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果2007-02-25 18:41:31
 

今日文艺复兴韬略纵横(一):“维基”就是力量
稿)

La « Renaissance Aujourd'hui » Stratégie (1) : « Wiki » est Puissance

Rinascita Oggi ” Strategia (1): “Wiki” è Alimentazione

Renaissance Today” Strategy (1): “Wiki” is Power

作者: 今日雨果



athenianschool-raphael-1510-1511
画家:拉斐尔 作品:《雅典学派》 公元1510-1511


知识就是力量
孙长新

  提起大哲学家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大家一定不陌生;但其中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你们知道吗?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他是科学史上第一个将物理与数学融会贯通的人,也是第一个将计算技巧与严格证明融为一体的人。他一生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机械等领域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阿基米德不但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当罗马帝国的军队侵犯他的家乡时,七十多岁高龄的阿基米德挺身而出,竭尽自己的心智,为保卫国家而战斗。传说阿基米德制作了一面巨大的抛物镜,把阳光聚焦后反射到罗马的战场上,燃起熊熊大火,罗马士兵无一生还。他发明了一种投石器,能迅速投出成批的石子,把逼近城墙的士兵打得头破血流。罗马军队的统帅马塞尔沮丧地说:“我们是在同数学家打仗!他(阿基米德)安稳地呆在城里,却能焚烧我们的战场,一下子掷出铺天盖地的石子,真像神话中的百手巨人。”
  后来,培根在回忆上述历史时,写下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这就是这句名言的由来,你知道了吗?

摘自《小学生阅读世界》


大百科全书”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有三种不同流派的政治艺术,第一种的信条是这样的:
  “我们的星球上居住着一些不开化的生灵,他们不会独立思考,每当要做独立决策,他们就会烦恼不堪,因此一有人煽动,他们就会跟着乱碰乱撞。对整个世界来说,最好有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来领导这些芸芸众生;对民众来说这也是无比幸福的事情,因为他们可以不必操心国会呀、投票啦什么的,可以把所有的时间花在他们的工作、孩子和菜园子上面。”
       
这个学派的信徒成了皇帝、苏丹、酋长、族长还有主教,他们从来不觉得工会是文明的必需品,他们辛劳地工作,修建道路、军营、教堂和监狱。
       
第二种政治思想的论点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是上帝最高贵的作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君主,有卓越的智慧、非凡的审慎和高尚的情操,完全有能力料理自己的事情。但是一般说来,如果他企图组成一些委员会来管理世界,处理那些微妙的国家事务,总会显得行动迟缓,因此大众应该把所有的行政事务交给一些可以信赖的朋友,这些人不必时刻为生计操劳,所以能够把全部时间用来为人民谋福利。
       
不用说,这种光辉理想的信徒最适合做寡头政治的执政官、独裁者、第一执政官和护国公。他们辛劳地工作,修建道路和军营,只是把教堂变成了监狱。
       
还有第三种人。他们用科学的目光冷静地审视人类,原原本本地接受人类。他们欣赏人的优秀品质,也理解人的局限性。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他们发现,在不受情绪或个人利益影响时,普通人的确会尽力做正确的事。但是他们并不被幻觉所迷惑,他们知道,自然的成长过程是非常非常缓慢的,要调节或加快人类智慧的成长,就像要调节或加快潮汐涨落、四季变化一样,注定是徒劳无益的。他们很少被邀请掌管政府或者国家,但是一旦有机会将自己的思想付诸行动,他们会修建道路、改善监狱,余下的资金则用来修建学校和大学。因为他们是些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相信正确的教育将会逐渐消除世界上大多数积存已久的邪恶,所以认为应该不遗余力地加以扶持。
       
他们通常把撰写百科全书作为实现这一理想的最后一步。
       
像别的很多显示伟大智慧和巨大耐心的东西一样,百科全书也发源于中国。中国的康熙皇帝曾经用一部五千零二十卷的大百科全书来博取百姓的欢心。

摘自《宽容(人类的解放插图珍藏版)》,第二十六章“大百科全书”(见参考文献[1]


维基”就是力量
« Wiki » est Puissance
Wiki” è Alimentazione
Wiki” is Power

  Wiki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ki,源自夏威夷語的「WikiWiki」,本是「快點快點」之意。在這裡wiki指的是一種可在網路上開放多人協同創作的超文本系統,是由「Wiki之父」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於1995年所創。

  基本上,Wiki包含一套能簡易創造、改變HTML網頁的系統,再加上一套紀錄以及編目所有改變的系統,以提供還原改變的功能。使用wiki系統的網站稱為wiki網站,wiki網站容許任何造訪網站的人能快速輕易的加入、刪除、編輯所有的內容,而且通常連登入都不必,因此特別適合團隊合作的寫作方式。wiki系統也可以包括各種輔助工具,讓使用者能輕易追蹤wiki的持續變化,或是讓眾使用者之間討論解決關於wiki內容的固有爭議。wiki的內容也可能有誤,因為使用者必定會加上不正確的資料。

  有人認為,Wiki系統屬於一種人類知識的網路系統,我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而且這種創建、更改、及發佈的代價遠比HTML文本小;與此同時Wiki系統還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為協作式寫作提供了必要的幫助;最後,Wiki的寫作者自然構成了一個社群,Wiki系統為這個社群提供了簡單的交流工具。與其它超文本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簡便且開放的特點,所以Wiki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社群內共享某個領域的知識。(以上均摘自参考文献[2]

  为什么说“维基”就是力量?

