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留2017-04-11 19:56:38

论语为政篇有一段名言,孔子说:“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同样的,在老子道德経CH71,也有一段几乎相同的话,老子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就是说:“知道而不以为自己知道,高上。不知道而以为自已知道,有毛病。” 孔子的教育是要求学生诚实为最重要的修养,而老子是要求学生以谦让为修养境界。虽然说出稍不同的话,其实两家的见解是相近的。

先将道德经CH71原文和白话译文登出,再讨论:


〖道德经CH71原文〗

1、知、不知,上。2、不知、知,病。3、圣人不病,以其病病。4、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道德经CH71白话译文〗

1、知道而不以为自己知道,很高尚。[注:上-高尚。]
2、不知道而认为自己知道,有毛病。
3、而圣人没有这种毛病,因为他厌倦这种毛病。[注:病病-厌倦这种毛病。]
4、正因为他厌倦这种毛病,所以他没有这种毛病。,

〖讨论〗

1、圣人谦虚,了解道而不以为自己知道。因为老子教人要怀有三宝,此三宝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因为圣人了解大道是无所不包,从数兆年前的上古,直到数兆年后的未来,而且横贯东西南北,如此的庞大,即使是超人,也无法理解如此广大的面积。所以圣人不仅谦虚,也符合儒家所坚持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条件,由此可见,儒道两家的言论是非常相似。

2、圣人心中怀有三宝,所以虽然了解大道,但也不说自己了解大道。而有的人並不了解大道,但是到处吹嘘自己了解大道,而自我弦燿自己的才能。圣人知道这就是毛病,圣人知道自己的渺小,所以他的谦虚是由内心而发出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