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开心USA2016-12-23 18:30:59
《圣诞礼物和压岁钱》(大量图片)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106/201612/1621741.html

小时候接触“唠叨”这个词汇,总觉得有一种贬义。记得是说和子女同住的寡居老人爱唠叨,似乎很嫌弃。但现在想来,这个概念似乎并不成立。

这个词下定义应该是这样的:以说为主的表达方式的一种。通产指内容冗长,缺少准确信息,目的不明,以发泄情绪为主的言语表达。唠叨时间可长可短,通常听的人或听众认为无信息量,言语内容比较多余。但说的人认为至关重要或者至关重要。说的人和听的人之间对信息以及信息量有重大分歧。此时,听的人会认为说的人在强制灌输某种毫无价值的信息,非常唠叨。它是说和听之间人彼此建立的被动的信息传递关系。(对于词汇新解欢迎提醒和补充)

印象里,最不唠叨的有两个人,一位是我外婆,一位是我先生的外婆。她们两位目前都已过世,不过她们的言语之间的生动却一直都陪伴着我。我外婆通三门语言,母语表达尤其生动幽默。她很少八卦别人,陈述一件事情总会让我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

我先生的外婆只通方言,不识字,好酒喝。时常,我们回先生老家的时候,我就会特意去找外婆说话。她的日常功课是念经,虽不识字,却用口传口的方式记下了成套成套的经文。她看电视学普通话,所以听我说话没问题。她会担心我听不懂方言,交谈的时候语速非常慢,反复说。所以说外婆是我的方言老师一点不为过。她也非常幽默。

非常遗憾的是,他们两位在世的时候,没有录他们的原生态表达方式。我外婆还会非常多的原生态的歌曲,而且还原创。如今再也听不到,也无处可寻了。所以,我无法认同老人们爱唠叨这个说法。

说女人,尤其是太太爱唠叨男人就更不能成立了。太太对先生说话,那句句都是沟通之必须,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信息传递。这种表达是家庭运转的日常,是交流之必须。爱是附加值。所以,夫妻之间的话语,是不是真爱不好说,说是彼此之间笃定的“真理”应该不会有人反对吧。如果“真理”的表达出偏差了,日常运转自然也会有偏差。太太通常更是会把自己看到和感受到的每一条信息当做最重要的事项和先生分享,是有多依赖先生啊。所以,说女人爱唠叨似乎也是不能完全成立的。

那这个词汇的出现还有什么意义呢?有!

比如,当下这几日是圣诞度假高峰期。虽然上周我有出车祸,但人和车都还好,我家的度假行程也照旧进行。先生为了把度假期间的工作赶出来,直到出发那天的上午还在工作,一直没有好好休息。我看了下地图,一路都是直线,没有太复杂的路况,于是就自告奋勇第一次打算开长途车,让他休息。孩子们呢,一早我们就去图书馆借了图书和朗读器,一路上休息的休息、阅读、听书、看风景,各自有得忙,应该不会有人打扰我专心开车了。

实际情况也恰如我所愿,一路开过去都很顺畅,也没有堵车。不免有点得意忘形,开长途车也不过如此嘛,车技再不自信,两个多小时也开出来啦,今天全都给我开也问题不大嘛,哈哈哈哈哈哈~~

正暗自得意呢,先生大概缓过点儿劲儿了,CD里赵传的歌儿声音开始调高,并开始发话了:

注意注意,路边儿有警察~ /哦,知道了

注意注意,看后面那车是不是警察?/不是警车,警察追我还不狠命追呀,吓唬人!!!

太快了,100啦?你开70就行了。/我也想开70,它自己变100的!!!

人家都给你让开了,你还变道???/赶紧睡觉吧,烦人!!!

你开车,我睡得着吗?/你不停赵传不就睡得着了吗?听也不听长得好看点儿的唱!烦死啦!赵传林志炫陈奕迅都什么年代的人哪,你不嫌烦哪!

长得好看能唱这么好吗?你见过长得好的唱得好吗???/(忍着我,哑口无言,爆发前夕)

注意注意,跟你说,警察会守在路边儿蹲点儿吧,慢点,超速啦,开多少了,我去,100了吧?~~

#¥%……&*()——++——)(*&……%¥

真没发现,你这么能唠叨,你再说我加速啦,你哪个哪个女朋友还说你话不多呢,儿子Office老师还以为你不会说话呢!!!

胡说,我这是负责,不是唠叨。/你这不是唠叨是什么?我说的是真理,你说的就是唠叨!

一路畅通的路上,就一路被唠叨。记得他开长途车,我做副驾驶的时候,就怕干扰他开车,都是我自己找乐子,都不和他说话的。可见,最爱唠叨的不是女人吧?

爱唠叨=爱说话,不爱唠叨=不爱说话?这个逻辑也是不成立的。

有位姐姐在我印象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只要她说话,别人就不用说话。有一天她跟我说:“其实我话还真就不多”。也有男生跟我说自己话不多,一天说不上几句话,尤其和她女朋友。但我们就一个主题探讨的时候,我就根本没有说话的空档,基本都是他在说。我真是心有万马奔腾,百思不得其解:你们这种人说自己不说话,话不多,都“谦虚”成什么样了啊???

这一趟长途跑下来好几个小时,听先生“唠叨”一路,也被“吓唬”了一路,就全都明白了。那些说自己话不多的人,他们是把自己的唠叨当“至理名言”说给对方听的啊,句句都是要务,哪有“唠叨”?

所以这世界最爱唠叨的人,不是女人,不是老人,而是最在意你存在于当下的那个人。也就是说,无论男女老少,“爱唠叨”都是没有找准自己听众。找对听众了,你说的话就不是“唠叨”,而是“至理名言”“句句箴言”了。

圣诞假期,亲朋好友欢聚,各位的“唠叨”可有得听了,准备好听“唠叨”了吗?如果不想听唠叨呢,

如我也好。比如,时常有一种“错觉”,自己说的全都是“至理名言”什么的。所以,我不做被“唠叨”的那个,要做“唠叨”的那个,哈哈哈哈哈!

12/23/2016 圣诞小短文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州花坊2016-12-26 22:01:09
我的看法是,干活的唠叨,不干活的没什么克唠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