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16-12-30 15:49:02

不看2016的国内新闻,就不知道原来我们的生活还可以如此分裂 | 盘点

 

by   甘甜甜  曾羽  整理     宇直  审编

2016年已经接近尾声,大而全的新闻报道梳理在一整年的消息冲击后显得疲软无力,

从草长莺飞万物复苏时节魏则西和雷洋的离去,到炽烈夏季蓬勃生长的各类娱乐圈纠葛和

烈烈灼人的杨改兰的决定,再到年末泛滥到极致甚至能跨越21年的所谓“反转”事件,

今年的新闻,一边是难以想象的痛苦挣扎,另一边是抓人眼球的鸡毛蒜皮和家长里短,

我们不仅见识了苦难,更目睹了闹剧。这两极化的生活,哪一种都是2016年,

哪一种也都不是2016。用“分裂”形容这马上过去的2016年似乎再合适不过。

 

年底了,再来看一眼我们“分裂”的2016。

“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艾略特如是说。诗人原意是指,在春天,植物争夺养分,

竞相生长的“生之残忍”。对于2016年的春天来说,青年魏则西之死和雷洋之死同样让这个季节变得残忍,

却是更让人痛惜的“死之残忍”。这样的纠葛和分裂似乎奠定了接下去一整年的基调。

 

时间:4月12日

主人公:魏则西

事件:3月30日,21岁的魏则西在知乎网站上记录了自己求医的经历,

其中关于武警二院和百度搜索的内容引发广泛关注。魏则西在大二时被查出患有罕见的滑膜肉瘤,

通过百度搜索找到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尝试了一种号称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的肿瘤生物免疫疗法。

在花光了借的20多万后才得知这种疗法并不靠谱,在国外早已被淘汰,同时也贻误了有效治疗的时机。

4月12日,魏则西在咸阳家中病逝。

他被认为是“一个死在百度和部队医院之手的年轻人”。

一时间,百度搜索和莆田系医院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5 月 9 日,国家网信办公布“魏则西事件”的调查结果,调查组认为,

百度搜索相关关键词竞价排名结果客观上对魏则西选择就医产生影响,

百度竞价排名机制存在付费竞价权重过高、商业推广标识不清等问题,

影响搜索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容易误导网民,必须立即整改。

随着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对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进行调查以及“莆田系”民营医院名单的公布,

莆田系所暴露出的监管缺陷也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百度此次事件中引发舆论严厉批评,它最大的恶在于其长久以来缺乏有力竞争对手所导致的平庸之罪。

但百度再恶,恶不过害人的莆田系;莆田系再恶,恶不过医疗行业中监管体制的漏洞。

在魏则西事件和由该事件引发的混战中,没有赢家。

 

时间: 5月7日

主人公:雷洋

事件:5月7日晚,雷洋离家后身亡,昌平警方通报称,警方查处足疗店过程中,

将“涉嫌嫖娼”的雷某控制并带回审查,此间雷某突然身体不适经抢救无效身亡。

而亲属发现雷洋尸体的手臂和头部都有明显淤血。警察表示,途中雷某曾强烈反抗,

跳车时头部着地而受伤。警方依法委托第三方在检察机关监督下进行尸检。

北京市公安局通过微博发布雷洋案情况通报。6月1日北京检察发布消息,对雷洋案立案侦查。

11月29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对雷洋案涉案警务人员侦查终结,依法移送公诉部门审查。

2016年12月23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对五名涉案警务人员玩忽职守案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雷洋案最初引起公众热议的原因之一在于,警方发布的通报语焉不详,使得事件疑点重重,引发各种质疑。

而纵观过往事件,我们能得知:保证程序正义和信息的公开,才是面对汹汹舆情、应对质疑的最有力武器。

历时半年,在2016年年末,雷洋事件终于画上了句点。

但显然,这个结果留给我们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

太阳底下无新事。时至夏季,炽烈日光下,类似魏则西和雷洋之死的荒诞之事仍在不断上演。

一道道奇观在社交媒体之上纷至沓来,事情开始变得愈复杂而分裂。

稍显安慰的是,这个夏天尚有一个欢快的序曲。

 

