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笨鸟2012-07-02 08:10:40
第三只眼睛看上海之一(附图)


作者:美新


当移民的箭射到目的地纽约时,发现不仅仅是迁居他国而已。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下,怀着到美国体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现代新潮日子的满腔期盼,远离熟悉的家园,来到异国他乡胼手胝足开创一片天地;安顿住下后,蓦然明白,“开始”即是“冒险”,我们把后半生都押下去了。

人生不免是一趟冒险之旅啊!生活之路无处不充满风险。如果在国内,也会有另一番拼搏,只不过这里的规则比较熟悉罢了;而在异国他乡遇事更须三思而行。我们投下的辛劳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儿子们都学有所成,算是圆了美国梦。我和先生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了,想来总归是落地生根了。

可是世事难料,二个儿子为了事业先后离开美国,到了香港和上海;我们决定跟着告别了居住二十多年的纽约,落地生根变成叶落归根。作为外籍人士回归上海,是第二次移民了。人说移民是失根的一群,飘泊在异乡和故乡交错纠结的漫漫长路中;但无论如何,两次冒险移民丰富了我的人生。

如今在上海住下两年了,想当初刚回来时,久别重逢的亲切感迎面扑来,看到熟悉的面孔,听着熟悉的语言,感受生活中熟悉的风俗习惯,让我有一种度蜜月期般的兴奋;对于国内经济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改革浪潮,有着错过了“激情燃烧岁月”的遗憾。可是,过了一段日子后,好像有点陌生起来了,碰到什么事,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到如果在纽约应该怎么样。不论 是“上海人在纽约”或者“纽约人在上海”,这种尴尬的角色,使我有幸体验到了这二大国际城市的精华和糟粕


图1 外滩眺望浦东新区陆家嘴





上海,这个最大化与国际接轨的繁华都市 ,世界声誉远播,硬件日新月异,物质条件已不亚于纽约,这里有代表上海高度的一幢幢摩天大楼,代表上海速度的磁悬浮,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出租车招手即停,地铁远比纽约的舒适干净,大大小小各种档次的餐馆普遍全城,知名品牌争相进驻,商场内一家连一家挂着英文招牌的商店,令人以为置身于纽约呢。至于娱乐设施,健身俱乐部等等应有尽有,从网球场到游泳池,从保龄球到高尔夫球场,从卡拉OK歌舞厅到SPA美容,从豪华公寓到独栋别墅,总之,只要你在纽约享受到的,这儿一样不缺。当然更不缺的是有钱人。

图2 本地私藏菜风味餐厅



图3 港式咖啡馆



图4 美轮美奂的恒隆港汇商场





图5 新颖舒适的地铁站和车厢




作为多元化的移民城市,上海聚集着全国和世界各地人士。只要看看我们在徐家汇租住的小区,就像一个小小的联合国,来自东北、山东、江苏、广东等地的,香港、台湾的,美国、德国的,日本、韩国的等等,还有许多中外国际家庭。这个小区,闹中取静,没有中式曲径通幽,但是设有多个喷泉的方形大水池,风格简单大气,令人眼目清新。凭着它得天独厚的中心地段,房价一直坚挺,狭狭的马路对面,毗邻两家房地产公司虎视眈眈地对着小区大门,还有其他房地产销售员,拿着大大的广告看板放在小区大门前,看到有人走过,就热情地发送资料,如果你问一下,他就会跟着你走好长一段路,送名片、快速地介绍房子,生怕失去一个卖房机会。小区内经常看到经纪人带着看房人跑出跑进,可见这儿房屋买卖多么红火。


图2 徐家汇小区风景线


上海的房市,好像比股市涨跌更加吸引大家的眼球。在“人人皆房事”的滚滚热浪中,差不多每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房子的梦想。现实是残酷的,年年攀高的房价牵动着人们的神经,令上海人大呼“吃不消”。有一天,一位在居委会工作的上海阿姨说“上海房价太高了,买不起”。我看她的年龄,一定在公房转私房时有了自己的房子,可她说的是孩子要结婚了,买不起房怎么办。我想,这在美国根本不是问题,年轻人会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和生活方式选择租房还是买房、市中心或是郊区。于是我心直口快地说:“那就租房呗。”可她叹气说:“没有自己的房子,哪像一个家啊。” 房子情结根深蒂固啊!不禁想到了大诗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著名歌手潘美辰所唱的“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

上海人自己对房子痴迷,也热衷于关心别人的住房情况。我们刚来上海时就经历着人家关切的目光,不管熟人还是一面之交,频频被问是买的还是租的。其实我对于上海的房子,就像当年在美国一样,也有热切的向往,努力说服我家先生去看房,实现“中国梦”。而他觉得好不容易脱离了纽约的房东生涯,现在做房客好不轻松自在,更何况我们移民来去,还是“漂泊”一族。

