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lily2010-04-15 09:12:33
澳坛已成房事坛,不过澳洲房价还是不如上海房价涨的快,世博会地铁沿线房价没有低于3万5的,买了就空关着,根本不考虑以后如果房产泡沫破裂的后果,现在上海的情况基本上是买得起房子的人不缺房,需要房子的人干脆只租不买,墨尔本、悉尼房价10年内破100万指日可待,国内房价也没有到顶,尤其是上海,世博会打响了上海在全球的知名度,以后房价的走势继续向上,如果上海房价到6万,朋友说就卖掉上海房子投资移民澳洲,就此打住,现在谈点别的。澳坛不能成为房坛,

去年9月胡主席出访美国之前,就向海外透露,这次很可能不再接见“华人华侨领袖”,也不会与“华人华侨领袖”合影。当时许多“华人华侨领袖”对散布这种谣言的海外媒体几乎怒不可遏。可是后来胡主席还真的让这种谣言成为了事实。率先传播这个谣言的明镜网老板,政治观察员何频认为,这本是一件小事,却是中国外交事务中的一大进步。何频当时还建议取消社团组织的各种欢迎中国领导人到访的活动。

最令人奇怪的是,当初何频等人恳切陈情,建议中共废除这样劳民伤财损害中共自己形象与利益的愚蠢礼仪之际,多少爱国侨领象要挖他们祖坟一样抗议,说这是独轮运见不得海外华人爱国拥共。如今,胡主席居然听信了独轮运的反动建议,这些翘灵也第一时间出来拥护,高呼万岁英明。

何谓“侨领”?华侨领袖也。在当今世界,“华侨”与“华人”“华裔”概念就很含混模糊。首先,谁是“华侨”?居留海外拥有中国国籍者也。什么叫“中国国籍”?拥有中华民国国籍的台湾人是不是中国国家领导也要关爱的“华侨”?何谓“海外华人”?入籍外国的中国大陆人,台湾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华人算不算?中国驻外使领馆如何动员组织安排这些“海外华人”晋见中国国家主席?是处理侨务内政还是通过所在国和公民属籍国的政府外交渠道?中国国家主席用什么法理根据来代表关怀他们?或者拒绝他们?这么几十年下来,是不是给中国国家领导人没事找事?他们千里迢迢出访外国,难道就只准在飞机上睡觉吗?中国驻外使领馆有多大编制预算?人手够吗?

最胡闹的是“领袖”这个词。
如果华人华侨在某个国家或地区遭遇针对华人的种族性质的排挤打击歧视迫害,华人社区为了自身的利益和权利团结起来抗争,出现这样组织团结领导华人的领袖, 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或者中国遭到外国侵略,或者中国王朝腐败,流亡国外的华人或倡导救亡,或鼓吹革命,而号召团结华人,成为某种海外华人社区或民意的领袖,也是成立的。孙中山当过这样的华侨领袖。陈嘉庚也是当之无愧的这样的海外华人领袖。现在共产党的概念里,新华社的标题里,当今世界里,大家眼睛里的 “侨领”,是这样的吗?某个麻将馆的头儿,某个两岸三地倒腾的妞子爷们,某个地下室里的“世界中华研究所所长”“中华世界文学奖鸡精烩主席”,跟胡主席哈一下罗合一张影,就全中国满世界翘翎了。中国这样看中抬举的“侨领”,俺称之为“敲爷灵棍”,恐怕要精准得多。如蒙不弃,俺放弃专利,免费赠送,不用谢。

不管胡总是否也看穿了这些“侨领”的翘翎,还是听了何频这样的政治观察员的建言,中国领导人出国访问,以一个共和国的最高公务员身份应有的礼仪规范同文明世界接轨,其实早在用毛装改西装时就应该做了。迟至今日才开始同平壤有所分别,迟虽迟,还是比痴好。

中共这个领导人出访的“改革”,实在只要举手之劳就可以一步到位,就象当年毛装换西装一样。可是却花了三十多年。花费中国人那么多人力物力,除了向世界证明中国至少在形式上绝对还是苏联朝鲜那样的全民热爱领袖没商量的国家之外,就只不过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中国特色的国际坑蒙拐骗里手行家,驴嗓门猪肝脸冬瓜肚无心肺的摇旗呐喊爱国翘领华人败类,顺带拖拉许多无辜纯真的留学生做背景陪衬,另外还让F:L:G人士也有近距离接触中共首脑的机会,害得胡主席的西装都差点被小布什当众扯破。

海外一些华商通过走使馆的关系,或者通过出钱承办某项活动,就能够被使馆安排和最高领导人亲切握手,吃饭照相。而这些华商中又不乏臭名昭著、甚至是正在犯罪的奸商----这几年澳洲就出现了一个大毒枭,现在还被抓在牢里,可澳洲当局也头疼,原来这个毒枭竟然和中共高层领导人都勾肩搭背过,还挺哥们的。这不都是当地领事馆搞出的乱子?

近年来,这种能够迎送领导人的“礼宾”已经变成了海外同胞们地位的象征,判断是否爱国的标准。特别是最高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时,哪些华人华侨能够参加迎来送往,变成了一种至高的荣誉,而由于名额有限,某些驻外的领事馆就开始利用这些“权力”,有些乘机安排一些和自己吃过饭、出过钱的“爱国”同胞出席迎送仪式……

如何挑选这些商人?能够和最高领导人握手照相、同桌吃饭,在美国和澳洲可能仅仅是说明你用钱买了一点“荣誉”,大家并不会当一回事,可到了神州大地,那很可能是你赚钱的法宝,也是让各地市长书记们不停请你吃饭的饭票啊……
说了北京外交礼宾改革,也应该说说海外华人华侨了。这种改革对于北京有利无弊,但对于海外一帮华人,就说不准了。我是知道有那么一批海外“同胞”的,他们生存的价值好像都在被祖国的领事馆请去喝了几次茶(这个喝茶不同那个喝茶也),被安排去“自愿”迎送来自祖国的领导人,国庆节招待会坐得离大使有多远……

扣仔2010-04-15 09:26:38
可以置顶了
45671272010-04-15 09:30:45
一目十行,
我爱Lily2010-04-15 09:32:48
说明:侨领部分为转帖
我爱Lily2010-04-15 09:34:24
出国时间太久,英语太好忘了母国的文字,可以谅解
绝不浪费青春2010-04-15 12:06:12
hohoho...
民工也风流2010-04-15 13:42:49
看懂第一段,后面的都没看懂
村二叔2010-04-16 06:58:51
俺看了你的大作,感觉是, 离题万里.判为零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