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松在山岗2014-05-09 21:10:51

摘自《现代因果实录》

1)

冶容诲淫


2001年秋季的一天,一位老居士带来 一位大约三十岁的妇女,显得有些憔悴,跪

在妙法老和尚面前哭述着自己的不幸,似乎忘记客厅里还有二十几人在场。「师

父,我的命太苦了,是郝奶奶带我来求您 给我指一条生路的。我从小就是一个性

格孤僻的女孩,不喜欢热闹,常常一个人独处,就是逛商场也喜欢一个人,可以说

我是一个规矩本分的女孩。可是十九岁时就 被坏人强暴,令我痛不欲生,为此还

辍学一年。两年后,又被坏人强暴,虽然坏人最后被绳之以法,可我的精神却几乎

崩溃,学也不上了。


二十五岁那年父母让我交 朋友,四处托人介绍,可第一个男友在骗取了我一年的

感情之后,离我而去。一年之后又交了一个男友,也是同样结果,我几乎没有了活

下去的信心了,常常以泪洗 面,我想求师父开解,我的命为什么这么不幸,还有没

有法子转变?」师父请她坐在椅子上,沉默片刻后问她:「你今天怎么没有化妆?」

这名妇女先是有些茫然, 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略带歉意地说:「郝奶奶说今天来见

您,叮嘱我不要化妆。」师父有些严肃地说:「我不是嫌你没化妆,是告诉你,今生

所以会遇到这么多不 幸,首先就是你太注重化妆,总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入时,又

喜欢穿紧身甚至暴露体肤的衣服,尽管你性格孤僻,却喜欢大家羡慕注视你,尤其

喜欢男孩子的眼光。我 说的对吗?」她点了点头。师父接着说:「男女之欲,人皆有

之,无可厚非。可是女子是弱者,应当注意保护自己,中国有句老话『慢藏诲盗,冶

容诲淫』。说的 是,你的钱财要及时妥善收藏好,不可张扬自己富有,不然你就是

盗贼下手的目标;『冶容』是美容的意思,说的是过分不正当地打扮自己,会令异性

生起淫欲的念 头,淫欲炽盛,不能自控的人就会打你的主意。所以,在当今年代规

矩本分的女孩,应当善于学会保护自己,更不可穿过于暴露体肤的衣裙。以激起别

人淫心而得到 的爱,不是真实的。夫妻都是有缘分的,不是说『千里姻缘一线牵』

吗,这个『一线』就是前世种的因,就是『业力』。业力就是有业务关系的意思,前世

谁欠谁 的,这一世一定会来『讨债』(相聚)的。你不见有些俊男娶丑女,或是美女

嫁陋男吗?所以一切善良的青年男女,绝不要去学电影电视里的那些诲淫诲盗的

东西。 要想自己将来有个幸福的家庭,就要常念观世音菩萨,就是命里注定恶缘

的夫妻也会转成善缘。你听明白了我的话,照着去作,不出一年就会有一个如意的

郎君。好 像是一位三十五六岁、死去前妻、带着一个五岁男孩的善良男子。至于你

今后的命运,还有前生的原因,『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以后要戒杀生,多看

些经 书,你就明白了。」那名妇女欢喜地接受了老和尚的建议。





2)

佛光沐浴



问:我常参加打七,比如打地藏 七,一天仅诵《地藏经》就九部,比较辛苦,常有精

疲力尽之感。晚上临睡前我常打坐半个小时,用以前练气功时采气的方法,意念采

取大自然当中精华之气,比如 自己曾见过的森林、海洋、公园、花圃等的精华之

气,补充自己因念经多而消耗的丹田之气,有一定的效果。可有人说这样的采气是

偷气,属偷盗行为,将来出不了 三界。这种说法对吗?


