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尒2017-04-26 22:18:09

 

 

 

Illustrerad Verldshistoria band I Ill 107.jpg

米利都的 泰勒斯希腊语Θαλ?ς ? Μιλ?σιος,约公元前624年-约公元前546年),常被稱為泰勒斯希腊语Θαλ?ςThalēs英语:Thales/?θe?li?z/),是古希腊时期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和希腊最早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亦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希腊七贤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留下名字的思想家,被后人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他的学生有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等。

米利都学派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学派,被誉为是西方哲学的开创者,由古希腊学者泰勒斯创建。米利都学派开创了理性思维,试图用观测到的事实而不是用古代的希腊神话来解释世界。

米利都学派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万物的本源。泰勒斯的观点是万物本源于水,而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是无限者(希腊语:?πε?ρων) 。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气体,不同形式的物质是通过气体聚和散的过程产生的。

 

阿那克西曼德?ναξ?μανδροςAnaximander 约前610年-前546年),古希腊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学者、泰勒斯的学生

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但是他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水会变成万物,水和其他的物质相比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水的存在也需要被解释,而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 无限者(英文:apeiron 或 Boundless,希腊文:?πειρον)。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开端,而“无限”没有开端。世界从它产生,又复归于它。他还认为,地球是一个自由浮动的圆柱体,人类处于圆柱体的一端表面之上,而我们的世界只是无数世界中的一个。阿那克西曼德还认为,人類是从海鱼生出来的。

 

阿那克西美尼希腊语?ναξιμ?νηςAnaximenes 约前570年-前526年),古希腊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学者,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继承了前两位米利都学派哲学家的传统,也是该学派最后一位哲学家。

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体是万物之源不同形式的物质是通过气体聚和散的过程产生的,并认为是最精纯的空气

 

Kapitolinischer Pythagoras adjusted.jpg

毕达哥拉斯希腊语Πυθαγ?ραςPythagoras 约前580年-前500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西元前580年–西元前572年)。地圓說,是一種認為大地是球形的理論。畢達哥拉斯第一次提出大地是球體這一概念。

 

Heraclitus, Johannes Moreelse.jpg

赫拉克利特?ρ?κλειτοςHeraclitus 前540年-前480年,另说:前535~前575年),古希腊哲学家、爱非斯派的创始人。生于以弗所一个贵族家庭,相传生性犹豫,被称为「哭的哲学人」。他的文章只留下片段,爱用隐喻、悖论,致使后世的解释纷纭。

赫拉克利特继承了米利都学派的传统,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由火而产生,又复归于火,而这种活动是有一定“分寸”,也即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列宁评价这个思想“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的说明”。

赫拉克利特的理论以毕达哥拉斯的学说为基础。他借用毕达哥拉斯“和谐”的概念,认为在对立与冲突的背后有某种程度的和谐,而协调本身并不是引人注目的。

永恒的活火

“这个有秩序的宇宙(科斯摩斯)对万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

赫拉克利特主张火与万物可以相互转化,但并未说明转化是如何进行的。

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是永远变动的,而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这就是他的逻各斯学说,是他的辩证法思想的第二个方面。

对立统一

原始的统一是不断地活动和变化的,永不停止。它的创造是毁灭,毁灭是创造。一种东西变成另外一种东西,比如火变成水,火就消失在新的存在形式中。每一种东西都这样变成它的对立面,因此每一种东西都是对立性质的统一。没有什么东西的性质不变,没有什么东西具有永恒的性质。从这一意义来看,每一种东西既存在,又不存在。有这种对立,才能有世界。比如,音乐中的和谐就产生于高低音调的结合。

世界为斗争所支配。赫拉克利特说,“战争是万有之父和万有之王”。如果没有斗争和对立,世界就会消亡——停滞或者毁灭。对立和矛盾统一起来才能产生和谐。“生与死,梦与醒、少与老,是同样的东西。后者变化,就成为前者,前者便回来,则称为后者。”

 

 

 

 

-------------

 

老子前57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思想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等人发展。老子留有一部五千个字的著作,后世被称为《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德真经》、《五千言》。

李聃(音丹)(生活於西元前7世纪前後??--- 若按此说,则孔子问老就根本不可能发生,相差200来年), ,字伯陽、外字,世人尊称为“老子华夏族,生于中夏东周春秋末的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师从殷商末臣之商容,于东周春秋末之周守藏室任吏(柱下史)、春秋時代思想家,后隐居邢台广阳山

 

Confucius Tang Dynasty.jpg

孔子像 (宋·馬遠) 孔子行教像(唐·吴道子)

孔丘(約前551年-約前479年),子姓後裔,氏,名,字仲尼,後代敬稱孔子孔夫子。生於魯國陬邑,祖先为宋国人,東周春秋末期魯國教育家哲学家,曾在魯國擔任官府要職。為儒家的创始人

 

--------------

 

赫拉克利特 死后7-80年,苏格拉底诞生了。有人说: 赫是老子, 苏是孔子,似也~

 

-------------

 

Socrates Louvre.jpg

苏格拉底(希臘文:Σωκρ?της,拉丁文:,前470年-前399年),古希臘哲学家,和其學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為希臘三賢。他被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没有留下著作,其思想和生平记述于后来的学者(主要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同时代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剧作中。柏拉图的《对话》一书记载了苏格拉底在伦理学领域的贡献。

蘇格拉底生平,依據古代的記載,蘇格拉底出生於伯里克利統治的雅典黄金時期,出身貧寒,父親是雕刻師,母親為助產士。蘇格拉底的妻子是贊西佩(Xanthippe,5th century–4th century BCE),他们有3个兒子(Lamprocles, Sophroniscus, Menexenus),蘇格拉底死時他們都還很年幼。

 

Democritus2.jpg

德谟克利特希腊语Δημ?κριτος ,Democritus,前460年——前370年,享年90岁。)来自古希腊爱琴海北部海岸的自然派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古代唯物思想的重要代表。他是“原子论”的创始者,由原子论入手,他建立了认识论

他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整个世界的本质只是原子和虚空。原子不可分割,并不完全一样。在自然界中,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一个自然的原因,这个原因原本即存在于事物的本身。

他比苏格拉底小10来岁,基本是同期人物。有人把他归为苏格拉底 pre-Socrates  时期是不对的。

 

Plato Pio-Clemetino Inv305.jpg

柏拉圖古希腊语Πλ?τωνPlátōn國際音標:[plát??n],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他的著作大多以對話錄形式紀錄,並創辦了著名的学院。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也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他們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史稱「西方三聖賢」或「希臘三哲」。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受審

喝白开水健康2017-04-27 05:37:45
学习了!
弓尒2017-04-27 20:48:52
欣与分享同学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