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仑
图片来自|Laurence Stephen Lowry
不久前的一个下午,我正忙着开会的时候,突然有个大哥打来电话,语气很急切地说,“老弟你过来一下。”
“大哥我正开会呢,什么事这么急?”
“你一定要过来一下,老哥我这里有闹心的事,要和你说说。”
“啥闹心事儿啊?”
“你来了就知道了。一定要过来,我就在你附近不远的地方等你。”
这是在我事业发展早期提供过特别帮助的一个老大哥,现已年近七十。即使再忙,我也要放下手上的活计去听他讲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等我赶到一个咖啡厅的时候,看到他几乎是半躺在沙发里,双眼盯着天花板,正在发呆。我赶紧问,“大哥有啥事,这么着急?”他说,“老弟,我碰到难事儿了,这事儿太闹心了。”
闹心、躁郁、纠结……怎么才能和自己和平相处?
大哥是东北人,“闹心”是他常挂嘴边的东北话。我觉得东北话非常生动,尤其是“闹心”这两个字。准确地说,“闹心”就是这事不会太大,但也不会太小;不会太容易,也不会太难;让你纠结不安,却又找不准方向。但我想象不出,“闹心”这个词和什么事连起来,竟会让大哥这么纠结。
我说,“大哥先喝点东西吧,慢慢说。”
大哥说,“老弟,你说这事闹不闹。我那老婆死了。”
“是大嫂吗?”
“啥大嫂,就是以前的老婆。”
“人没了,那就把丧事办好啊。”
“是得办,但没心情呀,闹呀。”
“怎么就没心情了,这不是正常的事吗?”
“你不知道啊,我这几年遭老罪了,这些罪都是她给闹的。我原来早就跟她没有任何联系了,结果昨天她弟弟跑来,不光说人没了,还非得让我去主持追悼会。还要我在追悼会上说我们俩当年如何如何好,分开是为了孩子。孩子都老大了,啥不知道,我还能骗他们吗?但她弟弟说,现在他们全家人都等着,叫我一定要去,给家人、给死去的大姐一个交代。你说这烦不烦,当年她把我整进牢里去,我们俩早就散了;我今儿居然还要这样去给她主持追悼会。”
“大哥,这事你可真得去。追悼会上无坏话,批判会上无好话,到了那个地方,捡好的说吧。”
“老弟,这事你也知道的!我为此可是受了五年的罪,我这心里不平。”
最大的伤害往往来自最亲近的人
我这才想起来,大哥的这个心结确实很难解开。这个心结多少和这位前妻有关,不过也和另一个女人有关,那个女人恰好也是一个前妻,是某一个别人的前妻。
这大约是发生在七八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大哥正风光,每次出门都会被前呼后拥的一大堆人簇拥着。有一天,我去大哥那里说点事,看到门口排了很长的队伍,我就悄悄地对他说,“大哥,会叫的鸡不一定都下蛋,您现在这么牛逼,哪天万一出了什么妖蛾子,怕是会很难弄。”大哥当时说,“没事兄弟,放心吧,我明白。”结果,没想到大哥真就折在日子正好过的时候了。
正当春风得意的时候,大哥认识了一个女子。我后来才知道这个女子是个老板,朋友们并不清楚她起初是做什么生意的,只知道她后来开了一个非常体面的大型美食城。开业的时候,大哥让我们一定要去捧场,没想到老板是一个圆圆润润、长得很周正的女人。大家在那里吃饭、聊天,出来之后,就有人小声嘀咕,“这个是大哥的女人。”但是谁也不清楚为什么大哥要帮她开店。
我们不知道擦肩而过的路人身上有什么故事
我也觉得纳闷,后来断断续续地听到一些关于这个女人的故事。这个女人本来在别的地方做生意,后来遇到一些困难,辗转到了北京,遇到了大哥。而大哥当时也许是因为家里的日子过得不爽,或者是因为在外面春风得意,总之两个人突然就看对眼了,大哥对这个女老板心生怜爱,伸出援手帮助她,居然帮她在京城开出这么大的一片天地。
据说这个女老板当时也就三十来岁,有很多艰辛的创业经历,以致于也变成了别人的前妻。更不幸的是,她的企业出现了一些状况,非常的不容易;比这更折磨人的是,她还发现自己得了癌症;雪上加霜的是,做手术的时候,她的一侧乳房被切掉了。
大家都说,“大哥牛逼,好日子来了,居然能够有这么一个美貌而且自强不息的姐陪着。”有时候兄弟们也会在背后议论,“大哥这是真爱,一个奶也爱。”但是同时也替大哥担心。