答:对的。气功采气的方法学 佛的人不可取。地藏经上说不予而取是有罪的。

八十年代末气功热的时候,我也曾练过一段气功,用以上方法采气补充自己。起初

感觉还挺不错的。有一天晚上在练 功采气时忽然想到了自己院子里茂盛的鲜花,

顿感全身有簌簌的「气」进来,当时心里还很高兴,谁知第二天早晨就发现院子十

几盆花全都蔫了,其中有大盆的桔子 树,橡皮树,盛开的杜鹃等。我当时心疼的直

掉泪,立即意识到是自己「采气」对它们造成的伤害。于是即刻想到把气还给它

们。嘴里一边向它们说着「对不起,我 不知道『采气』能伤害你们,请你们原谅我,

现在我把你们的「气」退还给你们,把我自己的丹田「气」也全部给你们,希望你们

快点恢复健康。」我边说边围着所 有的花转,眼泪都撒落在花和叶之上,直到我感

觉到精疲力尽,我相信它们一定能恢复起来,因为我既「还」了气,又把我的「气」

全部给了它们。谁知,第二天更 糟糕,我又一次地向它们发「气」,以挽救它们,心

中难过得泪流满面。第三天早上起床便准备去院子里查看,一推开屋门,一股浓烈

的百花香味扑面而来,这是我 从未闻到过的芳香气味,我当时脑子里的瞬间感觉

是「花死了!它们原谅了我,在向我告别。」我急忙迈出门去看花,顿时哭出了声

来。妻子和两个孩子闻声也急忙 跑出屋来,看到我跪在花前泪流满面的样子,也

都难受的说不出话来。忽然女儿对我说:「爸爸这些花都现出了男孩女孩的样子,

穿的都是古代小孩穿的衣服,他们 让我告诉您不要难过了,他们一点也不恨你,

但请你说句话,让他们去哪啊?」我没听懂女儿的话:「什么去哪啊?」女儿说,他

们死了,还要去转世,您希望他们 去哪,借着您的话他们就可以去了。」我信口答

了一句「那就去龙宫吧」——也许是我不久前刚看电视剧「西游记」的缘故才这么说

的。女儿说:「他们谢过您都走 了。」那时我还没有接触佛教,根本不懂六道轮回的

事,直到我几年后明白了,才又专门为那些花念大悲咒进行了超度。这件事深深地

教育了我,绝不敢再伤害花草 树木,无论它们是本身有神识也好,还是神识依附

在花草树木之上也好,总之我知道了它们是有生命的,我们人的神识不也是「暂

时」依附在这个无常的假体之上 吗?以后在我读过佛经之后,知道了尽虚空遍法

界都有佛光普照,只是我们肉眼凡胎看不见罢了。再有疲劳之时,就静坐观想,意

念自己坐在莲花之上,打开全身毛 细孔,接受佛光的沐浴。佛菩萨对我们的关爱

胜过我们的父母,不但不会怪罪我们,还会高兴。因为我们在感到苦的时候想到了

佛。佛所以放光普照,就是要利益众 生的。佛光沐浴的感觉,你自己试了就知道

了。


3)

不要恶口伤人



好像是二千年秋季的一天上午,妙 法老和尚正在一个居士家里为十几人讲述佛

法,忽然门外快步进来一位中年男子,进门就跪在了老和尚脚下,急切地恳求师父

到他家去一趟,救一救他的妻子。师父 请他不要着急,把事情讲清楚一点。原来他

妻子一个月前开始大便不痛快,不久,解小便也费劲;没半个小时解不完,再后来

两个小时都出不了卫生间,这才决定去 医院检查,原来是肛门内痔,已长成馒头

一样大小(一点也不夸张),现在连走路都困难,心里十分痛苦。医生责怪她为什么

到现在才想起来医院,她说不疼也不 痒,没想到会这么严重。医生说必须立即手

术切除,但有风险,以前曾作过多次内痔切除手术,其中有一人大出血死了,而内

痔还没有这么大。我们正在为难作这个 决定,听说师父来了,求师父慈悲救她。师

父想了想说:「你妻子修行的不错,很精进,你们夫妻是不是已经分室而居了?」

「是,师父。我们这里好几对夫妻都在 按「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修行,断除淫欲。

这可不像断杀、吃肉、贪占便宜、说假话那么简单,她执意坚持,我也只能依了

他,我没她那种境界,尽管不情愿,却 知道她是对的,最终还是依了她,成就她也

是成就我嘛。可是她这么精进,怎么得这么个结果呢?」老和尚笑了笑说:「这种结

果不好吗?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如 法修行的人,一定会有魔障现前,也可以说是

业力现前,这正是因为精进而提前了业,并不是坏事。否则,这么大的内痔,怎么

不疼痛呢?她行动不便,你带我去你 家好了。」他的家并不太远,在场的十多人都

随后聚集过来了。有病的这位居士姓陈,过去曾修外道多年,遇到佛法后带领陈家

兄弟姐妹,以及下边的子女二三十 口,全部皈依了佛门。上至六十多岁的老人,下

至十来岁的孙辈,全都一次性断除了荤腥,用他们的话说叫「一刀切」。并且差不

多都会背诵楞严咒,就连不识字的 陈居士的大姐、二姐硬是一句一句的背会了楞

严咒,而且能随着寺院里早课木鱼的节奏念,当我亲眼见到时,真是由衷的敬佩!

