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的谷穗112015-08-07 02:46:51
大概是上世纪74、75年吧,低头还是十来岁的少年,字不识几多,却特爱读报,尤其是《参考消息》。
记得当时也宣传“海归”,《参考消息》有个报道,说70年代的海外华人特别喜欢中药内有“当归”,似乎这药能治真病也能治思乡的“心病”。总之,这报道从海外华人一中药(当归)的使用,看到爱国情是那么的浓烈。
小低头当年看到这报道,特感动,特钦佩,特觉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不容易。
不久,读到一篇报道,也是参考消息上的。说欧共体做社会学实验,搞了个国际少年班。这个少年班的小孩子,离开家庭教育,全部住校,课本与教学都不涉及任何各自的国家概念,把“欧共体”做为“国家”概念“灌输”。结果这帮孩子没有国家概念,只有“欧共体”。自然所谓的“爱国情”也荡然无存了。
现在想起这上70年代中期参考消息的两篇报道,似乎还在归谈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