时间: 8月8日

主人公:傅园慧

事件:里约奥运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傅园慧发挥出色,以58秒96的成绩排名半决赛第三名,

晋级决赛。比赛结束之后,傅园慧在接受采访时难掩兴奋之情,直呼对成绩很满意,

表情夸张堪比“表情包”。“58秒95?”赛后接受采访时,听到自己成绩的傅园慧瞬间一脸的惊讶,

“我以为是59秒!我有这么快?我很满意!”记者紧接着问到这次半决赛的表现是否有所保留,

“没有保留,我已经……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

 

这段采访视频被迅速上传到微博,傅园慧萌到不行的表现获得众多网友的喜爱,迅速走红网络。

其个人微博粉丝迎来暴涨,短短10天时间里,傅园慧的微博粉丝数量就从不到6万暴涨到634万,

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801万。8月10晚,傅园慧受邀做直播,凭借两天内爆发的超高人气,

这场直播在一个小时内即达到了千万用户同时在线。傅园慧迅速成为网红,

而“洪荒之力”一词也在众多自媒体和网友的追捧下成为年度热词。

傅园慧被称为“运动员界中的一股清流,其坦率可爱的性格与大众对运动员的刻板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这是她走红的原因之一。而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对国人来说是第一届社交媒体化的奥运会,

傅园慧走红的背后正是有赖于社交媒体强大而神奇的传播机制。

 

时间: 8月14日

主人公:王宝强

事件: 8月14日凌晨,王宝强在微博中发布离婚声明,

自曝妻子妻子马蓉与经纪人宋喆存在婚外不正当两性行为,决定单方面解除与马蓉的婚姻关系,

同时解除宋喆的经纪人职务。此条微博一经发表,便迅速引爆了微博舆论场。

起初,舆论纷纷表达了对王宝强的同情,各大公号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和表达支援王宝强的证据和意愿。

而随着另一位当事人马蓉在微博和朋友圈分别发了声明,表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舆论开始翻转。

与此同时,舆论热潮从微博迅速拓展至全网。

微信、知乎、百度贴吧等平台上有关王宝强的数据都呈爆炸式增长,仅仅14日当天,

微信公众平台就有293篇10w 文章涉及“王宝强离婚”。值得关注的是,

并非只有娱乐类的自媒体在热议此事,包括社会、科技、财经、体育等多个领域的公众号也纷纷借势,

在此事件的基础上发布推文。这也使得宝强离婚事件从一起娱乐圈八卦,迅速突破兴趣圈层,

演变成为了社会热议话题。一段时间内,王宝强婚变事件成为全中国网民普遍关注和参与讨论的公众议题。

 

?王宝强婚变事件的空前热度使之成为一道“媒体奇观”,

而该现象是广大群众和各类媒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现代人因在情感和婚姻关系中普遍存在的焦虑感,故而对该事件保持关注,这可以理解。

但各类媒体持续的高密度的报道、评论,则稍显资源浪费。

 

时间:8月31日

主人公:郭德纲、曹云金

事件:王宝强自曝家丑掀起的战火还没消停,郭德纲、曹云金师徒之间的终极大战就急慌慌上演。

8月31日,欧弟宣布正式加入德云社,并称已入德云社家谱。随后郭德纲晒出德云社家谱,

正式除名曹云金。郭德纲还在微博上隔空喊话:留下艺名带走脸面,愿你们万里鹏程,

从此江湖路远,不必再见。

 

对于郭德纲的喊话,何云伟曹云金等人的态度一向都是避而不谈。

直到9月4日,曹云金终于忍不住了,在微博上突然回呛郭德纲,指其栽赃陷害,强加罪名。

到9月5日中午,曹云金突然发六千余字长文《是时候了,也该做个了结了》,

正面细述自己和郭德纲的种种过往,回应二人间诸多争议事件,

直言“我最清楚你那些见不得光的往事。” 但牵涉事件众多,很多话并未挑明。

一时间,事件关注度与评论都呈几何式增长。

“第一狗仔”卓伟证实了曹云金对郭的多项指控均为事实,

相声界同仁的“青曲社”苗阜也发文《还记得贵社突然夺地建府》,声讨郭德纲两面三刀,

排挤同行。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与起哄,“小岳岳”则挺身而出,出面回应:

