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强度2015-06-25 16:51:08
正当氢弹研制工作进入最后紧要阶段的时候,那场殃及全国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钱三强、王淦昌、周光召等一大批从事核武器研制的科学家受到冲击。我们也不能
幸免,在医学院我被批斗,邓稼先也是写不完的检查,家门上被人甩了一摊又一摊散发
着尿臭黑乎乎的煤泥。更令邓稼先伤心欲绝的是他最敬重也是从小到大最疼爱他的
三姐,因爱人被打成特务,不堪忍受而在自家厨房里“意外身亡”。邓稼先欲哭无泪
,每天只是默默地进门出门,埋头工作。现在回想起来,他当时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
啊,在那个“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年代里,稍有言差语错,就会召来杀身之祸,对于邓
稼先自己还有更深层的考虑,因为他深知自己对于家庭乃至对于国家的价值.他不能
因为自己言语上的“不慎”给国家的核武器研制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当时他想的
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尽快实现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要抢在法国人之前,把氢弹搞出
来!”那时两派争斗非常厉害,因此给工作协调衔接上造成极大困难。比如上机计算
就困难重重。当时的计算机是电子管的,有一间屋子那么大,从预热起动到能正常工
作需要24个小时,所以一开机就不能停,就是空转一天也得几百度电,相当一个人一个
月的工资(这在当时是很昂贵的)。可两派打架往往这派下班了,可另一派却不来接班。
只能半夜三更给邓稼先打电话:老邓,那派的人不来,机器要不停车,要不空转。每当
这时,邓稼先总是披衣下床跑出家门,到该接班的同志处,站在门外苦口婆心地劝说,要
以大局为重,早日实现周总理的指示……这样才会有人顶上,他们经常讲,我们是冲着
老邓面子才去的!正因为有了像邓稼先等一大批身处逆境但仍以身许国的科学家们的
努力和全国众多单位的齐心协力,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最初这
颗氢弹的设计代号为1100,自重1吨,爆炸当量100万吨TNT,但实际上爆炸当量达到330万
吨,大大超过原来的设想。我国氢弹爆炸成功的消息传到法国,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
乐把负责氢弹试验的有关人员叫到了爱丽舍宫,狠狠地训斥了一通。

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并没有解脱邓稼先他们头上莫须有的罪名,1971年他和于敏、
钱晋、胡思得和其他几位两弹元勋被集中到青海221基地办学习班,罪名是他们在小
型试验中,在技术上没有测得预定指标的中子(后来证明是测试技术有误),随之而来
的则是无休止地批判,无限制地上纲上线。那些造反派为了给这些人罗织罪名,竟到
了荒唐可笑的地步,他们声言:会英文的就是英美特务,会俄文的就是苏修特务……邓
稼先精通英、德、俄三国语言,是哪国特务?王淦昌会六国语言又是什么呢?批斗越来
越激烈,著名高能炸药专家钱晋被折磨致死,邓稼先的处境非常险恶。也许是苍天有
眼,1971年夏天杨振宁第一次回国探亲救了邓稼先,当杨先生一下飞机,有关方面请求
他填写要在国内会见什么人时,杨振宁写的第一个人就是邓稼先。周总理闻讯立即召
回了邓稼先,使他脱离了造反派的魔掌。当邓稼先回到家时,样子太可怕了,蓬头垢面
,一身旧灰布制服,脚上穿着一双沾满尘土的旧解放鞋。
──2006年第6期《兵器知识》文章(节选):至今热血犹殷红 口述/许鹿希 教授
(“两弹元勋”邓稼先之妻) 文字整理/本刊记者 林儒生
相对强度2015-06-25 16:53:55
邓稼先那一代人,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无论是品德和才能,都是一流的。
望自远方2015-06-25 18:41:46
这么好的人才怎么会在全世界最好的制度里差点被整死?
相对强度2015-06-25 18:46:57
那是在毛时代,好不好!毛跟当今的普世有一比,为了自己的理想社会,不顾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