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无罪2014-06-06 11:57:56



传道书前六章的六种人 

 

 

传道书如果不看成是人生的感叹 

我倒从其中看到前面六章,其实是【总结了】 

日光之下活在虚空中的【六类人】 

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心灵苦闷 

也有他们必须经历过的——信仰磨难 

如果各类人能够【知足于】自己心中所渴望追求的选择 

他们就不会因为自己的虚空 

而羡慕其他类人的利害得失了 

 

 

 

 

传6:9眼睛所看的,比心里妄想的倒要 

这里与其是教化您——眼看外表,满足现状 

倒不如说是亮光您—— 

做个在苦难寻找真理的窄门之中,知足于自己心灵顿悟的满足感 

您要做什么样的人——就【知足于】您心灵所承受一切的忧患 

每一类人的共同【盲点】就是从来不晓得 

他们的恼怒造就了一个多梦和多言,以至虚幻的【愚昧批评】中 

因为箴言说——妒忌,是骨中的朽烂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传道书前面六章,其实是表达了日光之下经历虚空的六类人 

 

 

 

第一章是反映了历史洪流中的劳动者 

不论是过去的时代,还是无人的时代 

都不被人记念 

他们一生都忙忙碌碌 

用自己的劳动来决定生活循环反复的意义 

 

他们【当中】也会偶尔有人去智慧感慨探险 

但是他们的信仰磨难却一直脱离不了——万事令人厌烦的解锁 

他们觉得自己的劳碌,都是日光之下的劳碌 

不能说尽 

也看不饱 

听不足 

 

他们对于真理的奥秘,没有什么兴趣 

却对于生活的循环空洞, 

以及自然界反复无常的规律,有一种独特心得情绪 

 

但是他们心中真正的灵性苦闷——您们也可以说是【盲点】 

乃是他们永远都【迷茫】在 

弯曲的不能变直 

缺少的不能足数 

这种【定论】(却不是宿命论)的折腾患难之中 

他们感受不到灵魂,只【直观】到人生的物理定律 

 

---------------------------------------------------------------------------------------------------------------------------------------------------------------------- 

 

第二章,是显明了【做大工程的】享乐实验者 

 

 

他们为自己动大工程 

凡是眼所求的,心所乐的 

从来就不会停止过他们自己的手脚 

 

因为他们常常以自己的【喜乐的感受】或快乐指数的欲望 

来决定甚至证明自己的劳苦享受 

他们会常常认为——劳苦重担与劳苦享受,其实是同一回事 

 

他们当中也会在劳苦之中,学习到一定智慧的社会经验 

甚至可能也领悟到某种【类似灵性的】社会洞察力 

 

但他们的信仰磨难,却是由于把自己的产业,等同于自己的劳碌 

所以当他们【劳碌过后】,回头查看试验——自己的产业去向 

他们就无法忍受,自己所得来的必然留给以后的人 

他开始担心【管理他财物】的人的——心理素质 

他因为不愿意把自己的劳碌结果成果,【白白送给】愚昧人 

 

于是他的心灵苦闷,就是 

既然要承受与愚昧人所遭遇一样的痛苦忧患 

甚至要承受【却要留给未曾劳碌的人为分】的心灵不平衡的憔悴 

 

结果他只能【苦中作乐地】调侃自己地——安慰说 

神叫他所积累的,所堆积的,归给神所喜悦的人 

 

 

---------------------------------------------------------------------------------------------------------------------------------------------------------------------- 

 

 

第三章是反映那些对时间,有某种神秘深度力量感的,宿命论者 

 

 

 

他们一面劳碌,一面施乐好善 

却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文化素质 

并且也愿意甚至喜欢——沉思默想——某种人生感悟 

但是他们偶尔由于找不到上帝, 

或者不知道如何默想神的道,不知如何明白神的话语 

所以他们的信仰磨难,就是常常对时间 

有某种心灵感悟的神秘冥想 

 

他们在人生反复的困惑之中 

总觉得万事万务都有定时 

总觉得自己无法确定什么 

他们也许因为看不到——人事关系——的生命反常的弯曲悖论 

所以总是像个【哲理大师】一样的 

把所有的变化,当“化成”对时间的某种程度的敬拜 

 

