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xiaoming2010-04-12 03:15:44

每年众多的大学毕业生已经不止让国内的大学生深感就业压力,从国外归来的留学生同样在这种大环境中感受不到镀金后的优越感。

近日,《长沙晚报》对长沙市的50名自费留学的海归人员进行了一项就业调查,调查内容从他们出国前的花费到回国后的求职期望,被调查者中80% 属于工薪家庭,有些家庭甚至因为供孩子出国至今外债累累。

调查显示,八成留学生出国留学总花费在40多万元以上,90%的人对回国后的月薪期待为3000元到5000元,80%的人期待的工作单位性质为外企和上市公司,但超过九成的人认为如果就业形势不好,私企也会考虑。

而对于目前的工作,70%的人认为勉勉强强,还凑合,10%的人认为还比较满意,20%的人不满意。有近75%的人对目前的生活不太满意。

2006年从澳洲留学归国时,25岁的刘奇感觉到了就业的压力。

在澳洲获得了悉尼大学商业管理硕士学位,往长沙的人才市场投出去几份简历后,到现在也没有回音,刘奇决定把身价放得低一点。

平时喜欢看书,当时定王台某书城正在招聘人才资源主管,刘奇去应聘了,待遇不高,一个月只有一千元;几个月后,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做资产评估,每月待遇在1300元左右;今年年初,他又应聘至一家公司做品牌服装的订制,每月的资水2000元。

「总的来说,我们这些海归似乎工作得并不是很如意,也不知是我们没有学到什么知识,还是我们学的东西不适合国内,但总是不那样顺利。

相反,国内大学毕业的那些本科生的生存状况还要比我们好一些。 」刘奇说,他马上就要结婚生子,「照这样下去,我不会鼓励我们的孩子去国外留学。 」

在长沙这座城市,每年都有各类出国仲介涌入,不少家长穿梭于各仲介之间,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供孩子出国,在他们看来,这先期的投资总会为孩子今后的就业扫除一些障碍,但当三五年后回国,一份份求职简历石沉大海后,他们才开始反思当初的留学是否值得。

「海归」就业难和国内教育观念的改变使得许多家长和学生重新审视「留学热」。

专家指出,根据自身需要与发展选择适合自己、自己能接受的成材环境才是明智的。
大牛哥2010-04-12 03:23:59
N年前,本牛就高瞻远瞩高屋建瓴高山流水地指出
臭鼬,花花的2010-04-12 03:27:10
N年前,本花就高瞻远瞩高屋建瓴高山流水地指出:很多人做的事
秋收2010-04-12 03:52:31
举手~~~
臭鼬,花花的2010-04-12 04:16:53
大部分人的结果相差不远
GumTree2010-04-12 06:29:52
MBA本来就是骗人的,对没工作经验的人,更是毫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