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XoD2009-09-24 04:39:09
微软、英特尔的影子在哪里?

   最近,一位等着“炒新”的朋友拿着创业板上会公司名单若有所思地对笔者说,怎么看起来都像干“苦力”的?

   目前已经过会或即将上会的24家创业板企业中,涉及IT、医药、医院、生物、户外用品等诸多行业,其中不少是通常所说的高科技企业,比如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华星创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被朋友归入“干苦力”之列的高科技企业,其业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做IT项目类,实施一个项目后,再接下一个项目,产品复用度低;二类为服务外包类,典型的关系型业务,关系好的,可拿到大单,活得好些,关系差的,则生存艰难。

   这些业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人力单位计费,创新程度有限,这与大家想象中的创业板首发企业的印象相去甚远。要知道,“美国创业板”纳斯达克可是诞生出微软、英特尔等高度创新企业的。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在于并不是大多数人都了解这些中国技术型企业的生存状况。

   这些企业的渊源可分为两类,一是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从传统体制下走出来;二是来自大型高科技企业,拥有一定的客户关系。

   而它们的创业者们也分为两类。

   一类人的想法是做些项目,赚些小钱。在中关村(5.44,-0.10,-1.81%),有很多这样的企业主,每年从甲骨文、用友、神州数码等大公司处拿些项目,几十个人干着,将就活着。在地方省市,也有很多这样的企业,从地方电信、地方移动或是一个大企业处拿些项目,同样弄几十个人干着,将就活着。就本质上讲,他们都大公司外围的“IT苦力”,不需要太多创新,当然要忍受着重重“盘剥”。

   另一类人,可能一开始确实拥有激情与梦想,立志开发出一件伟大的产品,做一家微软、英特尔或谷歌一样的公司。但现实却是坚硬的。产品做出来之前,要先烧钱、推广产品、建立品牌、拓展客户关系,以获得用户认可。但对于这些公司,风投不关注,银行的门紧闭着,没钱可烧,日子远没有第一类人过得滋润。

   长此以往,五年,或许是十年之后,青丝成华发,当初的热血青年们难免会丧失最初的理想。

   人在江湖,总得活下去,这时候,他们会向现实屈服,接些小单,挣些小钱,或者干脆调转船头。最典型的就是以“挑战微软”、“中国民族软件第一品牌”而名动一时的金山,当年就是微软给了一个项目,“赏口饭吃”,才活了下来,后来则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网游。试想一下,如果仅凭WPS赚钱,或许其早被风吹雨打去。

   客观地说,在创业板上市的高科技公司,毕竟还是这两类公司中的佼佼者。但要知道,他们的胜出,不是技术创新的胜出,而是看谁客户关系做得更好、管理做得更好,或是创业团队关系更稳固。他们能做到一定的规模,却不可能成为中国的微软、英特尔。

   过去三十年,杀出重围的公司寥寥可数,当然也有坚持者或变通坚持者。东软一直没有放弃“做大”的梦想,刘积仁早期在“品牌软件”梦想破灭后,也开始做项目。但刘积仁的独到之处是,在做行业应用过程中,让产品标准化,提高复用度。东软随后A股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解决了融资问题。即使这样,东软也活得累。直到后来,东软发现了数字医疗,以“软件工厂”的模式,而不是项目的模式做软件服务与外包,东软才算真正突围。

   用友、金蝶以财务软件起家,走了一条品牌通用软件之路,与做项目的公司不可同日而语。

   实事求是地说,近年来,中国的风险投资有一定发展,产业基金尽管尚有诸多门槛,但也在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但在一个长期“生存简单、梦想太远”的环境里去发现微软、英特尔,发现一家完全以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驱动的公司,或许还得再等五年,乃至更长时间。

   创业板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环境需要改变的东西还有:风险投资更普及,产业基金更社会化,银行对中小企业消除偏见……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