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ger6662019-04-17 11:49:29

汽车的研发,正在从各自为战的“封闭时代”走向平台共享的“开放时代”。

 

2018年4月25日,彼时的北京车展,王传福率先出击,宣布将开放比亚迪的智能电动车平台——e平台,打响了汽车基础平台研发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第一枪。

 

当日历翻到2019年的时候,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汽车产业,已不可遏制。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电动汽车平台,无疑将成为一张传统车企从“传统世界”通往“未来世界”的船票。

 

不过,想要获得这张船票,对技术水平的要求极高,需要付出漫长的时间、巨大的投入,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谁的动作稍微慢一点,恐怕就会错失市场机遇,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中被淘汰掉。

 

为了能更好的活下去,曾经怒目相向的“友商”甚至开始变得言笑晏晏,合纵连横的故事,正在汽车产业轮番上演。

 

宝马和戴姆勒、标志雪铁龙集团(PSA)和菲亚特克莱斯勒(FCA)、现代和起亚……汽车巨头们“联姻”的消息频繁传出,它们的合作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项目:联手开发电动汽车平台。

 

而正在全球各大车企马不停蹄的握手拥抱之际,一边却已经有人不仅开发完了平台,而且还将其“贡献出来”,向全世界宣布:大家可以直接使用。

 

有两家车企先后做出这样的决定:比亚迪和大众。

 

这在曾经的传统汽车世界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一直以来,各家车企都是严防死守,相互之间保持着最高级别的警惕状态。360创始人周鸿祎说,汽车产业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封闭的。而如今,这个标签正在被逐渐撕掉。

 

汽车开放平台的到来,将给汽车产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一.

 

200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仅为2435辆,和10年之后125万辆的成绩相比,并不值得一提。然而对于汽车产业来说,这个当初不起眼的开始,却在10年后的今天,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浪潮。

 

此时此刻,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商已经不会在电动化战略的问题上纠结。相反,让他们焦虑的是如何在这条道路上舍命狂奔,以免一不小心就被甩出赛道。

 

2019年3月20日,欧洲三大传统汽车巨头的掌门人: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戴姆勒集团CEO蔡澈、宝马汽车集团CEO克鲁格,进行了一场为时四十分钟的电话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欧洲汽车工业的巨头们达成了一个共识:电动化,是欧洲汽车汽车通往未来之路的唯一选择。

 

赫伯特-迪斯,大众汽车集团CEO,是欧洲汽车工业变革的发动机,坚决地带领着大众这艘巨轮调转航向:大众未来十年将推出70款纯电动汽车;基于MEB平台至少生产出2000万辆电动车;四年之内打造19座电动汽车工厂。

 

全世界市值最高的车企——丰田,为了加速转型,提出了“重生”的口号。在丰田汽车创始人的长孙——丰田章男的带领下,丰田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所有“守旧派”都被毫不留情的铲除,整个丰田向开放合作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并已经开放了他们的几乎所有混合动力技术专利。但是,他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家科技企业,电动化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大洋彼岸另一端的美国,特斯拉的出现给了所有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一记重拳。

 

2018年,Model 3一款车型的销量位居美国中小型豪华车销量排行榜第一名,超出位列的第二的奔驰C级车销量一倍之多。

 

马斯克用数字证明了一个严酷的事实:电动车比燃油车差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放眼全球,百年汽车产业的变革从未如同今这般波澜壮阔。

 

在中国,电动化的浪潮来的更为猛烈。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稳居世界第一。截至2018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突破550万辆,中国的占比超过了53%。

 

中国的自主品牌比亚迪,以24.78万辆的成绩,连续四年获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一边是燃油车市场在不断地下挫,另一边是电动车市场在飞速增长。所有的车企都知道,如果在电动车市场不能获得成功,就意味着丧失了未来。

 

这场“未来之争”的决定性因素,就是电动汽车平台。

 

二.

 

一个好的基础平台,不仅可以极大提升电动汽车性能,同时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因此,研发专属于电动汽车的平台,开始成为传统车企进军下一个时代的重中之重。

 

此时的汽车巨头一改往日的行事作风,纷纷在电动汽车平台的开发上选择合作和开放。

 

2017年9月,丰田联合马自达、电装成立了一家新公司——"EV C.A.Spirit"。2017年12月,铃木、斯巴鲁、大发汽车和日野汽车也纷纷加入其中,打算共同构建一套适用于各种车型的电动汽车基础平台。日本汽车工业,组建了电动车平台研发的“国家队”。

 

2019年3月15日,宝马和戴姆勒在继共享出行、自动驾驶领域展开一系列的合作之后,计划进行更为紧密的绑定——共同开发电动汽车平台。而此次合作如果达成,双方可节省158.2亿美元的研发成本(约合人民币1062亿元),面对这一天文数字,百年冤家正在变成关系最铁的哥们。

 

2019年3月31日,又有消息传出,标志雪铁龙集团(PSA)和菲亚特克莱斯勒(FCA)正筹划着打造一个纯电动汽车平台,以减少双方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

 

2019年4月8日,现代和起亚也宣布正在联合研发纯电动平台,未来两家公司的小型和中型车都将由该平台打造。

 

一面是合作共赢,一面还有开放共享。

 

在3月份刚刚结束的日内瓦车展上,大众汽车集团的CEO迪斯再次赚足了人们的目光。

 

大众汽车集团的战略电动车平台——MEB平台,迎来了第一个外部合作伙伴——e.GO。这家2015年才成立的汽车初创公司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无法和大众相提并论,但它的CEO Günther Schuh却获得了迪斯的亲自接待。

 

除了e.GO这家初创公司之外,福特对MEB平台也早已经跃跃欲试。在1月份举办的底特律车展上,大众与福特宣布,两家公司将在自动驾驶与电动车领域中加深合作。而在合作正式敲定之后,福特将可以使用大众的MEB平台生产电动车。

 

迪斯不仅希望MEB平台能改变大众这一家企业,更希望它能改变整个汽车行业,加速电动化、智能化的时代的到来。

 

在中国,王传福和他的比亚迪,行动比大众更加激进。

 

早在2018年4月25日的北京车展,王传福用短短7分钟的时间向传统汽车世界投出了这枚重磅炸弹:e平台。

 

在这次发布会上,王传福正式对外宣布:“比亚迪将和全球的同行共享e平台的所有技术。加速推动电动车产业化,共同将电动车的浪潮推向新的高度。

 

作为连续4年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的研发,已经积累了超过十年的经验。

 

当这样的一个基础平台宣布开放时,合作伙伴自然纷至沓来。戴姆勒、北汽、长安、东风等汽车制造商纷纷与比亚迪围绕e 平台展开技术探讨。

 

2018年2月,有消息透露,北汽集团徐和谊董事长亲自率队到访比亚迪,就未来合作方向达成了高度的共识。一个月之后,双方又在北京召开了“北汽新能源-比亚迪汽车零部件展主题技术交流会”。

 

2018年4月17日,比亚迪又与长安汽车在重庆签署联合开发合作框架协议,表示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此次合作的方向主要集中在电驱动三合一产品方面。

 

2018年7月5日,比亚迪与长安汽车的合作又加深了一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暨电池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共享出行等多个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建约车评》得到的消息是,已经有国外的跨国汽车巨头,准备使用比亚迪的e平台,打造下一代电动车产品。

 

三.

 

面对愈加残酷的竞争局面,汽车产业,正在逐渐告别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年代。选择结盟,或是共享平台,无疑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首先,这将形成巨大的规模效应,极大地降低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