  上的维基说到底,既不是一个数据库,也是一个信息库,是一个知识库,一个海量的、无所不包的知识库知识就是力量。

  让我们来看一看维基在“文明”中的地位:

  一个强健的,可适应性强的文明(法语Civilisation意大利语,Civilizzazione英语,Civilization)的内涵(法语,connotation意大利语,connotazione英语,connotation),也是一个层次型的结构。其从高层分为四个层次。从最初级的的层面到最高级层面,依下列次序排列:


法语

意大利语

英语

高层

智慧

sagesse

saggezza

wisdom

第三

知识

connaissance

conoscenza

knowledge

第二层

信息

l'information

informazioni

information

原始数据

données brutes

dati grezzi

raw data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小雨曾读过《权力转移见参考文献[3])。小雨觉得若将书名翻译为力量转移:知识,财富,以及二十一世纪前夕的力量》似乎更贴切。该书清晰而详尽地分析了人类历史上对“力量”的认知的三阶段,早期的人类认识到了暴力的力量,然后人类认识到了金钱的力量,以后人类认识到了信息和知识的力量。通过“维基”的出现,您可清晰地看到当前这种由“信息力量向知识力量转移的态势

  很难指望由一个或数个企业来整理创造人类知识的所有领域,因为企业往往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维基在人力资源方面可说是拥有成万上亿个志愿者,任何功利主义倾向都很难立足,一旦出现,将遭到全体人民公正的评论和修正。

  维基就是力量!谁构想、设计、并实现未来第二代--语义网法语,web sémantique意大利语,fotoricettore semantico英语,semantic web(它包括了维基在内探索引擎,更确切地说,未来语义网的分析引擎,谁就有力量,谁就是站到了时代的前列。

  智慧更有力量!小雨斗胆吼一句:谁构想、设计、并实现未来第三代--语言学网法语,linguistique web意大利语,fotoricettore linguistico英语,linguistic web)(它包括了??在内探索引擎,更确切地说,未来语言学网分析引擎,谁就更有力量,谁就是站到了时代的更前列。

  。。。



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Une occasion d'Une fois-dans-un-mille-années
Un'occasione di Una volta che-in-un-mille-anni
A Once-in-a-thousand-years Opportunity

  我们究竟指望什么力量来改变世界?

  维基是自下而上,全民动笔;全民评论,全民修改;自由流传,全球共享。维基是大百科全书的基本单元。

  全世界熟悉理解热爱(而不溺、也不偏爱)华夏文明的朋友,无论您是华人或非华人,华裔或非华裔脚踏实地,齐心协力。您可曾注意到,一个撰写编纂新一代华夏文明大百科全书的机会到来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康熙皇帝在他那个年代(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算是为子孙后代做了一件益事(见参考文献[4])。三百年后的今天,。。。

  目前的维基一个致命的不足是:同一篇维基文章,同一种知识N种语言的版本它们不能在电脑屏幕上的浏览器里被同时显示,同步卷动!(见参考文献[5] 小雨的向传统的浏览器作自我挑战》)。

  正因为浏览器的架构法语,cadre意大利语,struttura英语,framework设计上致命的美中不足导致了维基的致命的美中不足。您看,浏览器的架构设计是如何地牵一发而动千军!

  小雨还会陆续阐述其它一些??器的架构设计的致命的美中不足。。。

  为什么“同时显示,同步卷动”这么重要?研究比较哲学,比较教育学,比较文学比较??学,等等,如果不能在电脑屏幕上的浏览器里同时显示,同步卷动同一个“维基”的N种语言的版本,那么,读者、编纂者研究人员如何作“比较”呢?读者、编纂者研究人员如何作跨语系跨文化跨国度跨时空的全方位的思考呢?

  如果您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目前的基于中文的维基的一个显然的不足:为什么它们很少被翻译成法语、意大利语、英语、等等多国语言呢?例如,中文维基的“康熙字典见参考文献[4],居然没有任何一种外语的翻译版本!百科全书发源于中国,西方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很早就知道这一点。小雨特别喜欢他这句话:“他们是些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现在倒好,。。。

  静观友人“旁白”的一幅摄影作品“孤独的丝柏”法语,Seul Cyprès意大利语,Cipresso Solo

太平洋2007-02-25 19:28:11
同意!Google和WiKi是从菜鸟到老鸟的捷径。
ysad2007-02-25 21:50:33
Ding
ohlalala2007-02-26 19:34:42
抓紧时间用吧,说不定不久后就没WIKI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