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大家热烈的讨论跟车有关的话题,我这门外妞也想来说上两句,好像没啥资格呀,就当是无照之人乱侃开车吧,让您见笑了,嘿嘿。
我个人觉得,车就是一代步工具,不能把它当成宝贝似的供着,要把它想成是行驶在马路上的一坦克,开上大路,上了战场,就要提前有个心理准备,什么蹭皮刮漆撞瘪残废,只要它能保护主人躲过皮肉伤痛,没有生命危险,它就行使了使命,光荣地完成了任务。
车主人的安全是首位,如果主人在驾驶时,还能享受到驾驶的快感,这笔钱的投入就值得。
如果驾车的人,整天牵肠挂肚的伺候保养抛光,累死累活的成了这坦克的奴隶,就是本末倒置。
记得,我们到澳洲没两个月,老公开车进城,在一小路拐弯处跟一挂L牌正在路考的车撞上,两车分别靠边后,掏出各自的驾照,留下联络方式,挥挥手再见。
后来是我们赔了钱了了事,据说,如果双方损失不大,还是私了更简单,省得到了保险公司备案后,来年的保费上涨,得不偿失。
一天午饭时,办公室窗外嘭的一声巨响,我跑到窗户边往外一看,原来是一辆从小路出来准备左拐的蓝色车,因为右侧的盲点挡住视线,没有看到一辆直行的白色车从右侧开来,蓝车刚一提速,就被直行的白车撞了出去。
我是没看到这一幕,只是根据现场的情况猜测的,虽然我不会开车,可也知道这种情况谁该让谁,谁对谁错,肯定是要左拐的蓝车之错。
后面的一幕让我领教了澳洲人的风度。
那无过错的白车主人将车靠边熄火,打开车门下了车,面带微笑的过到马路的另一边,走向那辆蓝车。
那蓝车的主人显然是受了惊吓,但还是满脸堆笑的主动迎上去,结果那两个撞了车的‘仇人’互相握手后,便各自掏出驾照递给对方,几分钟的功夫两人回到自己的车里,那个白车扬长而去,那蓝车车主可能依然在惊吓中,坐进车里很久很久,等我接个电话再往窗外看的时候,蓝车也已经无影无踪,窗外依然车水马龙,井然有序。
后来在路上也见过几次车祸,好像情况差不多,而国内撞车的处理方式就截然不同。
在国内,只要是两车相撞,即使是轻轻的划过,掉点漆皮儿,双方也会大吵大闹,招徕无数围观,堵塞交通,有的甚至动武。
年前,我国内的同事传来一噩耗,三十岁的部门经理,早上上班的路上,开车跟另一辆车蹭了车身,本来小事一桩,他却下车跟对方理论,突然晕倒,脑溢血,送进医院不治,一命呜呼,撇下了身怀六甲的新婚妻子和那个即将出生的儿子,想来真是不值得去致这个气,只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我发现在澳洲,撞车人之间从不纠缠,一是大家都有保险公司兜着,二是大部分人可能不太把车当成宝贝。小伤小窝,认倒霉自己动手或掏钱喷喷漆;大伤大残,就干脆交给保险公司赔去了,幸运的时候,就是主人皮毛无损,却意外的换来一辆新车,占了大便宜。
当然了,这样的便宜谁也不想沾,也最好一辈子别沾,否则弄不好人才两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