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的谷穗112015-03-05 00:23:56
摘要:本文根据大量资料全面介绍了人造全球暖化骗局的各个方面。这11个骗局是:1,多数原始温度数据采集点不合格。2,温度数据采集点所在地的城市化。3,错了!你们看到的温度历史曲线根本不是实际数据。4,严重夸大二氧化碳的作用。5,被奉若神明的电脑模型。6,没有物理证据的惊人结论。7,不存在的科学界共识。8,科研过程的腐败。9,严重的利益冲突。10,严重夸大自然气候现象。11,不能被证伪的科学。这是至今为止全面介绍人造全球暖化骗局的唯一中文文章。

1,大多数的原始温度数据采集点不合格

前气象预报专家Anthony Watts原本也是一名人造全球暖化(以下简称AGW)的虔诚信徒。可是,随着他作为专业人员亲身经历的一个个无法解释的事实,加上媒体报道明显的歇斯底里,Watts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现在,他的个人博客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全球暖化博客,访问量甚至超过了鼓吹AGW歇斯底里的RealClimate。近年来,Watts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们致力于调查原始温度数据采集点的质量问题。截至4月份,他们已经实地调查了534个气象站。按照美国官方的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气象站标准,他们发现已经调查的气象站中,有56%是严重不合格的(误差高于5摄氏度);87%的气象站是不合格的(误差高于1摄氏度)。这些不合格气象站的大问题有:位于空调边上,位于停车场里面汽车边上,位于阳光暴晒的屋顶上,等等。

这些不合格的气象站的测量数据多数是偏向暖化一边的。例如,位于加州Orland的一个合格气象站,100年以来没有搬迁过,原始温度数据显示100年来气温反而在下降。


另外一个位于的加州Marysville一个不合格气象站,同样地有100年的历史,现在却就位于空调排风口附近。

它所采集的温度数据会比加州Orland采集的温度高很多是可想而知的。

奇怪的是,许多这些不合格的气象站仍然在为“全球暖化”提供原始数据。Anthony Watts和他的志愿者们的实地调查行动,没有花费纳税人的一分钱。而那些大把消耗纳税人血汗钱的科学家们,却只知道躲在舒适的空调房间里面,用纳税人血汗钱购买的超级电脑,制造出一个又一个“模型”来证明全球暖化:“外面太热了”,证明纳税人需要以碳排放税的形式贡献更多的血汗钱给他们,用于对付“AGW”。事实上,美国宇航局和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的“科学家”们,没有一次去实地考察他们所用的气象站的质量问题。

使用不合格的原始温度数据采集点,采集偏暖的温度数据,这是人造全球暖化骗局之一。

2,原始温度数据采集点所在地的城市化

再来看一看合格的原始温度数据采集点。假如这些气象站的设置是合格的,很多气象站采集的温度仍然是偏高的。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气象站,在历史上处于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随着时间的推进,气象站所在的地区逐渐地城市化。城市化的后果当然就是大气平均温度上升—即所谓“热岛效应”。例如,位于纽约中央公园的一个气象站,自从1835年以来有记录以来,温度上升了两摄氏度多。这并不说明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了,更不能说是二氧化碳的增加造成了温度上升。事实上,考察那些一直没有被城市化地区的气象站,例如距离上面的气象站只有55英里远的West Point气象站,其温度同样地自1835年以来就有记录。175年以来,其温度却只上升了0.3摄氏度。这个温度纪录只有略微的变化意义重大,因为1835年是属于“小冰川纪”时期。那时的气温公认地是在历史上偏低的。

不幸地是,众多原始温度数据采集点的所在地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城市化影响。这就造成了原始温度数据的历史曲线看上去在走高。

城市化造成的温度数据走高,是受客观设备条件限制所造成的测量过程的正常变化。这些温度数据本应该被剔除,不用于“平均温度”的计算。城市化造成的测量数据的正常变化被不正常反映到所谓的“全球平均气温”曲线中。进而被说成是AGW的证据。这是AGW骗局之二。

3, 错了!你们看到的温度历史曲线根本不是实际数据

美国最权威的飓风预报专家William Gray国际气候变化研讨会上演讲时说道:美国宇航局的James Hansen博士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数据操纵者”。世界上有4大温度数据收集组织:UAH, GISS, HadCrut和RSS。其中的GISS就是由Hansen博士控制的。Hansen博士对数据的调整可谓“惊世骇俗”。

