡子,烟酒不离,广交朋友,兴趣广泛,适应能力很强,言行洒脱,任何时刻看不到丝毫的“难民”影子,又不觉得他刻意回避,在汉族老朋友身上的拘谨和含蓄,这个新朋友也几乎没有。。他不把我当小弟看,完全当我朋友,无话不谈,讲到奥妙初,他的笑容也神秘,可爱---嘿嘿嘿,不断。。。他的弟弟开业却相反,安静,寡言,偶然插几句----未婚,有个据说是蒙古的“格格”美女,经北京画家朋友介绍,在香港向他示意,好像很有心---然而,小刘却无意。可能,他的心回去澳洲了。。。这位“格格”还向我投诉过呢。。。
刘开业和我(1978-香港)
那时,我还没结婚,有一天,约了刘氏两兄弟去大会堂附近的天星码头(我们留影处),搭船去海边的沙滩玩,我想新疆的沙很多,但是海滩的沙还是不一样吧?果然,两兄弟马上相应。他两似乎不那么积极画行货挣钱,杨鸣山身边有老有小---可能不太一样吧,他很少和我们一起出难民宿舍去玩。
刘开基还兴奋地告诉我:有空,他去九龙城启德机场旁边,隔着铁丝网,观赏飞机的起起落落--开心地笑得像个孩子一样---我没问:是不是新疆很难看到飞机?。。。
刘开基非常敬重他的老师黄永玉,连黄老师平时讲的格言、寓言、妙语都手抄带在身边,借给我看过。约20年后黄永玉的格言和漫画正式出版,我看了好像见到老朋友。。。看到黄永玉访问澳洲,他几乎天天陪在黄老一旁的新闻。。。师生感情可见很不一般。
1979年,听说我新婚将去北京,刘开基给我介绍了几位好的朋友---刘秉江、周菱、赵以雄---他们都是汉族,但全部是画新疆题材的发烧友。赵以雄去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几次;刘秉江更是送他出国、帮他捅穿屋顶仪式的挚友(表示离开、绝不牵挂的决心)---果然,他们在香港很少和我谈起新疆的生活、工作、民族或是社会。。。
我哥哥在新疆半个世纪,没有介绍过一个新疆的朋友给我。
香港结识的新疆画家,给我介绍了北京的好朋友,给我的生活和艺术打开了另一道新的视野,这几位新疆朋友的朋友,几十年来,亦师亦友,受益匪浅,一言难尽。。。
所以,在这里我要谢谢我的新疆的画家老友们。
--------------------------------------------------------------
又及:
香港著名水彩画家沈平、1963年由上海去新疆建设兵团,80年代初到香港---他画了不少新疆,并以新疆画家自称---我们至今是老朋友,但是,我觉得他还是上海、香港画家,不是我心目中的新疆画家---就像刘秉江画了更多的新疆,他还是北京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