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yArk2016-02-23 21:02:46

正在读一本书。刚刚看到一段话,感触颇深。写在这里,供大家思考评论。

这本书是讲职场中的领导力问题。书中一段是讨论目前世界/社会的趋势:UVCA - volatility, uncertainty, complexity,ambiguity - 做为现代人如何能够面对这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能够看出来,社会是动态的,而且越来越不可测。我们的儿女们,年轻人们,必须有面对这种趋势的能力。咱们中国人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就不必去操心了。我所考虑的是我们自己退休后的20,30年,如何办。

社会趋势不会因为我们退休而改变。而退休的人往往更需要可预测性(资产,收入,日常支出。。。);日常中的挑战也不再是“必须”面对的,常常可以绕道而行(没有deadlines,没有人等着你的结果做下一步,。。。)。退休人的心理需要和日常生活似乎和社会趋势不在一个轨道上。是不是这样,我们就会退化,而且会慢慢被社会边缘化?如何才能尽量避免或者拖延这种边缘化?

我们都是第一代移民。比起自己的孩子们,我们融入美国社会的程度有些距离。退休之后,离开了职场中对智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挑战,离开了和有思想头脑的人群近距离交流,似乎很难坚持不断给自己挑战。想想,还有大约15年-20年的时间需要有意义的活着。怎么办?

昨天,我锻炼走着去了离家大约2英里的一个私立大学。和那里的“就业办”(career center)负责人见了面。希望能够有机会,在学生找工作的过程中能尽一些微薄之力,回馈社会。其实,我有一个非常自私的想法。如果能够志愿做这种事情,我可以和年轻人接触,可以和大学接触,可以让我和社会有直接联系。对我来说,这比去贫民粥棚或者给穷人做税,会有更向上积极的心境。也许行,也许不行。但值得一试。退休三年了,就这样拳打脚踢,四处寻找能够使用我的智力和经验的地方,让我能够不脱离社会,回馈社会。

Simple Habits for Complex Times", 2015, by Jennifer Garvey Berger and Keith Johnston

喝白开水健康2016-02-25 01:32:44
体力可以的话,还是不要退休。半工作,半休息也行,我们这里好几位,一直在工作,不是因为钱,而是一份精神的寄托和一份继续可以贡献智慧,觉得他的人生依然有价值的感觉。
加州花坊2016-02-26 01:01:57
同意, 或者去找个义工长期做,植物园,音乐厅,博物馆都不错。
蓝山雀2016-02-26 08:36:27
社会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做义工服务他人应该会感觉不错的。
林依2016-02-26 18:44:37
退休就是改变人生的方向,没有必要再用职场来衡量社会衡量人。年轻时为社会没少做贡献,退休后的重点就是坦坦荡荡地享受生活照顾好自己减少对社会的负担。
满儿2016-03-04 00:10:35
我有时去市中心帮助homeless准备食物。 挺开心的。 也没有退休, 解闷儿再贴补点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