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郎2014-11-20 01:11:15

不一样的槟郎
  12文秘 朱红

  初见槟郎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上,他时常微低着头讲课,讲到兴奋时也会激动一番。比起称他为李槟老师,他更喜欢别人叫他槟郎。原以为我们的交集就到这了,但意外同时选上了两门他的选修课,新诗赏析和旅游文学,让我有了机会接触到他。
  槟郎的不一样首先在于在于他的现当代文学基础课的授课方式不同于其他老师,他不仅仅会讲书上的内容,而会拓展出一个个小故事,让枯燥的课堂变得非常有趣。不同于其他老师的刻板地读多媒体,这样的方式不仅让我们能集中精力上课,也掌握了不少的课外知识,丰富了我们的视野。听着槟郎讲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便觉得也如临其境。
  在现当代文学课上,最开始,他会先复习,抽人回答问题,都是上节课讲课的内容,这时候同学们都是挺紧张的。兼带抽点名的复习提问后,他就开始讲新课了。他给我们介绍的不仅仅限于教材,还有除教材之外的很多文章。对于教材,他会讲的很仔细,几乎倒背如流,熟悉程度几近于好像这本书都是他写的。而对于很多教材之外的知识,他也真是像百科全书一样,无所不知,为我们带来很多精彩的课堂瞬间。起初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的时候,还是有些不能适应的,充满紧张感的课前提问,不一样的教学方式,都在冲击着上课的神经。之后,慢慢习惯了这种教学风格,便觉得也没什么不好的了。只是个人的方式方法不同了,而这又是一个讲求个性的时代。上课久了,便也觉得槟郎有着小孩般可爱的一面,由这样一个不一样的老师,便也喜欢上了他的课。
  槟郎的不一样在于他既是老师,又是诗人。一个拘束,一个自由。在工作时他传道授业,为我们解惑。工作之余他会进行创作,至今已经写了非常多优秀的诗歌。而在他的新诗赏析课上与课下,我有幸拜读到他的诗作。
  上新诗赏析课时,槟郎喜欢先“抛砖引玉”,讲一些自己的诗作。比如最近的一次课上,他讲了自己的作品《支支的校园》,令我印象深刻。支支是槟郎的一个女学生,“毕业后多年的支支已淡忘,忽然接到她的短信,昔日的师生又恢复了联系。”后来,她介绍给了他代课的学校,“便有缘同在一处执教鞭”。回想过去,支支说槟郎上课时好拘谨,辅导毕业论文时只看着稿本,可槟郎说:“遗憾全忘记了。”现如今回想起来,便觉得支支是那么活泼美丽。而今在校园里赶路时,“昔日的美好仍在脑膜上生动”,生动形象地写出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一同在代课的学校时,坐同一班车晚归。“有次上课前遇着,到校门外的吉庆摊位群吃碗鸭血粉丝汤,”支支抢着买单。真的是再现了诗人与支支同代课的美好时光。最后写道,支支让“我”欣赏她的民国女学生装,“蓝布偏襟褂,及膝黑色大摆裙,从此这成了她定格的形象。”这个形象便成了槟郎对支支永远的怀念。
  我觉得对于老师,槟郎更适合做一个诗人,可以无拘无束的生活创作。但可能迫于生活的需要,他必须用两种身份活着。以前听过一句话:“白天是为了活着,晚上是为了生活。”槟郎的生活在于诗。幸而课上有一群他的学生能听他讲讲诗,道道情,也不枉作为一个老师和诗人了。
  槟郎的诗大多有些男女情爱的,除了《支支的校园》,还有《爱满亭边有座桥》、《江州上的丫头妹》、《龙舟赛上的傻妹妹》、《一对蝴蝶的传奇》等。印象深刻的《爱满亭边有座桥》饱含了槟郎对晓庄和陶行知先生的热爱。“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先有了江宁大学城,才搬来陶校长和新校园?先有河才有桥,然后才有亭。我们俩的碰头谁先到地点?”开头以一系列的问句引出槟郎教书的学校,江宁大学城陶行知爷爷创办的南京晓庄学院。“一条弯弯的小河,隔开学习区与生活区,隔开课上与课下,教室与餐厅”、“‘爱满天下’的陶体字”,对学校进行了描写。“爱满天下”也同时暗示了槟郎作为老师对学生们的爱。前一段“老师,我又晚了。”后一段“老师,这次是您迟到哦。”交相辉映。垂柳与女学生,一学期的晚餐会,成为校园爱满亭桥边一道亮丽的风景。“你即将毕业远去。我也终将化灰撒入扬子江里。”槟郎的愿望就是死后能将自己的骨灰撒入扬子江,也带着些对学生即将毕业离校的淡淡的忧伤。这首诗将永远记录着爱满亭边他们的背影。
  槟郎对樱花有种强烈的喜爱,写了不少关于樱花的文章,如《李后主的樱花》、《樱花的原乡》、《鸡鸣寺路的樱花》、《大学城的樱花》等。他曾说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原来日本人到中国想买桃花的种苗带回国培育的,结果那商人拿了樱花的幼枝混在小桃树里滥竽充数地给他,带回日本后,发现樱花也不比桃花差,便大批培育种植起来,最终成为了日本的国花。槟郎一直强调樱花源产于中国,对中国樱花文化更是极力推广,誉为美化和牡丹后的第三名花,希望能在种植面积和培育技术上超过日本。
  《李后主的樱花》将樱花与南唐后主李煜联系起来,把大小周后比作是李后主的樱花,佳人如花花易谢,故国似城城易塌。“江南春早,故国名花还有心开放吗?”开篇写了被囚禁在黄河岸边的的李后主对温暖江南的怀念。 “一树树的白玉,如琢如云如雾如缎如雪。”春寒的萧瑟,失国的李煜含着泪水由樱花怀想到大小周后。伊人在荡着秋千,风吹动着翠绿的衣袖和红色的裙摆,花瓣飘下,好一幅美不胜收的佳人秋千图。李煜又转向那轮明月,想它定是在嘲笑我这孤苦的身影。说是明月的嘲笑,却也是自己的嘲笑,想当初在金陵清凉山的南唐避暑宫的群芳争艳和现如今被囚异乡的自我的孤独形成对比。不禁感叹最美的还是那樱花,不变的盛放。而那樱花般的大小周后,“好一对金陵的绝代双骄”,又落得个怎样凄凉的下场呢?连樱花都在为她们惋惜吧。“补封你为中华圣花第三佳丽吧,梅花牡丹后。归来吧,柔洁的花?何时能梦回南唐!”结尾,诗人让李后主封樱花为第三大名花,足以看出诗人对樱花的喜爱。李煜借樱花梦回南唐,也寄予了槟郎对第二故乡南京的热爱。
  槟郎的不一样还在于他的人生经历,具有曲折的传奇性。他出生于安徽巢湖的一个小山村,二十岁师专毕业,走上社会,多经磨难。毕业后留在南京高校教书,也曾去韩国外教过。诗文多发表于网络,且数量极多,真是一位多产的诗人啊。其中最让我震惊的是槟郎曾去当过和尚,这实在是一段不凡的经历。我不知道当时他为什么要去,大抵厌倦了俗世,想去佛寺寻得一方的清净。但后来离开了,也是,这么视诗如命的槟郎,怎能屈居在佛寺,不去感受人间喜乐,写出更多精彩的诗篇呢?
  这就是不一样的槟郎,既是我的老师,又是一位诗人。不同于别的老师,不同于别人的经历,不同于世界任何人的槟郎,真是有幸能够成为他的学生。
  201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