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2004年8月30日下午,我们在上海国际机场依依不舍地送别女儿。我想女儿你不会知道,当你背着包拐过弯走向安检口时,我和你爸爸还踮起脚后跟,在逶迤而动的安检队列中追寻着你的身影。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在机场前的大桥上目送你乘坐的飞机轰鸣着飞向那遥远的天际,那银白色的机身在我们的视野中越来越小,直到什么也看不见了,我们还久久地站在那里……
我没问你爸爸在那一瞬间想了些什么,而我却莫名其妙地想起了当年载着我的梦想起步的那辆毛驴车,想起了那晚的星星和夜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之间是那样的遥远,远得像是隔了两个世纪,然而它们又是那样的贴近,近得使我来不及调整自己的焦距。就在那一刻,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冲动,想把我的一生经历原原本本地讲给女儿听。从真正意义上说,我的人生是从下乡插队开始的,那是一段不能割裂的个人历史,它对我的后半生有着深远的和难以抵抗的影响力。今天,那段比抗日战争还长两年的历史早已蒙上了一层黯淡,然而你在网络上浏览一下那众多的知青网站就会知道,它注定要永远留存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中,给今人和后人提供一个思考和研究的论题。
我庆幸自己的人生还能出现拐点,让生活和思维都步入了正常轨道。当我有了女儿后,我心中最强烈的愿望就是:一定要让女儿有一个与妈妈完全不同的人生,不再像妈妈年轻时那样经历饥饿和寒冷,不再像妈妈年轻时那样老是忧患政治上出差错,不再像妈妈年轻时那样总是在思想的荒漠中跋涉……
我庆幸女儿幸运地出生在八○之后,又有幸在多梦的年岁里远走异国求学深造,我想,女儿也许很快就会发现梦与现实的差异。了解了妈妈这一代人的特殊经历,了解了我们两代人迥然不同的青春,可能有助于女儿今后多角度、多元化地思考问题。女儿可能会在妈妈的叙述中看到一些粗砺而真实的历史画面,也可能会听到一些时而激越、时而低沉、时而悲嘶的历史回音,还可能感受到一个脆弱的灵魂是怎样经历过理想的躁动和狂热,经历过信念的彷徨和崩盘,经历过思想的毒化和蜕变,最终走向了理性。
读了妈妈的人生,女儿可能会理解妈妈在你成长中对你所做的一切指导与约束,一切激励与鼓动。假如这本书能使女儿更加珍惜自己的今天,更有信心经营自己的明天,更加努力地建设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那我就非常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