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省来看,在我国31个省当中,有21个省出于缺水状态。其中处于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3000立方米以下)的4个,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2000立方米以下)的8个,极度缺水(人均水资源500立方米以下)的9个。并且通过比较具体省份发现,处于极度缺水的9个省份,大多为经济较为发达,水资源总量尚算丰富的地区,而不是西北、东北等水资源总量较少地区。
在这样水资源严重匮乏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全国用水总量逐年攀升。从2004-2014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占比相对稳定,但是用水总量增加迅速,从2004年的5547.8亿立方米增加到2013年的6183.45亿立方米。
废水排放量持续在较高水平,污染严重。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推进,全国用水总量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全国废水的排放量也一直逐年增长。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相对稳定在235亿吨附近,并随着总废水排放量的逐年增加,而导致占比呈现下降趋势。然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却逐年增加,并且占比呈现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261.3亿吨,增加到2013年的485.1亿吨。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和氨氮排放总量。目前,我国几大主要流域均因为废水排放而遭到较为严重的污染,对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根据2013年中国环保状况公报的统计,我国十大水系监测的46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71.7%、19.3%和9.0%。我国废水总量自04年以来一直呈上升态势,对河水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从中国环保状况公报数据看,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由2004年的482.4亿吨提高到2013年的695.4亿吨。废水排放对环境和水域造成的严重污染将带来环保需求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