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过年之六)
-----初中同学会德清下渚湖湿地公园游记
引子:2月5日这一天不是很有趣的一天------对旅游者而言,实在是太阴了太冷了。。。
作者:冯济民同学(下图坐第一桌戴眼镜的白面小生)
(要记得:所有蓝色字都是DUMARTINI“杜马”的补充说明)
2月5日的德清一日游是我们同学会继当年甪直、前年浙西、(记得杜马那次是特地为同学会活动回国的,可惜回来后没来得及写下感受,新的生活就盖上了旧记忆,就此错过了时间。。。所以这次一定切记:督促自己坚持再坚持,要把回国纪行写下来!!!) 最近澳新游后又一次组织的较大规模外出旅游活动。
16位同学连同家属老老少少共27人高高兴兴出游,开开心心回来。
(董班长所摄下渚湖湿地风光)
杜马和金同学切磋,陈同学则在抢拍熏青豆胡萝卜茶。
这个小型摄影班子总是落在大部队后边,很有趣吧!
(哎,陈同学你干嘛呢?!!)
一路上我们欣赏的是景色,陶冶的是心情,得到的是启迪。
这次出游王同学和顾同学的母亲分别以92和83的高龄同行,着实让人敬佩!
一路上她们矫健的步履和抖擞的精神令人刮目相看;兴致勃勃登山且不落人后则叫人惊叹!
与她们在一起,我看到了生命的顽强,我感到了生活的美好,我理解了人生的追求和希望!
导游说得对,她们的长寿有许多因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有一个好的心态。
我想,正是开朗与宽容,使生活的坎坷和磨难减少了对生命的侵蚀,而知足与平和则滋润了生命。两位耄耋老人为我们这群年已花甲的同学树立了好榜样。
在旅途中,我应董班长的要求用口琴吹奏了几首我们小学和初中时曾学唱过的歌曲及熟悉的乐曲和圆舞曲为大家助兴。使我感到高兴的是,那优美而久违的旋律激起了大家的共鸣。
(一张很富时代气息的初中毕业照!
杜马坐在第一排左二,身高1.64,体重才80斤。呵呵。。。)
我分明听到有同学在随曲哼唱,大家好像又回到了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那在淮海中路小学、在第二中心小学、在三中心小学、在向明中学学习时的美好时光。
汽车在前进,时光却在倒逝;生理在衰老,心理却仍年轻。我想,这也许是外出旅游的特有效果和作用吧,而这正是我们能健康长寿最好的催化剂,祝愿我们大家童心不泯,青春长驻!
在游船上,导游姑娘对陆同学的年龄做出了她认为的最大猜测——48岁!
陆同学和吴同学---摄影师陈同学的夫人。
吴和陈----唯一青梅竹马,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一对同学伉俪,羡煞男生们。。。
这说明,在外人的眼里我们并不老,我们还年轻。要牢牢记住: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要将生命的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珍惜。
当我们对王妈妈92岁仍能登山感到惊讶时,王同学介绍说,过去她妈妈一直走楼梯上五楼,长期的锻炼健壮了身体。
寥寥数语再次说明了一个最朴素而简单的道理——生命在于运动。我想,对于已经步入晚年期盼健康长寿的我们这既是极好的现身说法,更是一个生动的启迪。
在防风古国遗址有一棵千年古樟树,主干上共有六枝粗壮的分树干,实为罕见。
导游介绍说如去摸摸可长寿。不少同学上前去摸了。我也去摸了摸。其实我心里明白,这只是寄托了大家对健康的期盼和对长寿的向往。
从远处看这些可爱的同学
夏同学穿着大红外套,你好帅呵!
身患严重类风湿病多年
四肢关节已变形
行走极为不便的夏同学
总是兴致勃勃参加同学会
所有活动,出谋献策
包括一起去澳洲旅游!
他努力攀高,赶上部队,
弄出一身汗粼粼,身边的娇妻好心疼,
忙不迭地为他擦拭。。。
看得我鼻酸
真是很动人的情景!