在其他基础科学的研究中,数据就是数据,绝不可以随便修改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操纵,不断地修改各个气象站采集的历史温度数据,却是Hansen博士的拿手好戏。Hansen博士觉得不顺眼的数据,他可以用附近其他气象站看起来顺眼的数据对其进行“纠正”。纠正后的数据才作为原始数据用来计算平均温度。Hansen博士的支持者坚持说,坏数据是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被“修复” 的。

Hansen博士声称,不但城市中有温度测量偏高的趋势,而且乡村地区的温度数据竟然还有“偏低的趋势”。Hansen博士于是使用其他城市气象站的温度数据来拉高乡村地区的温度数据!AGW鼓吹者们(以下简称“暖化者”))声称20世纪的温度一共只上升了不到1摄氏度。而根据Hansen博士所使用的怪异调整方法,某些并非乡村地区的气象站,历史温度竟然被他降低了了3摄氏度

这些被调整以后,面目全非的温度“数据”,才被用来计算“全球平均气温”的“原始数据”;才是公众看到的温度,也是大多数“科学”研究所基于的温度数据。这样先调整数据,再计算平均值的奇怪做法,恐怕要让那些从事其他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目顿口呆。从1940年至今,原始温度数据显示了0.1摄氏度的上升,而调整后的数据却显示了0.6摄氏度的上升。83.3%的温度上升,是由于数据调整造成的!下面的这个曲线取自NOAA的网站,显示的是最终温度数据与原始数据的差值。它清楚地表明了,时间越靠后,温度调整的数额就越大。而历史更早的温度数据上调较低,甚至是下调。这样调整的净结果,就是历史温度的“大幅上升”。
Hansen博士对原始温度进行的调整并不是一次性的有限调整,他每个月都要回过头来对几十年前的历史数据进行调整。 例如,根据2008年3月份的温度数据,Hansen博士调低了1903年和1946年的年度平均温度。为什么现在的温度观测值会影响到100年前的温度读数?恐怕只有Hansen博士自己才能回答。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全球变冷,当前的实际温度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只有把历史温度不断地调低,才能既证明所谓的全球暖化。

Hansen博士不但会大幅调整原始数据。而且,他还会生造根本不存在的“原始数据”。在北极地区,根本没有一个气象站。但是Hansen的神奇计算机却知道如何地“外拟合”算法,根据北极以外的气象站,计算出来暖化特征更强的北极温度。而该温度,同样的被用于计算全球平均温度。就是说,根据现有数据推算出来的衍生数据,最后竟然改变了现有数据的平均值。

Hansen博士是一位政府雇用的科学家,是由纳税人养活的。但是,他不但这样地任意调整原始温度,而且还公然拒绝公布他用纳税人血汗钱写的温度调整程序。这些程序属于公众所有,而且也绝非机密。后来迫于压力,他不情愿地公布了不完整的原始代码。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根据他公布的原始代码复制出来他的输出结果。

根据另外三大温度数据组织的数据,绘制出来的10年以来温度变化曲线(见下图,点击图片可以放大)显示,全球温度不但没有上升,而且还在下降。而根据Hansen博士的GISS数据,全球温度依然是略微上升的。
任意操纵、调整原始数据,这是人造全球暖化骗局之三。这是一个特别重大的骗局。

4,严重夸大二氧化碳的作用

全球暖化的歇斯底里,已经造成大家对二氧化碳谈虎色变。其实二氧化碳从来都是地球大气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成分。二氧化碳这个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假如没有了,地球上的植物就会全部死亡。地球自古以来的一直有效的碳循环就会中断。这才是不可想象的世界末日。地球的生态系统就会消亡。二氧化碳不是什么污染物。作为大气中的主要碳成分,二氧化碳代表了地球的生机。事实上,根据美国宇航局的最新卫星数据,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世界农作物的收成,以及全球绿色植物总量,的确是提高了不少

二氧化碳不但是大气不可缺少的一个成分,而且,它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组成成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不到400ppm。要理解这个含量有多小,我们可以想象把地球的大气浓缩到一个100英尺长的足球场上。从一方球门开始算,78英尺是氮气,21英尺是氧气。剩下的一英尺,有6.5英寸是氩气。剩下的3.5英寸,有多少是二氧化碳?只有半英寸!就如一名守门员站在另外一边底线上,他甚至无法看到对对方球门附近的这个半英寸。

