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花坊2013-02-03 01:13:08

 鸡汤面

韩可胜/在机关行走

四十年前,农村养鸡,是不费粮食的。给小鸡喂田间埂头的一种草的嫩籽。这种草就叫小鸡草,春天长在水田潮湿的沟边,一根一根的,几寸高,葱葱郁郁,亭亭玉立,所有的小孩子都认识。早晨去掐一把这种草,回来喂小鸡,是每个小孩子都乐意去做的事情。有了小鸡草,还不能保证小鸡都能长大。小鸡能不能长大,全靠它自己的命。来了一场病,一只只全死掉,是常有的事情,小孩子于是天天抹眼泪。大多时候,小鸡挺过最初的一两个月,就基本上安全了,最后能长大的,总归有一半左右。长大的鸡,自己出去刨虫吃,也用不着操心。剩饭剩菜喂鸡?怎么可能?人都吃不饱,饿的时候,恨不得把大海碗都吃进肚子里面。

不费粮食的鸡,政府规定也不能多养。多养了,成为商品,就是资本主义尾巴,必须割掉。于是乎家家只有几只鸡。有公有母。公鸡除了打鸣外,用场多半很严肃,比如娶亲送礼、祭祖送丧、驱神弄鬼,都得用公鸡。农村,大人小孩生病,生辰流年不利,宅子风水不旺,大事小事,常常都要找道士或我爸爸这样的老先生去画符。符画好后,还必须用公鸡冠里的血来点一下。据说点过之后,这个符才能派用场。母鸡平时的用处主要是下蛋,用来换针头线脑,油盐酱醋。母鸡的归宿,则大多成了鸡汤面的原料。

农村人,多生多育,自然亲戚很多。除非实在开不了锅,像杨白劳,其他人家再穷再苦,到过年时,总归杀一只老母鸡。过年之前,就约好主要的亲戚们,总归有十几个,舅舅、姑爷、表兄弟、外甥什么的,在春节初几的某一个日子来相聚。到长辈家叫拜年,到平辈或晚辈家叫走亲戚。招待这十几个亲戚的最高食品就是鸡汤面。那只年前就已经杀好洗干净,一直吊在墙壁上的老母鸡,从这天的半下午就开始炖在铁锅里。炖了个把时辰后,母鸡的香味传遍了老宅那几十间屋子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再飘出来,宅前宅后都是醉人的香味,馋得小孩子个个滴口水。大人们装得没有事情,口水不断往肚子里咽。

自谋生路长大的鸡,没有饲料,也没有激素吃,不可能像现在养鸡场养的那么肥大,长了三两年,也就三两斤。一只鸡,显然是不够分的。于是,只好在那一锅鸡汤上做文章:用鸡汤下面。面是用木质机械制作出来的手工挂面。一锅鸡汤,下几斤面条。一个客人一碗鸡汤面。和现在的盖浇面,把肉和菜放在面条的上面不一样。那时候,农村的鸡汤面,上面是面,下面是鸡肉。而根据客人的尊卑长幼,给出的鸡肉部位不一样,最高规格的是鸡腿,必须给长辈亲戚中的最年长的两位。其他的要分成十几份,每一个客人最后得到的肯定只是一小块。如何分鸡,成为考验家庭主妇智商和情商的一项重要工作。盛一碗,端上桌一碗,千万不能送错人。因为上面都是面,看起来一模一样,可是,哪一碗给舅舅,哪一碗给姑爷,哪一碗给外甥,是一点马虎不得的。把鸡腿给了姑爷,没有给舅舅,那就是把姑爷看得比舅舅还重,是对舅舅的大不敬,亲戚之间立马就翻脸,几年不来往,也是正常的事情。

分给了十几个亲戚之后,鸡是一丁点都没有了。象我这样最小的宝贝男孩,还能分一点鸡汤面。农村重男轻女,女孩子再小,什么都吃不到。好像女孩子也都很提前懂事的,不吵不闹。一个大宅子里面,如果谁家还有更小的男孩,或者特别宝贝的男孩,比如几代单传,老来得子的,常常也盛半碗鸡汤面送过去。那个小孩子于是也欢呼雀跃,总算过了一个丰盛的年。

那时候的鸡汤真鲜,鸡汤面真好吃

小源2013-02-03 01:59:51
”那时候的鸡汤真鲜,鸡汤面真好吃“ 确实如此。
成长2013-02-03 17:20:05
别说鸡汤面了,我记得小时候生病时才能吃到有鸡蛋花煮的挂面,那叫一个香!
苗青青2013-02-04 16:11:10
手擀得面条就好吃,鸡汤更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