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说“饮食男女”,那么古人是怎么造这两个字的呢?
先说食字。
甲骨文的食
上面像斗笠,是一个人张开口,下面是食物和盛食物的器皿。这表示一个人正在张口吃食物。
金文的食
上面与甲骨文差不多,下面有点歪歪倒倒,尤其底盘应该是平的,变得不平不稳了。这显然是由于当时的铸造技艺太粗躁出现的问题。
小篆的食
很像金文。中上部都还好,底部可能是照着金文写的,变得像动物的腿而有点莫名其妙了。
隶书的食
继续在小篆变形的方向走。嘴还在,但下面的两条腿变成一短一长的斜交叉,完全失去了甲骨文的原始象形,没有人能看出这和食物和器皿有关。
现在说饮字。
甲骨文的饮
左边下面是一个器皿,中间的“口”应该是汤或酒,上面的一个圆形斗笠或帽子状的是张开的嘴,右边是一个人弯腰去喝器皿里的汤和酒。
金文的饮
左边上面是张开的口,下面是酒坛,右边是一个人手扶着酒坛在喝酒,上面的半圆是头,里面一点应该是舌头。
小篆的饮
与金文相似,但右边画的比较简洁,上面的口里面没有一点。
隶书的饮
左边原来的酒坛不见了,变成了“食“字。古时候“食”也有饮的意思,所以这个字从象形字变成了会意字。右边应该是照着小篆右边的样子画的,上面是半圆脑袋变的,下面是人的身体。但这是“欠”字,会意的理解就是“欠食”或“食欠”,这和“饮”没有关系。显然人们最初在写隶书时没有考虑或者不知道(那时甲骨文已经消失了),所以隶书“飲“字和甲骨文,金文,小篆都不像,变化巨大且不合理。
现在再来谈谈繁体的“飲“是怎么变成简体的“饮”?
在上面的行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了写快,左边的“食字旁”下面的“良”大多写得比较含糊,元朝赵孟頫写的“饮”(第二行第二个)就毫不含糊地变成了竖提,以后的人们越来越多地这么写。汉字简化时,食字旁就是根据这样的行草书的写法来简化的。
但是食字旁简化了,食字本身却没有简化。专家们应该也想简化食字,但考虑到简化成食字旁那样人们不会接受,历史上也没有书法家那样写食字。所以现在就有点尴尬。说食字旁是食字的简化形式,但“食”字本身却算是简化字,你怎么还简化呢?那你怎么不简化“食”字本身呢?如果学生问这个问题,估计没有几个老师能回答。好在几乎没有学生会问这样的问题。
与这个情况相似的还有,“言”字旁与“言”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