其它如早晚课、大悲咒、十小咒,孙 伙计当中都有不少人或念或背都能通顺流畅。

陈居士是这个大家庭公认的「中心」,就连她当一个大厂厂长的大哥在修行上都听

她的,而现在她却安静地躺在床上, 那面部表情好像在等待着死亡。一见老和尚

进了屋,显得很激动,一边感激地说着:「哎呀,师父来救我来了」,一边支撑着要

从床上坐起来,被老和尚止住了。

  

     师父坐在了刚搬到床边的椅子 上,和蔼地问道:「你过去开过商店卖过布料

吗?」陈答:「开过,早就不干了。」「跟顾客吵过架,骂过人吗?」——老和尚又问。

「作生意什么顾客都遇得上, 肯定和个别顾客争执过,可我却从不会骂人」。师父

又问:「好像有个妇女三十多岁,要找你退一块布料,你们争吵了起来,你曾出口

伤人,想想看」。师父话音刚 落,陈居士马上有些激动地说:「噢,想起来了,有这

回事」。


这几年我时常随时想起什么罪业就忏悔,咋就忘了这件事呢!大概有五六年了

吧,有个女顾客看中了 我挂在临街商店门外许多布料中的一块花布,我从店内成

匹的布上给她扯了几米,好像是第二天,她又找来了,要求退货,那我怎么能答

应?我说你看好的布,我给 你扯了下来,你要退货,让我卖给谁去?她胡搅蛮缠

地说:我从商店内扯下的花布与门外挂的花布颜色不一样,并拿着她买的花布与

在门外挂的一块样品去比。因为 门外的样品在外边已挂了好多天,风吹日晒,自

然退了一些色,她手里新扯下的布才是正色,可她一口咬定「不一样」与我吵闹要

求退货,当时我确实有点生气,就 反驳她说:「屋里的和露天的能一样吗?你的脸

和屁股能一样吗,我这是打比方说给她听,能算是骂她吗?」师父看她很激动,笑

着说:「当时是不是有很多人围 观?」陈说:「是,那是繁华街道,她大吵大闹的胡

搅蛮缠,当然围了很多人看热闹,而且都不支持她退货,说她没道理。」师父又问:

「你说过那个比喻之后,围 观人群是不是一阵哄笑,还有起哄要她脱裤子与脸比

一比的?」「好像是有吧」。「那你想想看,你的比喻,道理上也许是对的,如果你面

对的是位男性,也许问题 还不大,可对女性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羞辱,你现在是

个受过菩萨戒的居士,这种口业怎么能不忏悔? 好像你最后还是给她退了货是

吧?」「是。那是有人劝我这样下去会影响我的业务,不如大度一点,吃点亏给她

退货,有这么多人围观,反到给自己作了宣传。我一 听在理,就接受了劝告,在说

的她无话可说时,却给她退了货。不过师父说,我打的比喻有羞辱她的意思,我过

去从没想到过,您一点拨,这话确实起了当众羞辱了 她的作用,我怎么以前就没

想到呢?」


妙法老和尚说:「一个发大心修佛道的人,不仅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今生所造

之业,一定要想到,要忏悔,才能了业,正因为你精进修行,却把这次造的口业忘

的干干净净,才结出这个恶果来,恶果即已成熟,也是坠落的时候,今天好好闭门

思过,明天来见我。」


第二天一早,陈居士骑着自行车来拜见妙法老和尚,你说妙不妙,馒头大的内痔竞

不翼而飞。这件事教育了周围许多的学佛人,尤其是陈居士的妹妹,以前也开商店

卖过几年鞋,那时她可是一个「女强人」,嘴头子上从没吃过亏,谁要是惹了她,骂

人两小时不带重样的。学佛后虽然忏悔过,这一回的教育,又让她重新坐下来认

真地「搜索」起来了。说实话,我自己心里也没了底,要好好地「静虑」一下了。

 

            回 向 偈
愿以此功德 消除宿现业
增长诸福慧 圆成胜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与饥谨等
悉皆尽灭除 人各习礼让
读诵受持人 辗转流通者
现眷咸安乐 先亡获超升
风雨常调顺 人民悉康宁
法界诸含识 同证无上道




4)