换一个比喻,假如一个座无虚席、容纳1万人的体育馆里面的每个观众都是一个空气分子,一万名观众里面,只有四名是二氧化碳!而这四名观众里面,只有一名是最近150年内才进入体育馆的。

这么小的含量,它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根本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全球暖化”。这一点,是没有争论的。即使是AGW的鼓吹者也不得不同意。那么怎么办呢?他们必须加入另外一种温室气体,水蒸气。水蒸气的温室效应要比二氧化碳来得高的多。从总体上看,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度上升,至少有70%是由水蒸气造成的。在干燥的沙漠地区,虽然白天酷热,一到晚上,气温立即下降很多。为什么呢?因为那里的空气里面没有水蒸气来留住太阳光带来的热量。而沙漠地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其他地区相当。这些二氧化碳,却根本不足以没有造成沙漠地区的夜间气温上升。这样的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足以说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是微不足道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是,在特别潮湿的地区,人们到了晚上回觉得特别的热,即使白天的温度远没有沙漠地区那样酷热。原因是一样的:在白天,空气中大量的水蒸气留住了太阳光带来的热量。这样的生活实例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温室效应主要是由水蒸气造成的。

这样的一个常识,是从事电脑模型建构的“科学家”们也否认不了的。他们发明了一种说法,那就是二氧化碳“驱动”了水蒸气的含量提高:先是假定,二氧化碳一定是大气系统的总体温度上升。然后,大洋温度的上升又造成了溶解在海水里面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排放出来。被排放的水蒸气又造成温度上升,温度的上升又“驱动”了水蒸气的含量提高。这真是神奇的电脑模型!二氧化碳的作用,被神奇的电脑模型运用乘法,不可思议地放大了好多倍。

即使按照他们的模型,温度上升也是由水蒸气直接造成的。但是水蒸气却与“人造”全球暖化的框架格格不入。他们于是发明一个专门用于宣传的说法,那就是二氧化碳是全球暖化的“驱动器”。戈尔和媒体把这个说法变成“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暖化”。

其实,按照这样的模型,不管什么原因,什么时候,一旦地球气温上升了,都会造成上面所说的连锁反应。地球气温就一定要持续上升。既然如此,又怎么能断言二氧化碳造成的轻微温室效应是始作俑者,罪魁祸首呢?

二氧化碳没有这样大的作用。历史上,二氧化碳的浓度曾经是现在的5倍,AGW的鼓吹者所声称的“灾难性连锁反应”并没有发生过。二氧化碳的作用为什么会被如此的夸大呢?请看下一节:被奉若神明的电脑模型。

严重夸大二氧化碳的作用,这是人造全球暖化骗局之四。

5,被奉若神明的电脑模型

全球暖化所根据的物理现象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指的是二氧化碳对太阳光的吸收率比较高的现象。温室效应造成相对更多的能量被留在地球表面上,这是没有疑问的。然而,温室效应是否真的是大气温度变化的主导力量?

电脑模型建构者声称,全球大气系统是一个正反馈系统。所谓正反馈系统,就是说这个过程象荡秋千一样,推秋千的力量总是与秋千的运动方向相同,震荡幅度永远是加剧的,越荡越高。这些电脑模型的输出结果显示,全球温度一旦升高,就将没有制约,失去控制,不断升高。

事实上,电脑模型建构者从一开始,就已经假定,二氧化碳会造成总体气温升高。这个事实被作为输入条件,“喂”给电脑模型。上面提到,电脑模型已经是基于正反馈机制的。就是说,电脑模型忽略了自然界李面的多数负反馈机制,基本上已经把正反馈作为一个事实来建立模型。根据温度上升的输入条件,和假定的正反馈机制,电脑模型输出来的不是别的,正是建立模型者所希望看到的结果。这正是逻辑上的循环论证。

这些电脑模型没有考虑的因素有:水蒸气变化造成的云层变化,太阳射线变化的造成的云层变化,火山爆发,特别是海底火山;土地开发;绿化的增减;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全球洋流系统的反效应;动物排放的废气;发展中国家的真实空气污染;地球运行轨道的变化,等等。