后来又听到一些断断续续的消息。这个女老板为了东山再起,居然到别的地方用大哥的名义集资,惹出了很多麻烦,特别是她把一些下岗职工的遣散费、一些国营企业解散后买断员工工龄这样的保命钱都吸进来了。没想到命运多舛,她的事业又失败了。结果这个大姐被抓了起来,大哥想了很多办法去救她,中间经历了很多曲折,最后这个女人就没有消息了。
爱情这种事儿,搁谁身上都一样
这时候,大哥的前妻,也就是大哥前面提到的“我那个老婆”,心里极端懊恼、愤怒,于是,用现在的话说,她就“开撕”了。年轻的人开撕,总是想到媒体;年纪大的人开撕,总是想到组织;如今的人开撕,想到发朋友圈;过往的人开撕,想到举报。大哥的前妻就这么不依不饶地开始向组织举报揭发大哥,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后,大哥不仅公司破产了,自己还去监狱“学习”了五年。
记得大哥刚出来的时候,用一个陌生号码给我打电话说,“我出来了。”
我当时就一愣,“谁呀?从哪里出来的?”
“我是谁谁谁,听不出来了?”
“您不是学习去了?”
“我出来了,我在哪哪哪,你过来一下吧。”说话方式和今天一样,当时我也是马上就过去了。到了说好的酒店以后,我在大堂转了一圈,找不到他,心里很纳闷,最后发现他坐在离酒店门口不远的一个马路牙子上。我就慌了,忙说,“大哥你怎么坐在这里?”他说,“我刚出来,啥也没有,我不坐这儿坐哪儿。”于是我好声安慰他,找个地方一起吃了饭。大哥那时候也已经有六十多岁了,然后才慢慢回到了正常的生活。
经历过不寻常,才知道寻常的好处
今天大哥说起前妻追悼会的事,又让我想起当时见到他“学习”回来的那一幕。大哥真不容易,他受到两个女人的夹击,一个女人把他拖到水里,另一个女人又踹了一脚,让他差点淹死在水里;一个女人在成为别人的前妻后要发愤图强,结果把大哥从“现夫”变成了“前夫”,同时制造了又一个前妻,最后这个前妻又把大哥送进了牢里。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大哥在被前妻追剿过程中的一个故事。大哥曾经为了躲避前妻的追剿躲到一个地方,就连我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突然有一天,有人给我带话说,“大哥希望你能够帮个忙,他在哪哪哪。”我说,“大哥怎么跑到那里去了呢?”他说,“你别问了,肯定是一个靠谱的地方。”
后来我才听说,大哥是躲到他一个旧相好那儿去了,大概是几十年前,他们谈过一场纯洁、认真的恋爱,大哥的前妻也一直对他这个旧相好耿耿于怀。而这个旧相好因为早年和大哥有一段感情,导致后来的日子也过得不顺,也变成了某人的前妻。但是这个旧相好没有再结婚,也没有惹事、折腾,只是默默地在一个小城市里生活着,心里惦记着大哥。
心里有人,才不寂寞
她给了大哥一个温暖的回忆,也是大哥心里的一个安慰。所以当前妻追剿自己的时候,他居然想到这个最初相好过的女人,并在她那里过了一段相对清静和甜蜜的日子。这个某人的前妻确实给了大哥很多温暖,让他在快要被两个前妻夹击落水之前,获得短暂的安宁和快乐。
这便是大哥和三个“前妻”的纠缠,将他的人生切割得段落分明。对于接下来该怎么做,大哥心里其实是有主意的。他那天叫我过去,无非是想把这些闹心的事跟我吐吐槽,消解一下心中块垒而已。
当这些回忆在我的脑子里快速闪回之后,我就对大哥说,“大哥,人没了,场还要是要圆。这个场是圆给活人看的,除非咱们也不是活人了。人活着,就会有很多被迫要圆回来的‘场’。你还有两个孩子,周边还有一些老人,还有一些以前了解你、想知道你近况的亲友,他们即便知道你们之前的不愉快,也还是会希望你在最后这一刻出面圆这个场,他们一定会在心里感谢你的。”
退后几步,才能看到这个“场”
“我要他们感谢什么?这些事情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大哥,这话要是搁到二十岁说,叫天真;搁您这年龄说,叫任性。”
“老弟,别说什么天真任性的,我就是觉着不舒服,都这种时候了还要演!我已经演得够烦了!我刚刚出来那会儿,你知道我已经演到什么程度了?”
