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严教授2020-06-08 22:39:51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二十 陆家嘴

 

      当年杨杰出国的那个中美交流项目非常牛,后来许多人回流到了中国创业,风光八面。听说他回来了,大家商量好一起在陆家嘴的一家餐厅为他接风。

      这批牛人里,以前大多是美国公司的业务主管,或自己开公司当老板。也有几个大学教授,学问做得不耐烦了,看着大家赚钱眼红,投身商海捞一把。前些年中国加大开放尺度和力度,出台了各种五花八门的政策吸引海外有成就的华裔科学家回到中国服务,条件之优越让人咋舌。响应钱的号召,这批人一个个怀抱理想,从美国来到中国发展,施展雄才大略,开公司,做实业,搞融资,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在新兴的中国市场做得风生水起,呼风唤雨。

      杨杰从拥挤的地铁站出来,陆家嘴三维一体的繁华景观立刻映入眼帘,一幢幢摩天大楼闪动着霓虹灯光,光耀夺目。霓虹的彩色流光从地面窜到天际,和星星接吻,气势非凡。小时候杨杰常到上海走亲戚,站在外滩看黄浦江对岸的浦东,黑漆漆一片,什么也没有。近年回国感觉大变,杨杰每次来到陆家嘴都有一种科幻般的头晕目眩,仿佛游走在外星世界。

      他踏着能照得清人影的大理石地面进到商场大楼内的餐厅里,大家已经等在那里了。见杨杰进来,众人纷纷起立握手,互相问好。多年不见了,发福的发福,秃顶的秃顶,一个个事业有成饱经岁月的模样。一圈介绍下来,这个老总那个老总的不少,看上去个个志得意满红光满面。从介绍中得知,这批人大多还有另外一个头衔,“创业类千人计划学者”,正如博士后介绍的那样。相问之下,几乎每个人的家庭都留在美国,子女也都在美国上学,大家戏谑自称为海鸥企业家。这些人成立了一个海鸥上海同学会,时常相聚,形成了一个创业圈子,互通情报,利益均沾。

      席间大家频频致酒,碰杯的一瞬间忽然停住,互相打探询问对方最近融资融得怎么样了。有的说完成了A轮融资几百万,有的说B轮融资了几千万,有一个得到了C轮融资几个亿。于是大家纷纷起立频频互相祝贺,恭喜恭喜,发财发财。听着各种投资术语在饭桌上飞来飞去,杨杰又不懂了,如同听天书一般。

      当当当,有人敲响了高脚玻璃杯,“在这里,我要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我们公司经过几轮融资,产品已经投放市场,昨天新三板挂牌成功!”

      杨杰问坐在一旁的人什么是新三板?那人回答,新三板是中国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不以交易为主要目的,主要针对中小微型企业。新三板是公司上市前的练兵场。挂牌后,公司的定向融资方便不少,还可以股权转让,企业和股东的股票可以流通增值套现,政府有资金补贴,一旦准备好了,公司上市优先享受绿色通道。在新三板挂牌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美国没有听过类似的投资平台,杨杰好奇地问:“现在全中国有多少这样挂牌公司呢?”

      有人回答:“前不久看了一份资料,截至2019年末,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为8953家,比前几年略微下降。”

      杨杰问那人他开了公司没有。他自嘲地说,公司成立了几个,一个也没有融到资,现在在给人家打工。杨杰说其他人融到了许多钱,是不是公司很大。这个人笑着说其实都是忽悠,有了一点想法,比如说从国外拿回一个方案,开一个公司包装一下,看有没有人愿意投资,或者找融资公司。有了A轮融资,雇几名到几十名员工,做点样品出来,行不行先不说,又接着去找融资圈钱进行B轮投资,然后C轮投资等等一直接着往下去。如果真的做出了产品,赚了钱,就开始筹划上市。一般先在新三板挂牌,练练兵,让公司规范化,伺机待动上市。

      像旅游一样,杨杰发现了新天地。他问那人融资公司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那人说他就是干这行的,自己开公司无望,现在在一家融资公司上班。他说,现在社会上有闲钱的人很多,都在找出路。不像以前热炒房地产,现在风险太高,于是开始盯着这些新兴的所谓高科技公司,有种神秘感,赌大运。融资公司就是把这些人的闲钱弄到手,集中起来再投资到急需资金的新科技公司,希望新公司将来上市赚了利润,或卖个好价钱,让投资人有个好回报,融资公司则从中提取佣金。

      杨杰问他如何圈钱?那人笑着说:“太容易了,只需举办一个讲座,讲一些投资人听不懂的高科技术语,越玄乎越好。什么基因治疗呀、肿瘤的克星呀、干细胞器官呀、绿色产品呀,然后大谈这些产品是医疗卫生的前途和未来,是大势所趋,那些有钱的听众多半会乖乖掏钱出来。因为同其它不靠谱的投资相比,大众们相信科学是真实的,可以期待的,科学家是不会骗人的。呵呵。”

      杨杰说:“那融资公司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

      “可不是。说得好听一些,叫做君子有成人之美,收取一些劳务费而已。”

      杨杰算是上了一堂投资启蒙课。不知听谁说过,在美国开公司,最后成功的比例在5%。

      酒过三巡,大家互相祝贺完毕,才开始将目标放到杨杰身上,问他有无科技产品或想法可以拿到中国来开公司。

      大概刚才的一席启蒙话语加酒精的混合作用,杨杰的头脑有点不清楚,觉得热血上涌,开公司好像不是那么难嘛,自己的科研成果里面有太多的东西可以上市了。他和隋璐其实在美国有几个专利,有一个还被一家公司买去了。

      一听说杨杰居然有专利,大家都来劲了,一个劲地同他碰杯,劝他来中国发展开公司,需要帮忙的地方一定倾力相助,两肋插刀。

      “好滴好滴。”杨杰觉得自己已经腰缠万贯。

      “干杯干杯。”众人情真意切。

 

摄影:美国严教授

Shanghai

Shanghai

Shanghai

Shanghai

Shanghai

 

谢谢观赏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