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头山2017-03-25 03:43:49

踏入大学校门,学子们常能听到有关高等教育宗旨的四字箴言:寻找自我。利用四年的大学时光,进行一番自我探索。学习西班牙弗拉明戈舞蹈,体验陶艺,启动一个堆肥制作项目,给校报投稿,研究19世纪的英文诗歌,等等等等。学校向学生灌输:自我发现是长大成人的必经之路。

既然如此,为何还有那么多学生感到如此焦虑?校园里,总能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参加了好多课外活动,选修了各种各样的课程,为什么还是不知道我是谁?我想做什么?”

我们建议,不妨读读2000多年前的孔孟老庄。同时应该承认,当代西方强调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接纳已让你偏离正轨。

孔子等中国先哲认为,人们不应寻找那个本我,更不要说接纳了,因为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一个真实、统一的自我。按照孔子的理解,人是生活在这个复杂多变世界上的一个复杂多面体,有七情六欲,也有十八般武艺。通过不断的互动和碰撞,我们才成其为现在的我们。向内探索是危险的。

孔子非但不主张为寻找本我上下求索,他还提出了一个方法:“如”仪。其意思是让人们突破本真的那个我,与本我分离片刻。仪式是本我的对立面,所以如仪的时候便是脱离本我的时候。当我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徒劳无益的模式中,并开始做积极改变,彷佛在那一刻变成了别人,我们就从本我中分离了出来。

举例来说,门口传来女友的声音,你起身相迎,而不是继续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盯着苹果手机,你就实现了突破。又比如,尽管你觉得母亲唠叨个不停,但仍能意识到自己有必要去征求她的意见。这就相当于你承认了,你们俩都是不断变化的个体,都有能力把对方好的一面激发出来。这样你们就没有落入妈妈喋喋不休和孩子受尽委屈的窠臼当中,你好像换了个人。原来,不那么如实地忠于本我会帮助我们成长。

“但如果没有真实的自我,我又总是不断变化,如何才能确定适合我的职业道路呢?”不止一个学生这样问道。现在的学生希望对未来做好规划,也是有情可原。高中时期他们参加各种活动,预修大学课程、参加足球校队、前往海地提供社会服务等,目的不外是被大学录取。而且他们也相信,一个清晰的路线图能帮助自己迈出下一步,走向既有成就感、又能赚大钱的职业道路。

对于这个问题,古老的东方哲学再次给出了另外一个选择,而这个选择所依据的理念是,大千世界本就是个混沌之所。

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孟子,就认为世界是不稳定的存在。天道不一定酬勤,作恶不一定受惩。一切皆无定数。孟子主张不要总想着做决定,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轨迹。

试想,某学生立志做一名外交官。他一直非常善于调停同学矛盾,高中时参加了模拟联合国,看报时最爱看国际版,还掌握了相当流利的西班牙语。他知道,上大学如能主修国际关系,并在大三时去西班牙交换一年,这样的履历将十分有利于他实现自己的外交梦。

后来他果真去了西班牙,但没想到一个月后感染了严重的呼吸道病毒,住进医院。这是他第一次因病住院,此事在他心里播下了一粒种子:他对医生和医院的服务方式和理念产生了兴趣。

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一是仍坚持原计划,让自己对医疗事业的兴趣自生自灭。住院经历会成为他和朋友见面时的一些谈资,但不会影响他登上外交舞台的计划。二是他可以好好开发一下对医疗领域的兴趣,广泛阅读一切相关书籍资料,趁住院期间结交一些年轻的住院医师,最终回到美国,投身医疗事业。

这一切和他去过西班牙没有半点关系,只是一段经历引发了下一段经历,开启了一扇计划外的大门。在马德里做一年的交换生或主修国际关系都是正确的决定,问题是如期去海外学习的过程中,让他认识到了他是谁,以及他要去哪里。

查看大图
图为宋朝(960年-1279年)时期的一副孔子讲学的丝绸画。 图片来源:HOWARD SOCHUREK/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GETTY IMAGES

具体、周密的人生计划都是抽象之物,因为计划所服务的那个我也是抽象的,是一个根据当下的自我假想出来的未来的自我。你束缚了自己,只想着要符合当下自我的最佳利益,却没想到未来的自我。

孟子鼓励人们,不要把人生看作是一系列的决定,而应看作一系列的突破,在这些突破的引领下,我们从一个可能走向另一个可能。如果孟子再世,他会教导今天的学生和焦虑的父母:应始终保持对恒变世界和恒变自我的觉知。通过精神修炼,保持思想开放,始终重视让你成其为你的一切复杂物事。

你可能会问,如何进行思想开放的修炼?中国另一位古代哲学家庄子答曰:每天都要突破自我局限。自发地活在当下。

但我们不是已经在这样做了吗?美国文化很推崇自发自愿。我们觉得事事尽在掌握其实无聊透顶,我们讨厌规则,崇拜自由思想家,崇拜敢于特立独行的人,也崇拜上大学期间突发奇想辍学办公司的孤独天才。