当这些回忆在我的脑子里快速闪回之后,我就对大哥说,“大哥,人没了,场还要是要圆。这个场是圆给活人看的,除非咱们也不是活人了。人活着,就会有很多被迫要圆回来的‘场’。你还有两个孩子,周边还有一些老人,还有一些以前了解你、想知道你近况的亲友,他们即便知道你们之前的不愉快,也还是会希望你在最后这一刻出面圆这个场,他们一定会在心里感谢你的。”
“我要他们感谢什么?这些事情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大哥,这话要是搁到二十岁说,叫天真;搁您这年龄说,叫任性。”
“老弟,别说什么天真任性的,我就是觉着不舒服,都这种时候了还要演!我已经演得够烦了!我刚刚出来那会儿,你知道我已经演到什么程度了?”
“看到您上电视了,不就是拿着一桶油一袋米,拍了张照片吗?”
我们不是一个人活着,总有要圆的“场”
“什么呀,我成了劳改释放人员,成了社会最底层的人。街道干部每年过年都给我几百一千块钱,然后还让我拎桶油、拿袋米,完了还要拍照片,感谢这感谢那。我以前做了这么多贡献,从来没人感谢我。之前我是为了公家演,为了让街道干部展示他们的正面形象,为了让组织展现对我这个失足老头儿的关怀,为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宽厚仁义。我演完了之后,还是饿着肚子吹凉风,没人管还是没人管。对着公家我要演,这会儿对着折腾过我的前妻还要演。在你这里我不必演,想想就爽。”
“大哥,为了圆这些场,人一辈子就是要演,活着就是一出戏,我们演好每个角色,都是对其他看戏人的一个交代。”
“那你说这事怎么演?”
“就演呗。拿点钱去,给所有在场的至亲及前妻家里亲近些的人,每人多少给点。然后在追悼会上简单说几句,别说太多。咱要演,但也不要演得太过,说点情面上的话就好。再把孩子们叫过来,说几句他们老妈的好话,再说几句对他们感到抱歉的话。完了之后赶紧撤,这件事情就算翻篇了,找个新老伴儿过日子吧。”
“演”的最佳状态,就叫“生活”
“我这一辈子,成在兄弟身上,毁在前妻身上,现在什么都没了,也可以谈个老伴儿了,但有些事情还得靠兄弟。多亏了你今天来,我能把这事说了。咱们再说会儿别的事吧。”
就这么聊了一阵,大哥的心情好了些。后来我听说,大哥真的就回去圆了这个场,算是把这篇真的翻过去了。
在我的记忆中,这些事常常会浮现出来,我一直在想,人这一生还有多少场要圆?
前两天,我看到在“互联网 ”的热潮中,有个年轻人提出了一个投资计划,叫“前妻”。这个商业计划很有意思,这个年轻人试图用一个APP来解决所有的前妻问题,让天下的前妻更幸福,不再开撕,不再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同时能够自强不息,开始自己的新生活。而且,他试图组织一个特别的团队,这个团队要由各种前妻组成,也就是说,他要用一个由前妻组成的团队,来开发一个专为前妻服务的、重度垂直的O2O的商业项目,这个项目就是做一个名字叫“前妻”的APP。
一大波前妻正在集结
我说,“你真行,人家有大姨妈,还有大保镖,你又整了一个‘大前妻’。”
他说,“冯董,我们的市场可大了。”
“为什么这么说?”
