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青草2020-05-20 16:12:15

虽然声学不是我的专业但气流却是我的专业,通过与气流有关的专业我很早就知道声音在任何介质(气体,液体,固体,等离子体)中是以波动形式传播的,在20度一大气压下的空气中的音速大概是每秒340米。至于录音,那离我的专业就更远了,不过常识告诉我录音就是将音波造成的气压变化引起的电磁或化学变化记录在媒介上。

但是,最近的一些经历让我改变了对自己所掌握的上述的基本常识的信心,而且惭愧的是至今也未能对自己的疑问给出满意的答案来。

事情大概背景是这样的,我发现窗外的噪音不论有多响,那怕是震耳的割草声,重型汽车的运行声,即便是让门窗发颤地板震动,我手机上的录音软件完全无法录下来,哪怕是外面高音频的鸟叫声,只要是关上窗户,即便在我听来是很清脆嘹亮的,也只有贴着窗户能录下一点来,离窗户稍远一点就通常是完全录不下来的(也有特殊情况下能录下点来)。

但是,它对我屋内的动静却非常敏感,哪怕是呼吸喘气擦桌子穿衣服这样一些自己都察觉不出什么大动静的声音它可以录得非常清楚。我特意用悄悄话的音量在另一间屋里数数,与手机相隔有好多米,但却能被录得非常清楚。

相比之下,在我个人听来前者声音比后者响很多(尽管关着窗户),但是手机却基本录不下前者,或者是即便录下了些,其响度也不到实际感受的十分之一而且音质极差一片模糊,而后者在我自己听来几乎是可以被忽略,但却不但录得很清楚,而且其强度显得比实际声音还高。

当发现了这一奇观现象后,我一开始以为可能是因为我对声音的感受除了耳朵接受的来自空气的音波之外还有来自经由身体传播的固体声波。于是我便堵上自己的耳朵,可那样一来我就完全听不到外面震耳欲聋的割草机的声音了(尽管那样的声音肯定足以把任何正常人从梦中震醒,手机却基本上完全录不下来那么响的声音),这说明我听的声音并非来自经由身体传播的固体声波,而仍然只是空气声波。

但是,只要把窗户打开,就能把外面的鸟叫和割草机的声音都录得相当地清楚。

这表明虽然声音在介质中是通过波动的形式传播,但经过一层固体的隔绝后,声音中有某种成分会被大大的过滤掉。这种过滤在基本不影响我们人耳接收其频率和强度的前提下却大大影响了手机录音的效果。

而我们人耳接听声音应该也是由于声音造成的空气中的压力大小的波动变化的结果,原理上与手机录音所依据的动力来源是一样的呀,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当然,开窗与关窗的一大区别是气体流动。虽然音波可以透过窗户传进来,源自音源的气体流动却无法跨越固体隔阂。可是,尽管音源可以造成空气的波动,它所引起的气体流动却是可以忽略的呀。

如果说是与声音频率高低有关,割草机的声量虽大但频率低所以不容易被录下来,但是鸟叫的频率很高呀,怎么也基本录不下来呢?

所以说,一层固体一定是滤去了并非完全是和频率或声音强度(即分贝)有关却可以影响手机录音的成分,至于那到底是什么成分我仍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这项小小的研究却可得出两个其它的结论:

1)手机用来监听是很好的工具;放在口袋里打开录音,哪怕是悄悄话都可以录得清清楚楚,而且一录就可以是几小时或几天不间断(当然,你录的时间一长,处理起来就困难了。除非用特殊的软件处理,如果你用人耳听,那么一个录了一天的文件就需要有人坐在那里听24小时才能把它从头到尾听完。)

2)手机监听能提供环境噪音大的证据,却不能作为环境噪音小的证据。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噪音干扰,吵得他人夜晚无法睡觉,他不能以他人提供不了录音作为他没有造成噪音干扰的理由。因为就算他造成的噪音震天响,搞得人家睡不了觉,但由于隔了一层固体墙壁或地板,人家的手机根本录不下他所造成的巨大的噪音来。至于这里的原理,非常惭愧地,我也提供不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只要关上窗户,我的手机就无法录下外面的震耳欲聋的割草机的声音也不易录下清脆嘹亮的鸟叫声。。。。。。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