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一郎2010-05-06 05:37:28
说日本馆之前,先谈谈旁边的韩国馆。
光看建筑物,庞大无比,还不够,连招牌也要写成“大韩民国,”当然,跟他们自己的同胞比,简直是大的没法比---虽然我没能排队进去参观,却在临走前阴差阳错看了他们在馆外剧场的表演--原先准备吃韩国菜停止营业了--那是晚上接近九点。饿着肚子看表演,一方面陪老师和同学,一方面,我也被一排大大小小的彩色大鼓吸引住了---然而,看到的节目与大鼓却完全没有关系的,和韩国文化也没有关系,因为八个韩国男女青年,激情十分地跳着纽约黑人街头rap舞,学得不错,跳、翻得也投入,掌声也不少,可是,韩国又注册了这街头舞是他们发明的嘛?

日本馆在进入一小时之前就开始不断宣布,馆内全程一小时不准打电话、不准摄影--我想是因为场馆的设计与众不同吧?看预告,好像日本所有的大集团大公司都参加了,说不定有些新产品。

日本馆一开始的通道,就像电视广告中那样,介绍日本文化艺术“来自中国的智慧和技术”、还介绍了唐代日本人和李白的交往以及在中国官府的职责,通道的音乐也采用中国的旋律,电梯上去之后,才展开日本的春夏秋冬,日本的民间小屋、樱花、屏风。。。游客早就闪光灯卡擦卡擦。。。亮个不停。日本接待小姐礼貌地、微笑地不停地喊着:不准照相--谢谢!--此起彼落,好像录了音重播一样,而游客们都好像听不懂这句中国话了。

1981年,我首次去日本旅行,观看歌舞伎表演时,我举起相机拍照,上光灯亮过之后,一位西装笔挺的中年人,急步走到我旁边,向我做90度鞠躬:对不起,请不要拍照!---好像做错的是他一样,弄得我反而不好意思了。不过---今天闪光不断的游客们,在自己的国土上,可能不会有“不好意思”的感觉吧?主人--还是不一样呀!

好几百人,到了一个森林背景的空地上,安闲地坐了下来,从大银幕上看,好像我们都到了森林来郊游了。银幕上介绍了一位中国女士,帮日本人挽救了将要灭种的稀有的飞翔大鸟“红huan\"(象丹顶鹤)目前全世界才100多个,最近,因为环境改良成功,放生了好几十只。。。围绕着这个故事,展开了新科技的介绍、有三轮小车、高清晰相机、活动屏幕、可以拉小提琴的机器人。。。一男一女的华语解说员,将场面控制的非常轻松有趣。接着,打开森林(大门)进入现代化的剧院,当温柔的日本女服务员说:不要挤!不要挤!--保证每个人有座位---这时,才明白为何排队的人数控值得这么严格。

剧院的台上用了联合国坚鉴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昆曲来演出,是将刚才那只”红换“名鸟故事的延续:一个中国小女孩观赏者大鸟的飞翔,经过了原始森林、宽广的原野、奔腾的河流、密集的工厂、高楼林立的城市、恬静的乡村、。。。又回到了大自然,主题看来是为了人类、为了鸟类、我们都要珍惜自己的自然环境----好温馨、好亲切---不过,好像与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有点不一样?。。。因为背景活动的画面,最悦目养神的是自然的森林和乡村,而城市总是密集的高架桥和工厂的烟囱。。。

这场节目的设计,日本人邀请了香港著名的话剧团体”进念“,“进念”的创办人是荣念曾。

很难说排队两小时(日本人原先说的三小时--是充分的估计)看了一小时很“值得”--但是,比起我的老师和同学排队三小时看了20分钟没啥好说的沙特馆--也许我们选的日本馆算是“物有所值”的吧?

送我票的朋友非常关心我的旅程,第二天来电话询问,问我看了几个馆?我说六个---她佩服的不得了!--其实,韩国馆我已经说了;越南馆--没人排队,虽然爱他们的竹子建筑也不错--可是和同样设计理念的印度比起来--型、量、质--都差远了;老挝、泰国、缅甸--只是因为就在一旁,在门口站一下,就足够了。。。

将近十点了,灯光下的世博会比白天可爱多了,黄浦江上的风吹过来,真叫人心怡神旷,可惜,平均62岁的我们四人都累了、饿了---而是博会的食物准备从韩国馆看来---有所不足,于是,我们决定到正大广场好好地吃一餐去了。

大巴士送我们到六号出口---可是,还得走15分钟,当又累又饿的时候,再好的灯光设计和建筑设计都会失去一些魅力,我67岁的小学老师说,兴奋了一个晚上,现在想想,也不过如此。。。

门警说没有的士站,那真出乎我的意料,地铁到正大广场,可能要一个小时吧?那样的话---11点半了,可能饭店都关门了吧?于是,我走在前面,朝着警卫指引的方向---大门500米外的大街上拦截计程车去!

谢天谢地,计程车外还有辆黑车,谢天谢地,精打细算的上海人还在和黑车司机讨价还价---我二话不说打开门坐了进去,随后,老师和同学、堂兄也赶到,可惜,赶到正大广场已经快11点了,原先答应等我的饭店也关门大吉了。

想起下午刚见到老师她脸上笑得像少妇般的红晕,看着眼前她灰色的倦脸---我实在抱歉,四个人都饿得过头了,都想早点回家,于是,又一次分道扬镳打道回府。

我同学陪着我吃了点宵夜,他将老朋友从床上叫出来,开车送我到郊区的住所,那时,已经过了子夜了。。。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上海世博会花絮---(之一)
  • 我和祝希娟老师合演的电影(图)
  • 探讨中美运动员的心理差异(图)
  • 周末画展花絮(多图)
  • 最近,在纽约和老外相处的经验(图)
  • 龙坡居士2010-05-06 10:14:39
    沙发!一郎的文章生动,风趣,不愧是大艺术家。。。
    大坐家2010-05-06 12:30:32
    如临其境,顶!
    史迷2010-05-06 13:48:57
    艺术家也会赶时髦了:):) 遥问讲兄好!
    群思2010-05-06 16:32:22
    谢分享! 好看!
    费嘉2010-05-06 17:08:59
    谢谢分享!
    月城2010-05-06 19:58:43
    在网上跟着江兄逛世博,不仅依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bymyheart2010-05-06 23:17:56
    江上开始了纪录片的剧本编写,玩得真辛苦。
    广陵晓阳2010-05-07 01:34:15
    二篇一起顶。江上兄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跟着你一起游览。谢谢分享。
    五味七色2010-05-07 05:19:05
    之一之二一起顶!真好,如临其境。。。就是排队太多,过些日子会不会好些?
    江上一郎2010-05-08 10:07:01
    今晚龙版主做东--我赴宴去了--不一一回帖啦!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