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堵不住了:资金经香港保险大规模外逃 北京震怒
2016-10-31 原创 星火财经记者联盟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香港保险圈热闹非凡。10月28日,一则关于“银联停止内地客户
在港刷银联卡缴纳保费”的消息传出,紧接着,大批客户从深圳连夜赶到香港保险公司
刷卡投保,以图搭载末班车,一时间,香港保险公司大门被我们内地投保者挤爆。
银联对此回复称,并未停止境外保险类商户的银联卡支付服务,按监管政策要求,境内
发行的银联卡仅可以进行个人旅游、消费类支付,不得用于资本和金融项目交易,银联
卡仅可用于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不能购买具有资本项目投资
性质的人寿保险。
近年来,香港离岸保险产品成为很多富人理财保值的避风港,对香港保险业繁荣起到重
要推动作用。2010年,中国内地客户到香港投保金额仅44亿港元,2014年已达到244亿
港元,今年上半年,内地客户赴港投保保费达到创记录的301亿港元,接近去年全年的
316亿港元。
香港保险最吸引人的地方主要有三方面:长期终身寿险、重大疾病险等保障型保险,同
样保额的情况下,香港保费低30%左右;赔付范围覆盖更广,全世界受理理赔,适合有
移民需求的家庭。更重要的,可用美元计价,刷内地银联卡的人民币账户,购买大额理
财投连险等,可以规避内地每人每年换汇最高5万美金的换汇限制。
一位曾赴港购买保险的客户表示,他一直想配置美元资产,但每年5万美元的外汇额度
无法满足要求,购买香港保险成为新途径。在香港买保险就像买包包一样简单,没有5
万美元额度限制,刷信用卡、储蓄卡就可以完成。据透露,有的客户为购买1,000万的
香港保险,不惜花费数天时间,重复刷卡上百次完成支付,这已成内地大客户购买保险
司空见惯现象。
政府加大对境内人群赴港购买保险的管控力度
毫无疑问,我国内地客户赴港购买保险,主要源于人民币贬值压力。在他们看来,美元
目前处于强势周期,大规模配置美元资产,是实现财富保值增值最好手段。如果说过去
十年来,股市和楼市充分发挥池子功能,并成为人们资产配置主渠道,那么随着两大池
子的水装满,结合上实体经济下行,和人民币贬值预期,美元资产再次成为香饽饽,受
到高净值人群追捧。
外管局公布数据显示,9月银行结售汇逆差1,897亿元(1人民币折合约0.1475美元),
较8月份逆差634亿元规模扩大近三倍,为连续第15个月出现逆差。其中,银行代客结售
汇逆差1,793亿元,创今年3月来最高水平,较8月份的逆差217亿元规模扩大逾七倍。
同时,10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贬值逾1,000基点,跌破6.77关口,随着贬值预
期升温,如果不采取紧急限制,不仅加剧境内资本流失,而且将对离岸人民币形成不利
影响。
随着购买香港储蓄保险被银联关闭,资金是否还有其他渠道?一家香港保险公司提供的
最新资料显示,除了银联支付渠道,香港保险付款方式还有这几种:
在港开设个人银行户口,个人国内汇款到香港账户再交保费;带现金来港;国内visa
或master支付;在国内开设一卡通两地账户缴费;其他收费服务;
据了解,多家保险公司的代理人都告诉我们内地客户,买寿险可以通过先开设境外账户
,再转美元的方式支付。但由于外汇管制每人每年可兑换额度有5万美元的上限,高净
值人群大额保单会受到影响。
无论严控香港保险渠道、打击地下钱庄和虚假贸易,还是通过楼市调控锁定流动性,均
可以视为降低外储消耗,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手段。可以预计,政府往下还会加大管
控力度,抑制境内资本外流。
不过,从本质来看,一味的围堵并不是办法,关键在于疏通,资本永远是逐利的,诚然
,短期内政府可采取相关举措,阻止境内资本跨境流出,但如何抵御跨国企业和国际资
本撤资?因此,只有通过改革提振市场信心,让投资者重新看到希望,才能真正起到滞
留资本的作用。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
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