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温哥华的亦舒不认亲子、敢爱敢恨
看了一篇文章,才知晓原来隐居在温哥华的亦舒已经出了303本书,知道她一向多产,却不知道勤于写作到如此程度。笔者 中学时代,很爱看她的小说,文字简洁又深刻,主人公说的话看似简单,又让人回味无穷。
她写的
言情小说
没有常见的煽情描写,男女主角却又个个爱到骨子里去。 亦舒14岁时发表第一篇小说《暑假过去了》,从此开始写作生涯,如今已经70岁,依旧笔耕不辍,可以说她的人生历程就是她的写作历程,而且据称她写作一直 保持手写,不用电脑,堪称真正的写字者。
1966年出了第一本书《女学生日记》,到了今年年初出版第300本书《衷心笑》,《星岛日报》当时刊文称,“论 命,文星高照,逍遥海外,也是一种奇格。”
温 哥华各地的图书馆都有些中文书籍,在这些书籍中常常会看到亦舒的许多小说,笔者刚来温哥华时,在闲暇、无聊时间,看了几部她的小说。后来渐渐地跟大多数现 代人一样,很少看书,转而看笔记本电脑、看手机,近日终于又读了一本亦舒的小说《西岸阳光充沛》。亦舒中年后移民加拿大,隐居在西温哥华半山的寂静宅院之 中,可以说是标准宅女一枚,除了日常家务、照顾家人就是孜孜不倦地写个不停,几乎足不出户,却又写尽天下事、世间情,许多小说以温哥华为背景。而《西岸阳 光充沛》这本书是专门写新移民生活的,虽然写的是香港移民,但也能折射出大陆移民来加拿大以及在加拿大所走的路,从移民前的忐忑不安、辛苦准备,到移民初 期的迷茫困惑、不知所措,与旧情人相遇的心绪起伏,以及最后的安于平淡、回归家庭,很多地方让人心有戚戚焉,感觉很值得一看。
年轻时代的亦舒敢爱敢恨,让人叹为观止。媒体称,亦舒17岁时认识了画家蔡浩泉,还倒过来追求对方,甚至以
自杀威胁
反对他们在一起的父母。两人最终结婚, 还生下一子,也就是蔡边村。蔡浩泉是个桀骜不逊、浪荡不羁、不会赚钱、脾气很大的文艺青年,这样的人也许会让年轻女人轻易爱上,却又发现不适合生活在一 起。果真,几年后,亦舒与其经常为钱发生争执,愤然离婚。
这段失败的感情,可见给亦舒带来了一生的阴影,一直无法释怀。在刚离婚后,亦舒还会偶尔看望由蔡 浩泉抚养的儿子,但前夫再婚后,她不再与亲生儿子接触。儿子蔡边村最后一次见母亲据说是在11岁,所以在2013年曾有一条新闻轰动一时,亦舒被曝光拋弃 儿子长达33年、无任何来往。
当年44岁的蔡边村通过纪录片《母亲节》向亦舒表示:“您好,是我,蔡边村,您的儿子,很久不见,我们可以见面吗?”在社会 上众多的指责声中,亦舒终于通过微博发出一篇出自自己短篇小说《妈》中的文字:“小宝,相信我,我是爱你的。我怀你的时候是那么年轻,但是我要你活着,甚 至我亲生的母亲叫我去打胎,我不肯,我掩着肚子痛哭,我要你生下来,我只有十八岁。”但亦舒后来为什么那么多年不与儿子联系呢?
有人认为,短篇小说《妈》 中似乎暗示她不认儿子的原因,文中写着,“
你父亲已经浪费了她的前半生,现在你又要去浪费她的后半生?”
这种做法到底对还是错,究竟还算爱么,外人可以评 说,但改变不了固执的当事人的决定,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如果某种原因让亦舒无法放下,谁也无法逼迫。
亦 舒的第二段感情,也非常敢爱敢恨,可以说又暴烈又痴情,对方是香港知名资深实力派演员岳华,看得出,亦舒这是追明星和帅哥。但岳华与亦舒同居后的生活,却 充满与浪漫爱情相反的一个又一个风暴。岳华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说:“她是否爱我,我不太清楚!因为她的性格······比较特别。”
据说当年亦舒看到报纸 上提及岳华跟前恋人郑佩佩的往事,会生气到将他的西装全剪烂。还有一次,她疯狂冲到岳华宿舍,将刀插在他睡的床上。亦舒也写过岳华的脾气不太好,生起气来 的样子很凶。据称亦舒还曾被岳华打到眼角、嘴角缝针。这样彼此暴力相向的感情怎能长久,如果长了岂不是双方的痛苦?
据媒体报道,两人最终分手,导火索是因 为前恋人郑佩佩写了一封信给岳华,亦舒十分生气,将这些信向报纸公开,导致郑佩佩家庭出现问题,岳华愤而分手。两人此后也互相敌视着,无法做朋友,虽然他 们都移民到加拿大,亦舒兼职在温哥华电台做节目,电台总监就是岳华,但也彼此不联系。说到底,无论最初的感情如何炽烈,能安安稳稳携手走到最后、时间最长 的,也许才算真爱。
亦舒的第三段感情来的时候看起来非常老土,是40岁时通过相亲认识,但原本陌生的两个人却一见终情,亦舒嫁给了当时的港大教授,丈夫姓 梁。亦舒随后很辛苦地生了一个宝贝女儿,按侄子倪震的话说,亦舒“四十多岁时,她人工受孕,用命搏了个女儿回来。老蚌生珠,疼惜得不得了。”为了女儿,亦 舒与丈夫在1990年代移民加拿大温哥华。
于 是在西温的寂静宅院,亦舒开始了自己的下半生,这是她最终甘于回归的婚姻生活么?平淡中凝聚着亲情。不过,最根本的是要有个可以给予她宁静心境的爱人,与 梁教授结婚后亦舒可以说脱胎换骨,性格平和很多。除了做日常家务、养育女儿,她与其他家庭主妇不同的,就是一直坚持写作。也许她自己的人生故事归于平淡、 安稳,笔下的人物却仍在各个小说中展开波澜起伏的生活。亦舒曾被问道她辛勤创作,写给谁看?
她的回答是,“我写给一群有职业有家庭的女读者看,年龄不限,十八至八十岁都可以,我希望我的小说讲出她们心中的说话,我希望她们从日常困顿劳琐的折磨 中,松一口气,也从我的小说得到共鸣,得到一些安慰。”读者们该感谢亦舒。而她自己的写作状况是这样的,认为做主妇辛苦多了,写稿能让她心情松弛。
写完稿 便买菜清洁煮饭督促女儿功课,其中最担心女儿不肯上学。 女儿不听话时,亦舒也曾以此话给自己打造强大氛围,“妈妈是著名作家来的!”,不知道对教育女儿最终是否有用?作家不作家的又如何,面对自己的女儿,你就 是个和大家一样的普通妈妈。亦舒非常喜欢温哥华的生活,媒体曾称,来了温哥华之后,她就像从物质的枷锁里解放出来,年轻时追求的奔驰跑车、肩披轻裘的华丽 日子早已逝去,你穿什么在这里没有人注意,有的是家人的互相关怀,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
亦舒说,世界上没有乌托邦,温哥华的生活方式是最适合她的了。也许 这正说明,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亦舒可以不为世俗所扰,专心写作,她打算写到生命终结,永不言退,这是读者的福气,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读者,不管读者换了多 少代。而生活在温哥华,也许也是许多人的福气,最后问一句,温哥华的生活是否适合你?
_(网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