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16-09-25 18:12:01

南怀瑾为什么会这么红?

 

作者:佚名

 

南怀瑾以其突出的文化传播业绩,驰名海峡两岸。但他既享不虞之誉,又遭求全之毁,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人物。

他是如何成长的?他在1960年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甚至过得相当凄惶。那么,他有着怎样的故事?

 

 

1、求学时代

 

1918年农历二月初六(3月18日),南怀瑾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翁垟镇地团村南宅组(今乐清市长林社区殿后村)。小名银奶,谱名常铿。其父南仰周12岁便离开私塾,学做生意,置办下一份小康家业,一度当过乡长。

 

南怀瑾直到7岁还吃奶,12岁前,他不爱吃饭,小病不断,结婚前还一直跟母亲睡。

一次,南怀瑾和邻居孩子吵架,互骂脏话,父亲一气之下,把他推进门前小河沟里。

 

南怀瑾6岁开蒙,11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乐清第一小学上学。

半年后放寒假回家过年,其祖母六十大寿,家里从初一到十五天天大摆筵席。

闹到元宵节,南怀瑾突然有一个念头:上学去。

 

父母怎么都拦不住,他步行3个多小时到了城里。

次日,父亲来城里告诉他,昨夜家里被海盗抢了。海盗撬门时,父亲光着脚逃跑了,

母亲冒充佣人得以逃脱,家里被洗劫一空。

 

13岁那年,他小学毕业考试考了个倒数第一,拿了个肄业证书。

父亲要他去学木雕或去商店做学徒,他不肯,只好在家自修。

自修的3年里,他到表哥家听过浙江青田名儒朱味渊(陈诚的老师)的课,

父亲还给他请过博古通今的老师叶公恕。

 

1935年,17岁的南怀瑾和姨表姐王翠凤结婚,并有了长子南舜铨。

他听说杭州浙江国术馆是公费,管吃管住,两年毕业后分配到各地当武术教官。

父母拦不住他,只好筹借路费,送他上路。

 

在国术馆同班同学中,他个头最小,年纪最轻,但每门功课,每种武艺,他学得最快最好。

他曾到之江大学旁听,觉得大学教师学问不过如此,就再也没有去了。

杭州的英文补习班,他也去了几次,觉得太难,就放弃了。从此,南怀瑾一辈子不懂英文。

 

其间,他读过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学丛书”,在文渊阁接触过《四库全书》,

在史量才姨太太沈秋水的家庙里,读过一些道家古籍,也曾研习《金刚经》。

 

1936年,他回家度暑假,妻子后来生下次子南小舜。

1937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浙江国术馆毕业,获得武术教官的资格。

 

 

2、落魄台湾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毕业后的南怀瑾直接从杭州到了成都。

他生活窘迫,甚至在他到成都时,已3天没吃一顿饭,饿急了的南怀瑾去偷了两个馒头充饥。

 

他后来到川康边境办了个“大小凉山垦殖公司”,自任总经理兼自卫团总指挥,人数曾多达万余人。

但在地方军阀和军统特务的夹击下,不到一年就散了。

 

不久,经熟人介绍,他在成都中央军校任校教育队武术教官和政治指导员,并在青城山灵岩寺认识了袁焕仙。

1942年,袁焕仙到成都创办维摩精舍(禅宗道场),南怀瑾辞去中央军校的工作,追随而去。

 

南怀瑾1949年2月只身跑到台湾岛时,他没有师友同盟相互照应帮衬,惊魂未定,住在基隆。

一次,一家小旅馆失火,有个叫杨向薇的吉林长春姑娘,成了南怀瑾收留的难民之一,后来又成了他的妻子。

 

婚后的南怀瑾,迫于生计,同温州老乡一起做船运生意。三条船凑成“义礼行”公司。

从琉球运货到舟山(被国民党占领),再从舟山运货到琉球。

 

国民党从舟山撤退时,占用了他公司的船,他血本无归,一夜之间成为负债累累的穷光蛋。

两女两子先后出生了,他不得不栖身于基隆海滨一个陋巷里,挤在瓦可漏月、门不闭风的小屋里。

 

1955年,他在窘困的处境下,出版了《禅海蠡测》一书,却一本都卖不出去。

不久,他举家迁到台北龙泉街,住在贩夫走卒喧嚣终日的菜市场附近。

在这里,他常右手执笔写书,左手抱着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推着摇篮,以防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哭闹。

 

困顿中的南怀瑾煮字疗饥,著书多为稻粱谋。他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

《楞伽大义今释》两力作。但在书店堆放在角落里,少有人购买。

 

后来,一商人出钱买下一些书,谁知这个商人原来是个肉商,把这些书买回去后,拆开来包肉用的。

窘迫之极的他为了生存,一度靠典当衣物为生。

 

 

3、功成名就

 

1960年,胡适读了《楞严大义今释》,表示赞许。南怀瑾因此逐渐被人知晓。

 

1963年,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聘请他担任教授并兼礼学院院长。

思虑之后,他接受了教授聘书,附加条件是不到学校上课,由研究生到其家受教。

 

随后,他在台北辅仁大学开设《易经》课程,古今中外,天南地北,人情世故,讲什么都信手拈来。

结果学生一传十,十传百,他的名字不胫而走。每次上课,学生一直挤到窗外。

 

1966年,声名鹊起的南怀瑾在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邀请下,到台湾三军各驻地巡回演讲。

有次在高雄冈山空军基地演讲,蒋介石还亲自到场聆听。

 

此后,一些台湾政要也都拜在他门下。他每周四给这些政要开特别班,讲课内容偏重于历史哲学的发挥,

如《史记》、《长短经》、《战国策》和《阴符经》等,不谈时政。

这个班大约延续了四年,每个周四晚上门庭若市,街前停满了高级轿车,站满了警卫员、勤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