断欲去爱



     一位三十出头的女青年金莹,在向 妙法老和尚哭述自己的苦衷:她十六七岁时

偶尔看到过一本释迦牟尼佛传的画册,一下子就抓住了她的心,从此对书爱不释

手,以后又陆续看了几本佛教的书,知道 有个佛教圣地五台山,一直幻想着去一

趟,这个愿望一直到参加工作后,二十七八岁才得以实现。

可是一到五台山她就倍感亲切,而且觉得五台山才是自己的故乡。 当她住进寺院

客房与出家尼众在一起时,觉得她们才是自己的亲人,这一住竟然忘记了回家,真

的把家给忘了,甚至忘记了假期已过,直到有尼师提醒她:「你不上 班了吗?」她

才猛然想了起来,急忙返回了家。等回到家才知道,家里正准备派人去五台山找她

呢,因为离家后没往家打过一个电话,又逾期不回,把她母亲急得犯 了心脏病,受

到家人一片责备声,妈妈抱着她说:「以后你哪也不能去了,可快急死我了!」可是

这次五台山之行,令她每时每刻都不能忘怀,甚至几次做梦自己都 穿着出家人的

衣服。没过多久,她下定了决心要出家,可母亲坚决不允许,她问妈妈:「您老也信

佛,我出家不是件好事吗?何况家里还有我哥和我姐,孙子您也有 了,还怕少我

一个不成!您不让我出家,您知道我有多痛苦吗?」可是妈妈说:「你不要说了,只

要我活着,谁出家都行,就是不准你出家,你出家会要了我的命你 知道吗?」没有

办法,她又想到学释迦牟尼佛离家出走,并悄悄地辞去了工作,断了自己后路,临

走前给家里留了一封信。

她又回到了五台山,住进了寺院,向住持 要求出家,可住持让她先带发修行,看看

能不能适应出家生活。没想到半个月后她哥哥就找到了这里,他是在看到她离家

信后第二天就被母亲派来找妹妹的,因不知 她在哪个寺院,在五台山已找了半个

月了,并告诉她,母亲正因她出走犯了心脏病而住进了医院,现在生死都不知道。

这一下她不得不随哥哥返回了家里,好在母亲 也已在家里躺着,她说:「看来真的

出不了家了,可我的心至今还留在寺院里,我都三十多岁了,还没有人身的自由,

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每天如行尸走肉一般, 真是生不如死,请教师父开示我该

怎么办?」金莹一直都是在边擦眼泪边说话,现在竟失声哭了出来。

  

     老和尚等她稍一平静问道: 「你还没有断荤腥吧?」金莹答:「没有。」「从明天

开始戒除荤腥,每天早起一会儿上早课,晚上晚睡一会儿上晚课,上下班途中,心

中佛号不断,或背「大悲 咒」,或背「心经」,或背「四种清净明诲」。晚课后坐上它

40分钟到一个小时,参「念佛是谁」,或静静回忆自己今生在「十恶业」方面所造之

罪,想起来就忏 悔,你能坚持这样就如同出家没有两样,多读经书,尤其是「楞严

经」更要多读几遍,增长自己的智慧,在家一样可以作弘法利生的工作,随缘度化

嘛!你出家的因 缘还不到,不要强求,学佛就是要利益众生的,何况是母亲,不能

因为自己的愿而伤害了母亲,你出家的时间大约还有三年,如果你真能放下现在

的执着,也许还能 提前。金莹听完老和尚的话,表示愿意照师父的开示去作。晚上

我陪师父休息时又问起了金莹,所以要出家的前世因缘。百年之前,有位在五台山

修道的年青人,被 一个大家闰秀敬仰,有一天这位小姐在丫环陪同下又来到了道

观,向道人行礼后递给道人一个包着东西的手帕,道士接过来之后打开一看是一

些银两,立即生出感激 之心,这样一来二去,就有了感情,道人经不住美色的诱

惑,最终与小姐结了婚。为怕熟人议论,带着丫环搬到了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安家

落户。婚后两人相敬如 宾,丈夫仍喜欢修道,妻子则对他百般呵护,他对她更是情

意绵绵。小姐的随身丫环也陪她们终了一生。今生的金莹就是前世的道人,因为情

执重转成了女身。她的 母亲就是前生的大家闰秀。而金莹的父亲就是前生小姐的

丫环,因为前生作人周正,今生转为男身,仍然对前生的小姐——今生的金莹妈妈

关怀备至。听了师父的开 示,令我感叹不已,修道的人若不能断了感情的执着,终

不能跳出轮回。


真是:修道难,难如徒步登天,
教育难,难如火中栽莲,
断欲难,难如煮沙成饭。
因此,闻法信受,断欲去爱,才是修行人根本。





5)舌尖上的因果:心“好”就是好?