但对庄子来说,自发自愿并非不分时间场合的为所欲为。我们所认为的自发性,在他看来是对欲求的自由表达,但没人能一直如此。

庄子强调“修炼后的自发”。在学习弹钢琴或打网球的过程中,如果你希望通过努力达到能惬意演奏莫紮特奏鸣曲或挑一个漂亮高球的水平,那么你已经在听取他的意见了。你在努力达到一个无我的境界,希望通过刻苦修炼,不让自己落入一成不变的俗套,努力发现那些让生命更开阔的变化。

为此,倒也不必非得熟练掌握一门技能。日常生活就可以成为培养“自发”的课堂。找一个与自己大不相同的人散步,譬如蹒跚学步的孩子、你的祖母,或者去遛一只宠物犬。留心他们在散步过程中与你的不同之处:孩子不时停下来,仔细凝视每一块石头;热爱园艺的祖母随口说出看到的每朵花的名字;狗则一路上嗅来嗅去,用鼻子感知世界。

要知道,所有人都是凭着一腔狭隘的本能在做事。其中一个本能便是如何定义自己。比方说,这是我擅长做的,那是我为了未来的人生而努力做的,这些是周末的休闲活动。

但是,好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的科学家,在音乐、艺术、表演、舞蹈和写作方面亦具有极高的造诣,这并非偶然。乔布斯(Steve Jobs)在大学所修书法课的启发下,设计出了苹果电脑标志性的文字版式,同样事出有因。这些人能在不同领域跨界驰骋,不是因为他们做了很多和主要工作毫无关联的事情,而是那些丰富的经历和多方位的视角让他们另辟蹊径,看到了各个领域之间存在的新关联和机遇。

通过修炼获得这种自发性后,你就能主动建立关联,而不必苦苦等待突破的到来。也就是说,你可以创造条件,建立关联。你不再试图非要让自己的种种经历符合那个自我定义,而会在修炼的过程中,将生命视作拥有无限可能的流动的长河。

但仅拥有可能性还不够。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规劝人们,懂得如何利用这些可能性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很多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小小年纪,天分就被做了鉴定,如“运动健将”,“擅长数学”,“拉小提琴的料子”。经过层层筛选,很快他们进到专门培养一技之长的特长班学习。他们知道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懈努力。经年累月,他们本能地就会冷落那些自己没有表现出天赋的兴趣爱好。

荀子认为,我们不应对自我秉持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天赋也好,缺点也好,没有什么是你只能无条件接受的。相反,他主张我们应当像做一个项目那样去构建一个自我。通过千锤百炼,我们可以塑造一个和自以为的自我完全不同、比那个自我更好的自我。

据我们所知,有个人在幼时确诊患有失读症。为此,他下决心刻苦钻研语言和句法的复杂性,最终掌握了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之一梵文。

荀子提醒我们,没有什么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我们让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弱点决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些天赋和弱点就会成为我们的绊脚石。你唯一要真正擅长的,是锻炼自己更上层楼的能力。

从那些敞开心扉接受中国哲学思想的学生身上,可以看到这种哲学的实际作用。有个年轻人,数学学得很好,考上哈佛后本想读经济,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数学优势。但在修了一学期的外语课后,他出国旅行,有了新的兴趣爱好,最终考上了研究生,研究东亚文化。

还有个学生,原本致力于做一名研究亚洲哲学的学者。然而,在音乐和计算机方面的才能和钻研,让他发明了一种新式电子设备,所以他开了一个生产该设备的公司。

还有名年轻女子,曾为是否接受华尔街的工作苦恼不已,因为她从高中开始就想研究孕产妇保健课题。最后她接受了华尔街的工作,发现金融行业才是她所需的“突破”。

这些年轻人的生活之所以能发生上述变化,不是因为他们自认为了解自己的天赋所在,然后循规蹈矩地走下去,而是因为他们有意从那个自以为的自我中走出来。一个学生对我们说:“美国是我唯一了解的国家,我应该去别的国家生活感受一下。”另一个学生说:“我对现代舞充满好奇,尽管这和医学院完全不沾边。”还有学生表示:“我在语言方面从来没有天赋,但这学期我准备修一门意大利语,看看能学到什么程度。”

这些学生把东方哲人的教诲谨记于心,倒不是期待新兴趣一定能给他们指引一个新方向,或打开新事业的大门。对他们而言,这样做的目的只是跳出那个自以为的自我。

因此,你要是不仅想获得成功,还想度过美满的一生,不妨学习一下颠覆美式三观的中国哲学思想:不要试图发现真实的自己,不要被自己的优势或喜好所束缚。不要囿于“本色”。或许,多一点“非本色”能让我们受益无穷。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喝白开水健康2017-03-26 20:31:26
我在不同的地方,老看到我们三观不同,这三观指哪三观?不好意思, 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