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一郎2009-09-10 16:16:57

大型节目的主持人,香港叫做“司仪”,顾名思义,关系到礼仪,司宾---符合礼仪之邦的传统吧?

70年代初,随着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香港的电视也从黑白进入彩色,各种大型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司仪的人才,一时难求。

看惯了国内呆板的节目主持,香港人言论自由的环境和广府人洒脱鬼马(搞笑、幽默)的习性----任何风格的司仪都看得我这个祖国大陆的“大乡里”笑口常开、五体投地。

老一辈的司仪都有点粤剧戏曲底子,言语较戏剧化,典故也生动,适合普罗家庭男女老少。不过,也许因为过多的平民化戏棚走码头的演出的经验,虽然没有粗言烂语和不得体-----某些江湖习性和急速发展的现代节奏好像有点“不接轨”。

一位中学的体育老师何君,在电台讲解足球比赛中,获得了电视台的青睐。他洒脱,但不失稳重;他明快,但很少犯错;他爱说笑,但绝不低俗;他嗓音一般,但胜在自然 ; 他不帅,大绝对大方,有亲和感,有公信度---如邻家大哥。

当初每年最受关注的大型节目当属香港小姐选举的盛事。这个节目的司仪基本上都是男士为主,责任重大,备受注目。

与何君搭配的刘君,来头不小 。六十年代留洋,回归后在电视台新闻部当主播 。他相貌堂堂正正 ,成熟有韵,中英文俱佳,字腔圆正;他音量带有中气,却没有拿腔拿调;他谈吐温文,但 不失锋锐,他幽默,但不刻薄,他知识丰富,但不作显摆;笑起来,老抿着嘴,一派新潮绅士-----他俩一动一静,一土一洋,互不挑衅,互相映辉,各领风骚,在几十个养眼的佳丽各式各样的表演面前,他俩也成了城中的一道风景。
普罗家庭的观众,较欣赏出镜娱乐节目较多的何军;知识分子和白领,较倾向刘君偶然做司仪的形象和作风--刘君在每天重要新闻主持的首席地位,一时间,无人可代。

1976年9月10日,刘君在报道毛主席去世的新闻之后,突然说:。。。全港市民深切哀悼。。。电视台马上收到无数投诉和抗议;次日,除了左派的两份报纸外---几乎所有报纸和专栏作家都对刘君强奸香港民意的公开行为提出不同程度的批评、指责和抗议。

刘君从此在电视屏幕上消失无踪。。。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近代舞台和电影的幕后功臣---王季平
  • 四网友见面记
  • 谁能帮助无奈的中国母亲?
  • 我对女兵的迷恋。。。
  • 疑犯和犯人的相片
  • 五味七色2009-09-10 17:44:43
    看来主持人真不好当。。。。
    江上一郎2009-09-10 18:22:13
    不要自封人民代表--还不至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