在买与不买的纠结中我们踏上了看房之路。我一直认为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生活,房子地段是保证生活品质的关键;于是在经纪人陪同下,从徐汇区到卢湾区,从古北到闵行,选看了一套又一套的房子。买房子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们跑了许多次,没有结果,只能暂且放下。看看这些年轻的房地产经纪人,大都大学毕业,有自己的专业,有学法律的,中医的,新闻的,从外地来到上海,把房地产市场作为第一桶金的起点,热情而敬业地周旋于业主和客户之间。有个曾经任职新闻记者的女孩,二十三四岁的样子,和我们很聊得来,常来我家聊天,房子买卖没成,却成了80后的忘年交。

我们隔壁的日本邻居,已经租住六年,最近搬家了。房东说这套房子有问题,楼上漏水,厨房间漏得一塌糊涂,先要状告楼上人家,然后再重新装修,看来要化一大段时间。

这种麻烦我们也经历过,住进来第一年就给了我们几次下马威。不过不是邻居的问题,而是自家卫生间的水管接头先后爆裂,大水倾缸暴雨般漫出了卫生间并且向大厅流去。紧急请来物业管理员,关断总门,换了新角阀才化险为夷。管理员给我们看那烂坏的旧阀门说:这种产品的质量就是不行,可能是业主为了省钱,也可能是装修商以次充好呢。于是我们不得不全部更新了屋子里的所有可疑的角阀。

在这称为世纪豪庭、价格不菲的小区里,这种水管爆裂的事居然常有发生。有一次在另栋楼里,水管爆裂时家中无人,那水一路冲进电梯间,事故损失好几万人民币,还有理赔上的很大麻烦。

小区附近有个光启公园。如果你早上去,可像喧闹的大杂院。好多服饰鲜艳、上点年纪的妇女,随着录音机的乐声翩翩起舞;健身者在树荫下用背撞树、挥手踢腿、拍手尖叫等各显神通,可见人们健康意识非常强。


图3 比邻的光启公园



下午是公园的安静时光。一次散步后在凉亭小坐,二个妇人的对话飘入我的耳中;讲话很大声,所以并非故意窃听。她们不是闺中密友,只是萍水相逢;一个上海人,一个外地人,听出她们都是62岁。

上海妇说:“你来上海帮儿子带孩子多久了,有几个孩子啊?”外地妇说:“我有二个儿子,都在上海大学毕业。大儿子拿了研究生学位后留在上海结婚生子了,还买了房子。”

上海妇啊了一声说:“房子也买好了?有出息,有出息。多大啊,多少钱?”外地妇说:“两房一厅,出了70万头期款。”上海妇赞道:“拿得出70万?有出息。你儿子一个月工资多少啊?”外地妇警惕地答说:“我没有问他,不知道。”

上海妇又好奇地问:“那你的小儿子呢?”外地妇说:“小儿子在武汉工作。”上海妇反应异常快速,马上得出结论说:“那你小儿子没有出息,你想想看,他在上海买不起房子,所以只能到武汉去,这样他一辈子也买不起上海的房子了。”外地妇无语,上海妇接着说:“现在你身体好,能帮着带小孩,等小孩大了,不用你带了,才能看出你儿子对你怎么样!其实你们外地乡下生活也可以的。”

话不投机,外地妇起身走了。

我想,以上对话也许代表着许多市民的思维逻辑,简单而直接,三句离不开房子啊房子。只要看看电视上的“新老娘舅”节目,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亲人间争夺房产的案件,不断上演着难堪又现实的家庭闹剧。

想不到生儿育女也和房子有了牵连。听一位妇人说她女儿盼子心切,结果生下的是女儿大为不悦,为此得了抑郁症。没多久她家的亲戚生下儿子,想不到儿子的爸为此急的也得了抑郁症,他市侩地说:“一个儿子就是要一套房子啊!”,现在的人价值观几乎到了一切事情都可以用钱去量化的地步,可见太算计、太高瞻远瞩不见得好过日子。

其实上海还是较少重男轻女的,女孩子从小到大,从家庭到社会很少受歧视;不知是不是同嫁女儿比娶媳妇开销小,少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有关,对于善于理财的上海人是不用多算就显而易见的。

我们刚到上海时就听说“丈母娘推高了房价”。丈母娘在女儿选婿决策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女儿的幸福生活,衡量准女婿的经济实力就是一套房子。可是如今形势有了微妙的变化,上海剩女好像特别多。你只要去人民公园的相亲角看看,那里人山人海,到处是为儿女婚姻操心的父母以及挂着写着儿女资料的广告。听说女的明显比男的多。再看看电视上好几个相亲节目的盛况,有的女孩只有二十出头就上电视相亲了,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那么对于婚姻下手也要趁早,优秀男人毕竟不多。


2012年7月2日


########
  
加州花坊2012-07-02 18:23:58
好介绍,这样的环境再美,压力太大也难受,房子成了神了,可怕。
sinead42732012-07-02 18:52:51
是的,花姐: 可怕 -- 房子成了神了???
晓青2012-07-03 00:03:14
生活在上海压力太大了,房子贵的离谱。
苗青青2012-07-04 05:14:27
婚姻要是为了房子, 那幸福去哪里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