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东2020-03-30 00:17:38

1599年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插图,描绘朱丽叶假死时的情景。(公有领域)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最有名的戏剧作品之一,几百年来一直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故事讲的是出生在两大彼此有世仇的贵族之家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在舞会上一见钟情。即便在得知彼此的身份后,也选择为爱情坚守,私定终身,甚至还偷偷在教堂结了婚。此后,罗密欧因杀死了朱丽叶的表哥而被流放,而为了能够躲避父母强加的婚姻、与罗密欧在一起,朱丽叶选择服用能造成人昏睡的药水自杀,造成死亡的假象,但醒来后却发现罗密欧在自己身旁自尽,于是最终殉情而死。

造成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罗密欧没有收到知晓整个内幕的劳伦斯神父通知他朱丽叶是假死的那封信。送信的是劳伦斯神父的师弟约翰,但他临走前,打算找一个同门的修士做同伴,但这个修士正在城中探访病人,而当地巡逻者疑心他们走进了一家染着瘟疫的人家,就把门封锁住了,不让他们出来。约翰不仅自己没法去送信,也找不到人替自己送信,因为人人都害怕瘟疫传染,所以最终又把信带了回来。

1630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瘟疫(公有领域)

剧中的这段描述透露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瘟疫袭击了维罗那的时候。事实上,莎士比亚的多部戏剧中都有瘟疫的背景,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大约是其在伦敦旅居时,于1591到1595年间创作的,并在1597年第一次出版。在此期间的1593年,伦敦爆发了瘟疫,当年就有超过15000人死去,几乎是伦敦人口的八分之一。根据官方统计,1570到1670年间在伦敦及其附近有至少22.5万人死于黑死病,英格兰全境则有大约75万人死去。而1665年的6月至8月的仅仅三个月内,伦敦的人口就减少了十分之一。到1665年9月,每周死亡竟达8000人。1596年,莎士比亚11岁的儿子哈姆尼特也死于疫病。因此,莎士比亚对于瘟疫带给世人的恐惧、痛苦和折磨是深有体会的。

自然,莎士比亚对于彼时人们对瘟疫的看法也非常了解。当时的宗教都认为黑死病是“上帝之鞭”,是神惩罚人类罪恶的方式,而上帝降罪是源于人类道德上的不洁。史载,黑死病肆虐时期欧洲专门医治病患、穿着长袍的“乌嘴医生”,会使用一种木制的拐杖碰触病人治病,也会鞭打病人,这正是因为人们相信所有罹患黑死病的都是不受上帝庇护的人,而只有通过鞭打,病人才能获得救赎。

因此,对于来自上天的惩罚,人类唯有接受并发自内心地忏悔,以平息上帝的怒火。《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劳伦斯神父就如此说道:“为我们的罪孽,灾祸从天而降,上帝的意旨要顺从,不能有违抗。”

史载,黑死病肆虐时期欧洲专门医治病患、穿着长袍的“乌嘴医生”,会使用一种木制的拐杖碰触病人治病,也会鞭打病人。(公有领域)

 

如果从当时的宗教观点来看,罗密欧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已然是注定的,因为他们正是由于道德上的不洁之罪而受到了上天的惩罚。

罗密欧的罪过之一是他的朝三暮四,他在看到朱丽叶后马上抛弃了曾经深爱的罗瑟琳。在戏剧中,他独白道:“我从前的恋爱是假非真,今晚才遇见绝世的佳人!旧日的温情已尽付东流,新生的爱恋正如日初上;为了朱丽叶的绝世温柔,忘却了曾为谁魂思梦想。”

劳伦斯神父也对此有着透彻的观察:“多么快的变化!难道你所深爱着的罗瑟琳,就这样一下子被你抛弃了吗?这样看来,年轻人的爱情,都是见异思迁,不是发于真心的,原来全凭着眼睛……”

罗密欧的罪过之二是他在命运的捉弄下杀死了朱丽叶的表哥提伯尔特,使家族间的仇恨非但没有化解,反而升级。

而只有14岁的朱丽叶的罪过在于她被所谓的爱情冲昏了头脑,不仅私定终身,且在婚前就失去了贞洁,这在倡导贞洁和禁欲的宗教看来就是罪过,也是当时保守的社会中无法接受的,足以让家族的名誉受损。

或许,在现代人看来,罗密欧、朱丽叶追求爱情自由是值得歌颂的,因为他们的爱情无关金钱、地位,他们仅仅爱上了彼此的外表就以身相许。但这起在短短五天内就发生的一见钟情、私会、秘密结婚、私奔、殉情的爱情悲剧,真的值得赞美吗?《圣经》中讲道:“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至少在笔者看来,两个人的爱情更多的是来自感官上的吸引,与灵魂无关,更与责任无关。

至于为二人证婚又为其出谋划策的劳伦斯神父,罪过并非在于疏忽,而在于其并没有遵从上帝的意旨,却成为这出悲剧的推手,而这也似乎折射了当时教会世俗化的趋势。

虽然莎士比亚藉由《罗密欧与朱丽叶》打造了凄美的爱情,但他绝不可能没有受到当时宗教对黑死病的看法的影响,而其为这爱情设定的悲剧结局,特别是借受瘟疫阻挡信使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或许就隐藏了不为人知的密码。@*#

《最后的吻》,弗朗西斯科?海斯,1823年绘,描绘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时的场景。(公有领域)

参考资料:《罗密欧与朱丽叶》

更多看:【德国疫情3.29】德国解码病毒传播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