旅游归来。我与金同学一起坐地铁回家。曾身患癌症现已完全康复的他告诉我,现在经常外出旅游,还参加了摄影协会,活动频繁。他对我说,最近想去看望病中的谢同学,要以自己的经历去鼓励他与病魔搏斗,帮助他树立起希望、勇气和信心。我想,健康长寿有时也是斗争的产物,也许哪一天我们也会遇到不测,若乐观面对,顽强抗争,终会胜利。我为金同学的今天感到由衷的高兴,也为谢同学的明天而深深地祝福。
最后介绍一下吃的: 所谓 《农家乐》
就是新鲜的虾,走地的鸡、大块的肥肉和阳光下暴晒过的鱼、还有咸腌的菜(本人基本吃素,实在不敢分享这“农家乐”最后两菜)。。。
幸好旁边坐着一帅哥---是耿同学的宝贝老公,他不停地贫嘴,对所有菜肴的分析评论和搞笑能让你几回喷饭!象这样不带“色”的玩笑,该是最高境界了!
大家嘴里告着状:“耿童鞋,你在家怎么受得他了。。。。”心里却想:
嗯,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做任何事,再无趣也会变得有趣的!!
还有专心工作的红衣船娘,拍她几十张照片都坚持不抬一下头。
还有一大盘美味的糟螺蛳,多少年没吃到了?几乎是被我一个人独吞的。。继续口水ING。
-----------------------------------------------------
附说明:同学会十几年来每年都以各种不同方式聚会。
毕业三十年后我们的班友于 94 年2月创办了班刊--- { 同窗情 }. 栏目丰富,文情并茂, 现已出版到第二十四期 , 并与时俱进,从印刷版改为电子版,使传播更加便利!
十三年前为了联络海内外同学,为了建桥搭线 ,为了给大家提供回忆叙旧和反思交流的固定场所 , 班里几位热心同学一记心血来潮,提议创办班刊, 从此就入了套 , 一发而不可收拾 ....
纪念十周年活动上,编辑之一的冯同学曾感慨万端地说: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却又是多么地值得珍惜和留恋。翻开二十期《同窗情》,十年来同学会丰富多彩的活动、同学们的喜怒哀乐、往事的回忆、子女的成长一一跃然纸上,读来回味无穷。《同窗情》记录了历史,更寄托了同学们的情感和希望。......如同学们不嫌,我也心甘情愿终身“套牢”,春夏秋冬,斟字酌句,不敢有丝毫懈怠。 一位诗人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今天正在脚下,但分分秒秒在缩短;明天是希望是召唤是挑战。愿同学们珍惜时间,与时俱进,将人生之路向着下一个十年开拓,童心不泯,青青长驻!" { 同窗情 } 是他们耗费大量心血,不厌不烦的长期努力下产生的奇迹呵 ! 向董班长,编辑WW,冯,金等和所有热心支持提供稿件的同学们敬礼 !
2,3 月间 ,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990 千赫 { 人到中年 } 节目曾以 " 一个永远的情结 " 为题 , 介绍了我所在初中班同学会开展活动,创办刊物的情况 . 应上海广播电台十优主持人范蓉女士邀请 , 主编 { 同窗情 } 刊物的冯同学和 WW 同学以特邀佳宾的身份到电台作了直播谈话 . 直播分成 " 寻找老同学 "," 减去三十岁 ( 联欢会 )"," 友谊的桥梁 -- 刊物 { 同窗情 } 问世 " 等几个专题 , 广播历时共两小时 . 这一档富有时代特色的真实感人的节目播出后 , 把我们班的同学会活动推向了大众 , 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 特别受到中年听众的欢迎 .
曾经历种种曲折坎坷 , 体验过难以言说的世态炎凉 , 这是我们一代人的共同特征 , 而少年人间的同窗之情 , 那份常常使人忍不住牵挂和惦念的纯真和友爱 , 一旦三十年后重新汇聚起来,就成了我们今日生活中永远的精神绿洲 ! 我们歌颂友情 !
----昔日同窗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