特别是云层的变化,是一个电脑模型根本忽视的气候基本因素。水蒸气增加,会造成云层增多;云层增多,会反射太阳光,阻止热量传到地球表面。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影响云层聚集程度的最大因素。太阳黑子活动低时,太阳发射的电磁射线更多。这些射线传播到地球,会造成云层聚集增加,地表温度降低。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曲线与地表温度的变化曲线正好呈正相关的关系。而二氧化碳与温度的变化关系确是二氧化碳滞后于温度变化。
我们生活的自然界,从来都不是一个只有正反馈效应的系统。相反,自然界有着很强的自我调节功能,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动态的、有弹性的系统。但是,自然界的大多数负反馈机制,例如上面提到的云层反馈,植物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反馈,等等都被电脑模型忽略了。这样的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当然就是“连锁反应式”的温度上升。

庞大的地球气候系统的长时间模拟,是一个比一般的气象预报远为复杂的任务。地球大气系统,是一个特别庞大和复杂的混沌系统,目前人类还不能用电脑来准确模拟。这一点,只要看看10天的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就知道了。而气候系统长期变化趋势的模拟,所涉及的变量更多。连10天后的天气预报也无法准确预报,人造全球变暖的鼓吹者们却声称他们知道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气候状况!

鼓吹人造全球变暖的“科学家”是怎样模拟这样一个特别庞大和复杂的混沌系统的?复杂系统的模拟要求大量复杂可调参数。这些可调参数的设置有相当的随意性。“科学家”通过不同的搭配,基本上可以让电脑输出任何他们想要的结果。即便是在他们没有蓄意歪曲这些参数设置的情况下,这些可调参数应该设置成什么样子,也远非科学的定论。这就是为什么电脑模型一会儿“发现”全球暖化会造成飓风增加,一会又“发现”不会造成飓风,成为名副其实的万金油模型的原因。除了上面所列的电脑模型忽略的那些重要因素以外,这是过分依赖电脑模型的另外一个荒谬之处。

使用远达不到完全的电脑模型,任意调整其参数,并且把电脑模型的结果奉若神明,最终,让全球人类的生活方式由这些电脑模型来把控,这是人造全球暖化骗局之五。

6,没有物理证据的惊人“结论”

从事其他基础性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知道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那就是绝不能仅仅依靠理论模型来下结论。这里所说的理论,在物理学等现代自然科学里,指的是基于少量的假定,经过严格的数学推导而建构的物理模型。即使是通过这样严格的数学推理建构的物理模型,最终也还是通过实际物理证据来验证。气候“科学”通过电脑模拟建构的模型,则不是这样。它们不是基于严格的数学推导,既不全面,也不确定。这样的不确定模型,更加需要有物理证据的支持,才能被接受为“科学结论”。

然而,AGW却没有物理证据的支持,却还是要通过政治手段,通过政府强制措施,强迫大家接受。AGW声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与气温有直接的关联。事实却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与气温没有直接的关联。过去数千年来的历史气温与历史二氧化碳的浓度图表显示,气温的变化先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800年。下面的图表对比过去120年的气温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点击放大)。二氧化碳与气温的关系,只有从1968年到1998年这30年的时间里面,呈正相关关系。而在这30年以前,1930年以后,人类已经开始工业化,制造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温却是下降的。从1998到目前的11年间,二氧化碳的浓度继续增加,气温却没有上升。暖化者们,请问,你们的物理证据在哪里?
暖化者经常指责质疑他们的人不顾科学常识。科学的常识是,要提出AGW这样的惊人结论,不是不可以,提出者必须给出确凿的证据。暖化者有责任提出可重复的物理证据来证明他们的怪论,而不是怀疑论者。

AGW根本没有被物理证据来支持,暖化者却把它当作科学共识来鼓吹。这是人造全球暖化骗局之六。
低头的谷穗112015-03-05 00:25:01
人造全球暖化的骗局是怎么一回事?(下)
相对强度2015-03-05 02:01:45
是这么回事。那些科学家,故意调参数能导致惊人结果,拿出来发表。这样才能拿到钱。
相对强度2015-03-05 02:09:32
跟中世纪迫害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有一比
低头的谷穗112015-03-05 02:40:26
中国发展,碳排放少不了,在对待所谓的“全球变暖”的问题上,不可盲动。
相对强度2015-03-05 03:22:29
温室效应最重要的因素是水蒸气,co2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只有0.04%,根本左右不了地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