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紫2014-06-16 20:06:46
     这个时代想见个人太容易了,“老乡”也就是一种隐隐的亲近,哪来的泪汪汪?不过,还真让我赶上了一次体验。

     

     话说,那次我外婆的妹妹的外孙(*)和我相约晚餐。等待时又来电话说还有一位亲戚要来,我问:“谁呀?”答:不清楚,反正是你妈妈家的亲戚。



      我,漂泊四方几十年的游子,早已练就一身四海为家的本领了。早年间出国没有手机什么的,家里连电话机都没有,每次要等过年过节时才相约在某电话亭轮流给家人问好,急急忙忙就挂上电话了,一封信的来回也要两周以上。那时养家糊口的重担使得“想家”一念不得不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默默消化。后来家中装有电话机了,后来用email通信了,再后来微信了,一天可聊几小时了,家中亲人来访多起来了,自己回家的频率高起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我们这些游子离家越来越近了···



      思乡?很淡很淡了。加上我本来就是个马马虎虎的人,生活得粗粗咧咧的,不怎么像个江南女子,没那么多愁伤感。又有亲戚朋友来?那就来吧,还没等我把期盼的情绪调动出来,房间门口就进来一对夫妇,男士一进门就冲我走来,喊着我的名字伸出双手,我带着疑惑和热情伸出双手。



      “我是谁谁。”当然,他就是冲着我去的,知道这里的这个老太太就是我。

      “啊?啊!” 太惊讶了,我外公的弟弟的孙子(*)!我顿时被一口气憋住,眼泪哗的流下来,接着不知为何抱住这位不速之客的表弟放声大哭?!



      好奇怪哦?我俩小时候住在一个院子里,十五岁那年我插队后就开始了四海漂泊的生涯,就再也没有见过他,四十多年了,从来也没有想念过他,也没有梦见过他,家里来来回回的故事里也没有过他,他的出现怎会给我带来这么大的震动??



      事后,跟俺亲表姐讲起这个事,她说这就叫“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啊!”是啊,记得就在我大哭之时,突然那个大院,那口井,那棵树,那个葡萄架,那个夜来香,还有俺爹俺娘统统在我的眼泪中流淌,儿时的影子一团一团地涌出来···



      好奇怪哦?思乡,竟然是这样的?那个貌似不存在的思念之情可以如此被一个不经意的撩拨掀起波澜。

      难道?经历可以假装遗忘,足迹却深深印在心中,它随时随地会凸显出来,猛地给我们一个照面;那些好像被岁月的流逝早已涤荡了的往事踪影,那些好像被经历的起伏早已淡薄了的遥远情怀,不需要什么约定就与我们相逢,就这样突然间回到任意一个景象里,回到一个自己根本没有设计的景象里···

      若真是如此,那么,人,都在自己走出的路上了!好有意思。



————————————

*  另一个趣闻:小时候觉得:外婆的妹妹的孙儿(外公的弟弟的孙儿)属于远房亲戚,恨不得八竿子都打不着,如今自己做了长辈,那自己妹妹的孙儿不用杆子打,可以一个碗里吃饭,那不就是自己个儿的孙辈吗?好像又是那句话“只有经历了才知道”。人生真有味儿。

 

加州花坊2014-06-16 23:50:07
真的那么多年了不容易。
不思进取2014-06-17 05:04:27
有一段时间没来了,看见你们这些熟面孔也有点老乡见老乡的感觉。。。。
womaninhome2014-06-17 05:05:54
是不是在外漂流久了,对家乡人格外亲切? 有同感。
加州花坊2014-06-17 17:13:22
我一听见说他/她从北京来,就兴奋,觉得格外亲。
明紫2014-06-17 23:42:10
嗯,太突然了,可能把表弟也吓着了。
明紫2014-06-17 23:42:50
握手。
明紫2014-06-17 23:45:15
是吧。有时在超市听到家乡口音,还是不免多看几眼。
明紫2014-06-17 23:46:05
俺在北京认认真真呆过几年。亲切吗?
加州花坊2014-06-18 00:32:36
当然了。
狼!!!!2014-06-18 04:42:29
如果我说我是北京的,有乡亲吗?!!!
明紫2014-06-18 04:47:17
花姐一定高兴。
加州花坊2014-06-18 06:33:22
你家住哪儿?
成长2014-06-18 16:26:26
同感那,二周前俺在意大利购物旁边一妇人刷卡时说天津的,俺赶紧扭头打招呼
满儿2014-06-21 21:43:03
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