“我的一切都是师傅给的,我在云字科,义薄云天的云”。

几个回合下来,所有人都看得云里雾里。相声行当里带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师徒制度似乎不合时宜,

却也并非不能理解,但把师徒之事抖搂到台面上掰扯,多少有些有失体面。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留有余地,日后也好相见。这年头,也不一定谁能帮得到谁。

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不论傅园慧带来的“清流”,还是王宝强、郭曹师徒的戏码,

都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序曲。

 

时间: 8月26日

主人公:杨改兰

事件:杨改兰,甘肃康乐县景古镇阿姑村一位年轻的母亲。

8月26日下午,杨改兰杀死4个孩子后,服农药自杀身亡。李克英是杨改兰的丈夫,

在外地打工的他闻讯回乡,9月4日,料理完家人后事后也服毒身亡 

对于这样一起人间悲剧,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试图探寻事件的根源。

然而,真正让这该事件受到舆论广泛关注和讨论的是一篇自媒体文章。

9月11日,一个理财投资类的公众号发布题为《盛世蝼蚁》的推文,

长篇论述将杨改兰悲剧根源指向贫穷与社会制度,并作出结论:

不是杨改兰容不下她的孩子,而是这个社会容不下杨改兰及其孩子。

该文迅速引爆各大社交平台,引发舆论剧烈争议。赞同者认为如作者所述,

是制度不公下的贫穷与绝望酿成惨剧。反对者则指出文章的逻辑漏洞,认为该文将个案放大为普遍现象,

有情绪放大之嫌;认为该文轻佻地用杨改兰的不幸遭际,消解了她“杀子”这一极端犯罪行为的悲剧性。

 

?细看之下,《盛世中的蝼蚁》一文简单粗暴逻辑很容易被发现。

然而,该文里强烈的感情渲染让不少人在未明事件真相之时,就被文章激起了无限同情。

于是,这样一篇漏洞百出的文章也能够被广泛传播。

这也正是后真相时代糟糕的社交媒体生态的一个例证。

 

时间:10月9日

主人公:张靓颖、冯轲和张靓颖妈妈

事件:从“超女”一战成名的张靓颖在10月8日公开婚讯,粉丝们的祝福还没送完,

第二天来自张靓颖母亲的一份公开信就让一切突变。这封“声泪俱下”的信透露了一个“十三年的谎言”

和少城时代的股权纠纷,张母担心冯轲想利用婚姻来掌控女儿的财产,极力反对二人结婚。

10月9日下午1点多,冯轲发表微博长文,表示向张靓颖的母亲道歉,

并对公开信中所提出的指责一一作出了回应。其中既承认了婚礼问题和张母沟通不当,

也对财产问题进行了公开表态。

下午17时左右,张靓颖同样通过微博表示,和未婚夫恩恩爱爱,没有丝毫问题,此事是家事。

10月10日晚19:48,卓伟在微博中接连爆料证实冯轲传闻,直指冯轲对张靓颖成功洗脑,

张靓颖随后发微博指名怒骂卓伟,卓伟没有任何语言回应,只分享了一首歌《听妈妈的话》。

 

?到了10月11日,在张靓颖32岁生日会的现场照片上,三人紧密相拥、一派和气,

丝毫看不出前两天在公众面前撕破脸皮反目相对。这其间究竟是母亲的“单纯关心”、

女儿的“被爱情冲昏头脑”还是未婚夫的居心叵测,剧情发展得让人有些难以理解。

婚姻是两个人在财产、责任和义务上的契约,但倘若把股权变更沦落到计较谁更受益的地步,

那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危机。据说张靓颖的母亲最后也没有收到女儿的婚礼邀请,

不过还是希望“终于等到”的这段感情“一定要幸福”。

 