作者:庄丽玲


 
  这样好的人,为何如此惨死?他那么虔诚,怎么佛菩萨不保佑他?
 

 
   当爷爷坠崖之事传来——“怎么可能,你有没有听错?可别乱说啊!”这句话,不绝于耳。没有人愿意相信这是个事实。因为,大家都认为爷爷是个好人,而好人是不会那么早就死的!
 

 
  提起爷爷的坠崖,有一段因缘,甚至有人认为爷爷是替死鬼。因为爷爷出事的地点,正是他时常警告来往行人不要接近的一座山坡。如果有人要走到那里,爷爷总是 老远的就叫住对方,千万不要前去,因为那是个曾经有许多人或因失足、或因自杀等因素,亡命于此,而变得十分不宁的地方。只要有人走到那边去,就很少有活着 回来的。甚至连尸首恐怕也找不到,毕竟崖高,摔下去的人,不是粉身碎骨,面目全非,肢体分离,就是早已为海水所吞噬,冲得不知去向了。
 

 
  但是,爷爷不但尸首完整,且坠落的地点,正好不偏不倚的躺在陆块中央,只要稍有偏差,就免不了有被海水冲走而不见遗体之忧。因此,在悲恸之余,也为爷爷能保有全尸而略感欣慰。唯独令我们感到不解的是;“爷爷的后脑袋竟是空的,像一个壳,面部表情却依然完整。”
 

 
  父亲见了爷爷这种情形,心中顿时恍然大悟——原来,爷爷生前嗜食鸟,因此造了不少杀业。而且,杀鸟的方法也很残忍,就是用手将鸟的后脑捏碎。这就是为什么 爷爷在坠崖之后,面部表情仍然完整,而后脑却已成空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爷爷坠崖当天,是因为要杀羊,而与一老翁同在山坡捉羊。但羊群不知何故,突然的全 部往山下冲,以致不少羊儿亦纷纷坠落崖下。爷爷为了赶回羊群,所以,他也忘记羊儿们所跑的方向,就是平时他劝人不要靠近的地方,故亦因山陡路滑,失足坠崖 身亡。

 

 
  尽管爷爷是个众所公认的好人,是个令人尊敬的长者。而他也日夜都虔诚的焚香拜拜,但是,边焚香拜拜边犯杀生的业,终究无法避免因杀生而遭受的因果报应——憨山大师三灾九横中的横堕山崖。
 

 
  常常有一些人说:“心好就好,不要去做坏事,就可以了。”试问:“'心’如何是'好’呢?众所皆知的,'好’是善良之意。然而,为贪图口腹之欲,而妄加杀 害无辜之性命,如何可言'心好’?”'没有做坏事’?迫害生命,使之骨肉离散,岂可名之为'好事’?”当今社会不乏高唱此论调之人,无异是以子之矛,击子 之盾了。
 

 
 尽管您认为自己是个心地善良,从不做坏事的好人。然而,杀生,邪淫,妄语,偷盗等坏事各有各的业果,清夜扪心自问,您曾杀生否?除非,您天生就吃素,否 则,便将难逃杀生的罪名。既杀生,就得背因果,遭到果报。如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般丝毫不爽,岂是“心好”之人所能躲过?

我有个亲人生前乐善好施,人缘极 好,别人家有什么红白喜事筵席,都请她去主厨帮忙操办,杀鸡剖鱼,剁鳝鱼等等,一生造了许多杀业,刚五十岁时就患肺癌在医院里痛苦的折磨死去,令人痛心惋 惜。她乐善好施的善果会让她得到众人爱戴受人帮助的善果,但自己即生犯的杀业恶果却只有自己一人承担,因果泾渭分明,丝毫不爽。
 

 
  我的父亲,本与爷爷有着同样的食鸟之好,在看到爷爷的这个因杀生食肉而受到的果报之后,便不敢再杀生。同时,也发心行善,将功德普皆回向给爷爷,并为爷爷办超度,使之能离三涂之苦而得超生,或往生极乐世界。
 

 

 

民国七五年九月一日《天华月刊》八八期

 



劲松在山岗2014-05-09 21:29:58
歌手许巍与多多的世纪心灵对话:出发,只为旧路还家
祥云笼罩的绿洲2014-05-09 22:14:36
喜欢他的歌曲----有意境,有上升和解脱感!谢谢分享。
Lionqueen2014-05-10 06:03:28
是许巍词曲呀,总以为是汪峰创作的。。:)
祥云笼罩的绿洲2014-05-10 07:23:35
他俩的风格迥异。
Lionqueen2014-05-13 14:08:56
席慕容诗哀怨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