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郎2016-11-22 10:31:42

多位一体的槟郎

王文婷

  在我的眼中,您不仅是我们尊敬喜爱的老师,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位善于寻美的艺术家,一位高洁的道徒。

一、令人尊敬喜爱的老师——槟郎老师

作为一名老师,你无疑是属于那种时而幽默风趣、时而严肃认真的最受大家欢迎的老师类型。在选课之初,我打听到您今年开了两个选修课,一个是“旅游文学”,一个是“比较诗歌”。本来想选两门,可是因为课程安排原因,我只能选择周一晚上九十节的“比较诗歌”这门课,对此,深表遗憾。不过,既然有幸选择到一门,那么我就要尽最大努力去认真听讲,去体会您对生活、诗歌和文学的那份感悟。

您是一位特别尽职的老师。你总是提前到达教室,准备好您要讲的文件。看着文件夹里满满当当的小文件,我油然生起对您的一股敬意。你为了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诗歌,准备了那么多的资料,您把诗歌按国家分类,然后在不同的国家中挑选有名的诗人,最后把诗人的生平、思想和诗歌一一罗列在文档里。

您是学识渊博,幽默风趣的老师。您在课堂会时不时地说一两句英语来活跃气氛,使得大家在认真学习之余有了一丝放松。您最大的优点在于,您上课从来不是板着一张脸,而是笑眯眯的,我想,这大概是出于您对诗歌的喜爱吧。您这种喜爱也感染着我们,使得我们能够对平时不接触的诗歌充满了一种向往。

您是一位和蔼亲切,关爱同学的老师。在大学里,几乎很少有老师愿意去管学生坐哪儿或者干什么,而您不一样。你就像长辈一样,苦口婆心地告诉同学:“既然你们来听课就要往前面坐,不要总是低头玩手机或者做其他作业,你上这门课补那门课的作业,不是顾此失彼吗?”您不但提醒我们好好学习,还在课堂上积极与我们互动。每次要提问之前,总是会贴心地提醒道:“读完这首诗,我就提问。”其实,表面上您是在借提问题来考察出勤情况,实则是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地思考,能够有所学。有的时候,大家不理解诗歌,不知道如何回答时,您就会去引导他们,有时候甚至故意把答案告诉他们。在课前和课间,颇有生活情致的您也不忘放几首优美的歌曲让我们放松。

作为您的学生,我希望您能够桃李满天下,能够继续开选修课供我们去一饱耳福。

二、隐逸的生活诗人——槟郎诗人

然而,在我们大家的心目中,您更是我们学校隐藏的一位神秘诗人。在您的博客里,我看了您的上百首诗歌。在您的诗歌中,我发现生活就是您创作的源泉,任何一个不起眼的物或事,到了您的笔下就不再生硬,反而让人觉得有了生命,有了灵魂,有了思想,似乎您通过这些诗歌正向我们传达着什么。或许是您的天赋使然,或许是您对生活的思考使然。在厚重的镜片之后,是您那双敏锐的眼睛,它发掘生活奥秘,欣赏前人作品,观赏美丽景点。读您的诗,有时候既觉得明白了什么,有时候又觉得丢失了什么。总要细细回读,才能深刻领略到诗中深意。

您或咏物。在《炎夏的紫薇花》中,您赞美万物发蔫之际怒放如云霞的紫薇花,一个全材都可用的璀璨奇葩,一位妩媚地令人发傻的紫霞仙子,一个娇羞自洁而又孤独的幽娴精灵,一位自娱却也娱人的仙人。读完这首诗,我感觉到这紫薇花就是您,您有志向,却无人能懂,有才能,却无处可施展。在您的笔下,就连我们校园普普通通的栾树路都变得优美起来。《校园栾树路》:“高大树冠庇护蛇形的蓝天”,“火红的荚果缀成长串”,“紫红和翠绿交织”,多么美的画面呀!

您或怀古。在《明故宫漫步》中,您为一条中山路将明皇宫分割南北而可惜。在《游钟山竹海湖》中,您歌颂您的安徽老乡重整江山、拯救斯民。在《游千华古村》中,您为寻不出故乡的模样而叹息。在《登珍珠泉长城》和《秋游佛手湖》中,您赞叹抗倭英雄也是诗人的顾昊。在《朝天宫怀念刘渊然》中,您怀念道教领袖、大明的国师刘渊然,感叹大明的皇家的道观却变成了儒教景点和博物馆。在怀古中,有您不经流露出的对家乡的思念,有您对国家的热爱,有您对现代文明侵蚀传统的担忧,有您对自己的境况的哀叹,有您对各种景点的喜爱……