对他们来说,所谓的人生实践,就是对时间有敏锐的掌握与感悟 

 

结果他们的信仰磨难,就是 

一面工作 

一面神秘默想 

但是到最后,却只能调侃自己在日光之下的——虚空的反复 

 

 

---------------------------------------------------------------------------------------------------------------------------------------------------------------------- 

 

 

第四章,却折射出一群从来不被人问津,甚至无法得到起码安慰的——多灾多难者 

 

 

 

他们似乎一辈子只能被欺压,被忙碌 

他们一生都是在流泪,也找不到一个相互依托扶持的亲朋戚友 

他们好像常经忧患,不被看重 

也没有怎么样的形象使我们尊敬他 

 

他们一生在内心的挣扎垂死之中 

只能默默饥渴地——哀求——能够在晚年有一个伴侣 

渡过可能不知道结局如何惨死的虚空忙碌之中 

 

但是他们的信仰磨难,却只能对于自己所饥渴的哀求 

其浓度的成就机率之可能性 

常常在因为欺压之下,而心中苦笑自己的命运多舛 

 

这种人,也许永远只能——孤老终身 

甚至很可能一生一世,都得不到真正的安慰 

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在社会上争取自己的自由 

——即使不是为了【争取权利】而生存着 

 

---------------------------------------------------------------------------------------------------------------------------------------------------------------------- 

 

 

第五章是象征着一个不参与宗教崇拜的寻道者, 

或真理观察深思者 

 

 

 

他觉得与其在行为上尊敬无形的上帝 

倒不如在思想和言语上,一生只按他向神所说的,所承诺的实践 

 

他不愿意有许多的梦,来为自己的忙碌——做事 

他也不会跟您说一大堆的大道理 

只叫您去做您答应他的事情 

或者叫您去做您对您自己判断的结论或者性情 

 

他几乎从来不说话 

因为他一直在寻找 

 

这种人的信仰磨难,乃是在于他不愿意去完成 

或者设想,或者实践一个他觉得自己多虚幻的多梦多言 

他只会专注在属于他情趣之中的忙碌充实 

他也许所忙碌的,不是在他的工作上 

乃是在——例如,如何满足他的爱人, 

或者设计他的房间 

或者写一篇批评文章在自己的博客上等等等 

 

但是,他心中苦闷的悖论就是 

他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情趣 

他只是认为,他需要这样做来充实自己 

 

并且他不会贪爱钱财或者丰富 

——如果他认为【自己的贫穷】能使他平静充实,他就会去做 

 

他冷眼旁观那些为着积累财富而忙忙碌碌的人——不做评价 

他也常常无意识的感慨赤身而来,也必然赤身而去 

他有时候会烦躁——终身在黑暗中吃喝烦恼,又有病患怄气 

 

---------------------------------------------------------------------------------------------------------------------------------------------------------------------- 

 

 

第六章乃是映射着那一些批判性悲观主义者 

对日光之下所有的虚空结果或者过程,都有一种【谨慎的悲观】 

 

 

 

他对前面五种人,都持有批判悲观的态度 

他看第一章的人为奴隶——而这种人对他却讥笑他为埋怨家 

他看第二章的人为逃避——而这种人却对他挖苦他为酸溜溜 

他看第三章的人为无能思想——而这种人却笑看他为迷失者 

他看第四章的人为窝囊废——而这种人却恼怒他为无能低迷 

他看第五章的人为醉酒者——而这种人却辱骂他为吊儿郎当 

 

这种人,对财富有一种【恐惧的乐观】 

因为他害怕自己即使赚取了一切资材,丰富,尊荣 

他也觉得一个无形的上帝会不给他吃喝享受——只给外人吃用 

 

他无法承受:心里不得满享福乐,又不得埋葬 

他反而去羡慕那些没有见过日光下虚空的——胎儿 

他对活泼的孩子,既是疼惜,但也有某种【忧郁似的怨恨】 

因为他更想看到的孩子,乃是一个——安息的孩子 

而不是日光之下活在虚空中的孩子 

 

他不喜欢一生都是为了口腹而忙忙碌碌——心里却不知足 

他也不是特别爱好。。。。。。智慧与愚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