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事2007-05-23 17:29:20
杀毒软件诺顿的用户昨天仍没有等来任何关于“赔偿”的消息,尽管该软件的“误杀”导致上百万用户受到影响,一些人丢失了重要的文件。

“我们切实关注每一位用户,”诺顿所隶属的赛门铁克公司在昨天发表的最新声明中说,“赛门铁克对此次事件的快速响应将企业级用户和消费者所受的影响降至最低”,“更新的病毒定义代码于北京时间下午2点30分生效,距离赛门铁克收到误报信息的时间约为5小时”。

但是仅仅这5个小时,已经足够造成用户的损失。同行厂商金山将此次诺顿的“误杀”称为5年来最严重的失误。在这次失误中,诺顿将中文Windows XP的系统文件当作木马病毒查杀,最终导致电脑瘫痪。

在中国,诺顿影响着近三分之一的杀毒软件市场,大量用户已出现丢失文件的后果,仅瑞星一家公司接到的用户报告已达上万,更有网友愤怒地提问,“牛市有4小时不能进行网上交易,损失该谁负责?”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3/nnnn10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互联网资深律师于国富表示了赔偿的困难,“每个人的损失都不同。”此外,我国目前并没有处理杀毒软件失误事件的相关法律。

相对“宽松”的环境可能导致诺顿公司迟迟不愿作出赔偿表态,而“深表歉意”的话还一度被该公司官方网站删去。昨天下午4点左右,该公司在最新发布的声明中又恢复了道歉字样,但仍然没有对赔偿作出表态。

就在诺顿误杀事件悬而未决的时候,另一家杀毒软件厂商卡巴斯基昨天竟也传出误杀Windows XP某些系统文件的消息。据悉,卡巴斯基已经在台湾地区官方网站发出通知,但尚未有针对简体中文用户的任何说明。根据瑞星昨天接到的报告,其至少已接到数千名用户呼叫求助。


除了愤怒声讨我们对诺顿无计可施

网民和保护网民的杀毒软件罕见地出现了对立,但要等来诺顿的主动赔偿几乎是没影儿的事,因为这是一桩“无价”的赔偿案。

该不该赔偿?答案在道德层面毫无悬念,但在法律层面却相当混乱,比如哪些可以算做电脑崩溃造成的损失,重要的商业文件该获多少赔偿,误工费又是多少,数十万上百万的股票交易要不要赔……

赔偿标准不清,法律在信息安全领域又全是空白。所以,软件厂商竟然可以坚持认错和拒赔,甚至还一度在声明中撤下了表示歉意的话。

事实上,国内的互联网安全一直挺像个虚拟话题,大家只能祈祷杀毒软件永远完美和全能,并在道义上指责黑客,又或者教化他们手下留情。很遗憾的是,我们也只拥有虚幻的话语权,当一向安全的杀毒软件突然不那么安全时,除了愤怒声讨外,无计可施。

互联网的安全需要详尽的制度保障,不能总用“新兴领域”的说法来安慰自己,至少在中国,它已经“新兴”了十多年,一部详尽的信息安全法律必须提上日程。此前的“流氓软件”和“黑客软件”风潮已不停地提醒着:网络技术可能直接造成财产损失,虚无的程序代码几乎和现实社会完全对应。这还是“特殊领域”吗?它已经相当常规了!

而关于赔偿的另一个话题说起来则让人遗憾,有多少人能保证出问题的软件全是正版呢?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在中国市场,诺顿允许了一部分盗版软件的自由升级,很多人曾因此享受着免费的快乐,但这同时也让他们索赔无门,十分无奈地底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