时间:11月17日

主人公:林丹

事件:爱情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但婚姻从来不是一段通往幸福终点的红地毯,

而是一段磨砺人心的粗糙石子路。“走得久了,不只是对面那个人会忘记你曾经的容颜,

连你也可能会忘了当初的自己”。

国民级偶像的羽毛球明星林丹,在外界看来是个铁骨柔情的绝世好男,他有着数不胜数的赛场战绩,

也有着令人羡慕的14年爱情长跑。就在11月5日,林丹还在微博晒出谢杏芳在产床上的照片,

夫妻二人抱着刚出生的孩子,林丹说“欢迎你的到来,芳芳辛苦了”,温暖而美好。

可谁能料到十几天后,一段视频流传出来,林丹在“妻子孕期出轨”一事被坐实。

不少粉丝和网民惊讶叹息,“曾经的金童玉女都让人不敢相信爱情了”。

 

不过林丹迅速道歉,妻子谢杏芳也作出回应,表示“一家人风雨同舟”,让这件事也算是过去了。

不管怎么说,“名侦探赵五儿”选择在谢杏芳顺产后才爆料,也算是娱乐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人性关怀吧。

在不少人眼中,充满银杏、枫叶、桦树林,还有老祖宗传下来的关于收获的喜悦的秋天,

是个美好的季节。似乎是要和“收获”相对应,舆论没曾消停,就着诡异的上半年,

催生出了“反转”这一被用烂的词汇。

 

时间:11月30日

主人公:罗一笑

事件:平安夜的早上,罗一笑离开了这个世界。不过她不知道的是,离开的前一个月曾被无数次卷入刷屏风波。

在2016年9月,罗一笑被确诊患有白血病;11月,因父亲罗尔的几篇文章,女儿的故事在朋友圈刷屏,

“读者每转发一次,‘小铜人’就会给笑笑1元”,短短几天内,爱心捐款如山呼海啸般涌来。

然而,随后却被网友扒出罗尔有房有车、有广告公司的负面消息,让罗尔一家一直处于舆论风波中。

 

?对于网友们的质疑和愤怒,深圳市民政局、罗尔、小铜人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及腾讯方面发表联合声明:

获得的全部赞赏资金2626919.78元全部原路退回给网友。

此次跌宕起伏的朋友圈慈善暂时落下帷幕,但罗尔一家的痛苦却没有停止。

罗尔在接受采访时说,深圳房子要留给儿子,东莞的房子一套是现在妻子的,

另一套房子是为自己退休养老准备的。罗尔的“坦诚”再度引爆舆论,媒体记者们也对其穷追不舍。

在另一边,罗一笑的病情不容乐观,病情复杂且危急,罗尔称该状况下只接受司法调查。

如今,罗一笑已经离开,这无疑是一个让人心痛的消息。对于公众来说,虽然经历争议,

但向善和慈悲之心不能因之而打折。社交媒体时代的慈善行为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我们期待阳光能照进灰色地带,模糊的空间也能有清晰的规则导航。

 

时间:12月2日

主人公:聂树斌

事件:7890天,聂树斌案终于沉冤昭雪。这是2005年嫌犯王书金自认案件真凶至今,

聂树斌案周边聚拢着的人们一直等待的结果。

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

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

 

?难以料到平反一桩显而易见的错案,竟要用洪荒之力。在疑似真凶王书金出现之后,

媒体对聂树斌案做了接力报道,法学界人士多方呼吁,当事人家属长期哭号奔走,

但真相始终被困在司法高墙之中。直到肆无忌惮的操纵之手被一举拿下,案件复查才开始有了新的进展。

聂树斌虽然离去很久了,这条漫长的平反路也划上了句号,但冤案的纠正毫无疑问是正义回归、

法治进步的里程碑。2016年12月2日和这份意义深刻的判决书注定会在当代司法史册中划下清晰的刻痕。

 

2016年即将结束,分裂的新闻远不会终止,信息洪流下,每一件事情的到来与转折变得难以预测,

不少被裹挟在舆论狂潮中的看客会随风摇摆不知所措。

你认为什么词可以形容你眼中的2016年国内新闻报道,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