“现在有几千万的前妻市场。这十几年来,中国的离婚率每年都在增长,其中,文化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越快、社会变动越剧烈的地方,离婚率越高,前妻也就越多。比如说在北京,产出前妻最多的地方就是中关村,那些大学女老师特别容易变成前妻。”
确实,现在随便出个门、转个弯,可能撞不上电线杆子,但会撞上某一个人的前妻。这世道真的有很多让人看不懂但又习以为常的现象。
习以为常,是因为漠不关心
“你为什么专门研究前妻呢?为什么不研究前夫?或者把前妻和前夫合并成一个群体?”
“冯董,离了婚以后的男人和女人是不一样的。男人的状态相对轻松,而女人离了婚以后,要面对社会、子女,她们的精神压力特别大,所以这是一个刚需群体。”
这我也理解。男人会认为事业的失败才是失败,婚姻的失败并不是完全的失败;女人则相反,认为事业的失败不是完全的失败,而婚姻的失败则是百分之百的失败。从需要安抚、照顾、转型、重生这些服务的角度来说,女性的需求确实比男性更强烈,这也算是一种刚需。
我又问他,“你提供什么服务呢?”
他说,“我们的APP有几项主要的服务。一项当然是情感上的安抚,有很多心灵鸡汤的故事,让各种前妻们能够听到看到其他前妻自强不息、转型重生的榜样,让她们能够获得一些慰藉。还有法律援助的服务,在将要成为前妻或者是已经成为前妻的过程中,她们会有很多财产问题、子女问题、各种相关的法律问题需要帮助。”
“我不愿让你一个人”
“其他还有吗?”
“其他的就更多了。比如说,离婚以后,在那个阶段如何照顾子女?需不需要专门托放到一个地方?我们在线下专门提供了一个能够阶段性照顾这些孩子的场所。另外,前妻自己有没有地方住?在没有安顿到新的住所之前,我们会提供一个临时的援助空间。”
“还有吗?”
“如果我们的APP上有几百万、上千万个前妻,我们还可以做一些电子商务,比如卖一些书籍,甚至提供一些特别的产品,让她们能够尽快从离婚的阴影里走出来。”
这可真是热闹,现在到处都有重度垂直的O2O,竟然垂直到前妻这里来了,这也是拜社会进步所赐。这同时也能够给社会提供正能量,使前妻成为社会和谐的元素,而不是成为社会情感不幸的疮疤。
“你这是功德无量,善莫大焉。”我说。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慢慢重生的过程
现在想起来,如果大哥当年“学习”回来,从那三个前妻给他带来的经历入手,顺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潮流,也来一个“双创”,自己投资一个关于前妻的APP,我相信他一定能够把这个活干好——当然这是玩笑话。
事实上,我们身边总会有因为婚姻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这种失败的婚姻也确实需要用社会关爱来补救,互联网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如果这个年轻人的创业能够成功,就有可能使天下前妻不再忧郁,绽放出新生命的光彩,而这大概也是全社会所期待的。
事实上,从一个失败的婚姻中走出来,开始新的生命,也是一种成功,是人生一个更高阶段的完美。我们可以看到,刘晓庆在两次“被前妻”的打击下屹立不倒,成为第三任“现妻”,她可以是这个“前妻”APP很好的代言人。
“生活,生活,会快乐也会寂寞”
天下有很多失败的婚姻,有很多场需要圆,有很多戏正在演,这是人生的常态,也是社会的常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电视剧看,才有前妻的APP,才有风险投资,才有继续生活下去的盼望和勇气。这大概也是活到一定年龄,看遍人生百态以后的开悟。
到了分手的时候,大哥事实上已经想明白了。谈话结束时他说,“老弟,行了,不跟你聊了,我得去圆场了。”
又有一个场被大哥圆上了,社会又多了一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