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花坊2012-08-07 19:19:39

 

人的罪性,就这样地表现出来,为了革命的名义,可以把自己的校长活活打死。人性有时候太可怕了。

ble width="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2">  2011.5.7卞仲耘校长铜像揭幕仪式发言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1-7-19 

2011.5.7卞仲耘校长铜像揭幕仪式发言

 

各位校友:

明天就是58日母亲节了,今天我们汇聚在实验中学,为我们敬爱的校长,我们的慈母——卞仲耘铜像揭幕,再过三个月,卞校长离开我们就是整整45周年了,为了彰显她献身教育事业的忠诚和仁爱,并寄托我们的缅怀和反思,我们大家捐款制作了这尊卞校长的半身铜像。

20091118日,卞仲耘校长纪念铜像已经安放在了实验中学,当时曾在实验中学校友录中有过报道。我们一直想召开个会议,向校友说明情况,做个总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开成。又过了一年半,在大家的努力下,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在这里向各位校友做塑像捐款工作汇报了。

  为卞校长塑像的倡议是在实验中学90周年校庆前后,分别由高中65届海外校友沈乾若、华欣以及高中67届校友张育芷、罗文冬和罗治等人提出的。当时首先希望实验中学在隆重热烈的校庆同时,能为我们敬爱的卞校长举办一个严肃的追思会,当得到否定的答复后,我们转向为卞校长塑像。

这项倡议于校庆前得到了老校长王本中、袁爱俊的支持,校庆后,在袁校长主持的校领导会议上正式批准了这项倡议。

2007924,由65届高中校友高宁、刘文莲及67届高中校友罗治首次召开了原女附中各年级热心人士的会议,商议为卞校长塑像之事。参加会议的有刘蓓蓓(62届高中)、于凤丽(62届高中)、郭平英(65届高中)、牛力(66届初中)和傅珉(66届初中)等,大家一致同意为卞校长塑像,以寄托大家的缅怀和反思并警示后人。为此,成立了服务于这一项目的执行小组,由62届高中到67届初中的各年级联络人组成,包括刘蓓蓓、于凤丽、张丽云、于羚、张育芷、罗治、牛力、傅珉、刘煜鸿、李国维等人,并公布了资金募集方法,后来在募集过程中联系人又增加了程东、鲁克全、莫莉、王南芬、王国云、沈佩言、方甜、陈琨、徐海伦、胡一玲和胡嘉芬等人。

2007924日执行小组成立,经执行小组成员多方努力,截止到目前共动员了18个年级44个班的490位同学,捐款人民币93250.23元(含利息347.17元)、美金200元。目前的支出情况是这样的:1)铜像制作8.5万,2)铜像底座:1600元,3)幕布:234元,4)制作纪念卡:875元,5)2009年排练歌曲接送手风琴手路费:300元,6)为海外同学寄送纪念卡邮费:84元。共支出:88093元,目前还剩5157.23元,外加200美元。这笔余款用来制作光盘、购买花篮等,会后待光盘制作好后我们将通过各班联络人发放给每位捐款的同学。

参与捐款的所有校友都收到了执行小组设计制作的纪念卡和捐款收据。纪念卡上,卞校长遗像旁题写了两行醒目的诗句:“黄昏血色往事何堪回首  绿地晨曦今朝勿忘反思”。

其间,由刘小沁、郭平英代表所有捐助者诚邀著名雕塑家孙家钵先生为卞校长制作雕像。先生慨然应诺,并表示不计报酬(最终只收取了工本费)。在创作过程中,孙家钵先生通过卞校长生前留下的不多的几张照片还原了卞校长的形象,并且说,他希望在这件作品中表现出无数把爱与正直献给教育事业的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女教师的精神世界。从2008年春至20099月,执行小组的成员多次邀请卞校长家属数次前往先生在顺义的工作室,去看雕像小样,提供修改意见,直至雕像制作完成。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卞校长铜像温婉、大气,柔中带钢,我们好像又见到了我们的师长、母亲——卞校长。在此我们由衷的感谢雕塑家孙家钵先生。  

我们还要感谢我们的母校-----实验中学的新老领导和工作人员们,文革这场共和国历史上最惨烈的悲剧尽管已经过去了40多年,但是大家从这次为卞校长捐款塑像过程中就可以感觉到,人们期待已久的对这场历史悲剧进行深刻反思的那一天,依旧没有到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校友们为卞仲耘校长铸造铜像的动议,以及安放和举行揭幕仪式,一直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对于母校四年来所提供的各种帮助,我代表全体捐款同学表示深深地感谢。

要感谢的人很多,我们特别提出:感谢电视工作者钟里满先生和诗人郭小林,他们是八中和景山学校的毕业生,当他们得知我们为卞校长捐款塑像这件事后,特别为女附中人的独立思考精神、反思忏悔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所感召,钟里满先生多次为我们策划会议影视方案,亲自联络有关事项;郭小林先生反复查找资料,激情奋笔为我们写就了感人的诗篇《悼念一位母亲》。在此我们对你们的深刻理解、无私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对众多关注我们活动的朋友们表示深切的敬意和无限的感激!

我们特别要感谢我校1973届的校友们。当1966年悲剧发生的时侯,他们还是小学生,他们并没有亲眼看到卞校长遇难,但他们对女附中的这段历史没有选择遗忘,733班匡卫群同学最近以庄生为笔名,以卞校长遇难为题材写就了一本30万字的小说“食指”发表在新浪网和我们学校网站上,希望大家有空看看。当他和王丽同学得知我们捐款塑像之事,毫不犹豫的参加到我们队伍中来积极捐款。今天他因为出差,特别请73届的同学王丽代表发言。我们认为真正揭示历史真相,探讨悲剧根源的任务,还必须由比我们更年轻,更深入了解研究历史的人来完成

我们还要感谢校友郭平英和高宁,塑像执行小组从2007年到2011年,凡是共同讨论,一定是到郭沫若纪念馆,郭平英给我们提供了充满真诚友爱和文化气息的会议室。高宁则是捐款塑像工作的总指挥,她自己工作繁忙,但组织协调了铜像全部的发起、制作、运输、安放等工作,还指挥她的工作人员具体承办了最繁琐的捐款统计出纳管理工作,捐款虽然款项不大,但人员众多,经手渠道复杂,一届一届一班一班都统计清楚,核对无误,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们的揭幕仪式所以能圆满召开,特别要感谢刘文莲老师的大力协调沟通,没有刘老师与学校积极联络、周密部署,我们断不能开的这样顺利。

我们捐款校友大多数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有的还身患重病,但大家一直用实际行动关心支持着这项工作,校友们的认识空前的一致——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要让后人知道真相,我们希望灾难不要重演,我们要用每个人的真诚善良大爱呼唤普世价值在中国的实现。校友们的这种责任感和思考精神,正是原师大女附中现在的实验中学永远彰显她的优秀和卓越的有力证明。

学友们勿忘8.5校耻。

卞校长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谢谢大家! 

满儿2012-08-08 03:05:30
花姐,看不见。
加州花坊2012-08-08 03:51:35
当年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是六七十岁的人了,感谢他们的不忘记和忏悔的心。
满儿2012-08-09 03:17:00
卞仲耘是38式的老干部。其儿女其实也是高干子女。听说他们坚持卞是黑五类子女
成长2012-08-09 10:34:31
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年代,可是直到今天执政党里也没有谁敢公开谴责这样的事,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