您最感染我的地方在于您对诗歌的热爱,对生活的体悟从未停止。您有一次地提到:“我有一年写了上百首的诗歌”。一年一共365天,您谱写了100多篇生活的乐章,三天就要写一首。试想,如果不是抱着对诗歌的无比热爱,有谁能够长期坚持不停息地创作?我想没有。再试想,即使有了对诗歌的热爱,能够坚持创作的人又能有几位呢?我想屈指可数吧。正是因为您对诗歌的热爱,才使得2000首诗歌和200多篇散杂文出世。您爱叶芝,讲到他的诗时,您往往会多讲些。您谈起您的诗歌总是神采飞扬,眼神里有着不同以往的神韵。倘若人有前世,想必您以前定是神仙下凡的才子,想必您的身旁定有爱慕您的小仙妹。

作为您的诗歌欣赏者,我希望超脱凡俗、隐逸情怀的您,能创作出越来越多的好的作品,让我们一饱眼福。

三、善于寻美的艺术家——槟郎先生

在闲暇时,我会刷刷微信的朋友圈动态,有的人会在动态上说我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买了什么漂亮的衣服,碰见了什么倒霉的事情等等。但是,每当我浏览动态时,总会有一组清新干净的图片配上简短精辟的话语,在参杂着各式各样信息的动态中透出不一样的气质,飞快地映入我的眼帘,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那便是您在游玩的路上驻足时所捕捉到的美景图片,抑或是您在学校和小区拍摄的美景图片。

瞧,图片上的树叶在雨水冲刷过后,似乎更绿了,闪闪的水珠使得绿叶多了一丝生气。看,那枯黄的树叶在枝头摇摇欲坠,似乎它们在风轻轻的一声呼吸中便会离开枝头,然后在风中飞舞,在地里安详。这些校园图片上的景色,若说我们没有见过,那是不可能的。我们整天在宿舍到教学楼的路上过往,但是谁又曾驻足过,谁又曾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更不要说将美景拍摄下来与大家分享。图片很美,但这仅仅是因为您的拍照技术好吗?不,更是因为您对美好的事物的喜爱之情和向往之情使然,是您对美的探索精神和善于寻美的能力使然,更是一颗善良的美的心灵使然。如果一个人的心灵不纯粹,那么他眼里的风景,心里的事物都会蒙上一层遮盖原始美丽的厚纱。这些景点的图片更是美得让人想立马动身去看看,去感受这自然的美。除了拍摄美景,您也会把您从网上看见的有意思的图片与我们分享。当然,您分享的图片里除了美丽的风景,更有青春活力的学生,比如认真练操的学生、考研教室努力复习的学生、小品晚会上表演精彩的学生等。

正是这份寻美的心使然,才使得您格外地享受出去游玩的欢乐。但也正是享受旅游的心境,才使得您更能贴近自然,更愿了解每一个景点背后的文化。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您是寻美的艺术家,而不是寻美的旅游家。您在讲解乐府诗《清溪小姑曲》时,补充了他的哥哥蒋子文的事迹,提及蒋王庙;您在讲南京长干里时,又带我们欣赏了崔颢和李白的诗《长干行》。在您的脑海中,文化和景点相融合,景点更富文化气息,文化更具形象真实感,而这也是您的旅游诗歌的特色。

作为您寻美能力的崇拜者,我希望有更多的美景能丰富您的生活,激发您的创作灵感。

四、有信仰的“道”徒——槟郎道人

您是一个对道教充满热忱和虔诚的朝圣者。您在《初游茅山》中写道:“以后每年的8月1日,一年一次的免费开放日,我都要到茅山朝觐。离我最近的道教圣地,可以当天回的路程,是我的麦加或耶路撒冷。”可见,您对始终对道教充满着一种向往和敬仰,您为初逢太上老君而兴奋,您仰慕三茅真君,崇拜陶弘景。在《游钟山竹海湖》中,“罢罢罢,还是浊世逍遥”表明了您以道教的逍遥思想来引导生活。在《凤尾竹小径》中,您最后谈道“上班时小径送我出发,下班后小径接我回家。这里的世界很小,通过我的脚步和诗思,连接着广大的天地。”这短短的几句,您用对自然与自我联系的深刻见解阐释了道教的核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您与自然合二为一。在《拜谒刘渊然高道墓》中,您为墓址已变成繁华城区的十字路口而痛心万分,甚至发出“古老伟大的文化民族,真能被外邦精灵取代吗”的疑问,但您坚定地相信民族传统终会在曲折后中兴。您在心底不由地升起了对传承民族历史的责任感,您可谓是“老天爷的采诗官”。您对道教的了解绝非一般人能比,您最爱著名道士葛玄,您喜爱神仙传记,您深入研究方山洞玄观,您乐于为他人解说“道”。正是因为因为您对“道”的钻研和敬仰,才使得您气质里具有一种逍遥,不为世俗所扰的精神。

作为您思想的敬佩者,我希望您的思想和才华被更多的世人所理解。

多位一体的槟郎老师,听君多堂课,胜读许多书。

2016-11-20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