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17-01-06 06:37:42

陈全林

 

《辟谷转识记》之五《听话的元气》

 

2016年7月11日,星期一,辟谷第五天。

已经完全辟谷四天,这四天里,除了饮水,就是喝了六杯啤酒,一瓶九龙斋、一瓶冰糖雪梨饮料,未摄取任何食物。

昨天读《大道行》、《科学新天地——严新气功介绍》,这是两本我二十多年中反复读过很多次的书。严新先生真的是得道之人,他三十年前讲的修道的内容,现在读依然有启发,依然是经典。

早上,整理张玉仙老师的画,有人订了张老师的字画。也写了金光咒,行草书,有人订了金光咒。

发博文,回答道友们的提问,复信。没想到昨天读严新先生的书,书里讲的道理正好今天也讲给提问者了。

对郭女士的和亲人相处的问题,我说:

我们能降生斯世,要感恩父母;能上理想的大学,有好的工作,有美好的姻缘,要感恩命运。作为修行人,与父亲兄弟亲人处理不好关系,就难以通过遗传信息密码来开启大脑的智慧,你的情绪就会紧张,心理会烦躁不安,脑细胞就不容易更好地开发利用。这是严新先生经常讲的道理。和父母兄弟亲人处理好关系了,大家都和谐了,你的身心也就和谐了,就没有来自遗传信息、血缘信息系统的冥冥中的干扰,修道,就容易开心,轻松,容易入静,容易开发智慧。至于修行上,要努力实修,逐渐地变化气质,转化色身,多读经典少空谈,不要谈论神神道道的东西,也不要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要多交流,但不勉强谁接受某些观点,彼此尊重,为了身心性命和大道、国学去发愿,为了社会人类去发愿,甚至发更广大的愿,为了众生、天地、万物、宇宙、法界去发愿,这样,心量广大,就容易与圣真的信息感应,与宇宙中良性的信息感应,而得到加持、护佑、玉成。不要以为这样的愿大而空,好像实现不了。愿力要广大而透法界,就必须如此,才可以谈修行、谈修行人。修德、练功、发愿、读经、悟证、明心,都是一体的,都是修行人所必须具备的,必须做到的。愿你们努力去做。修行人要简事,不生事,先修好自己,把握自己。

对陈先生和的提问,我这样说:

修道成就者的真阳、元气,是听话的,有思维、有灵性、有选择的,施术者也是有把握的,所以,他的意念是用真火烧鱼,就不会烧自己,烧自己了,那还叫什么法术和功夫?就像过去冯理达教授的免疫学实验里,气功师给病菌发杀灭的信息、意念,病菌就被杀灭;气功师发生长的意念,病菌就生长。气是“听话”的,也能是自主调控的,不听话,不能自主调控,是因为修行不够,道行不深。看看严新先生过去那些实验,就可知道气的可调控与气的“听话”,以及气的思维性、生命性、智慧性、方向性、选择性等等。……法无定法,理通即安。没问题。但要坚持修下去,不要变来变去,否则,就形不成模式,出不了功夫。

以上答复中,都有从严新先生学习的心得。

这几天要读完《美德书》,这是我送小唐的儿子的,小唐准备外出旅游,要在路上读此书。

继续读《大道行》以及严新先生的书。

李先生打来电话,说了自己最近的一些情况。七年前他刚离婚的时候,我占卜说,他还有第二次婚姻,命里还有个儿子。他与前妻生了个女儿,因为忙于事业,忽视了妻,妻便和他离婚。他对再婚不抱希望,以为这一辈子,就做事业好了。去年年底他结婚了,现在,妻怀孕已久,他把胎儿的B超图片发给我看。应该是一个男孩。

这件事真是令人感慨。命运的轨迹,还是可以被人以数术感知到的。严新先生说:“数术定根通。”我在用数术时,自然而然地,有修行的境界。七年前我占卜出他会再婚,会有个儿子,这样的占卜,本身也是道术,体现着修道的某些灵感。

修炼中,要身心放松,进入静定和空明的状态,就能感受到宇宙中的很多不可见的物质、能量对身心的支持,这才是辟谷能不饥饿、不想吃、就不吃而活得很好的原理。人要有自信,自信辟谷能成功,也要有功夫,要练功夫,这样,人的灵性元神自然会灵而妙地感应、采集、凝聚、转化那些来自生命本身、来自空气、来自万事万物、来自宇宙、来自法界、来自圣真的物质、能量、信息而完成深度的辟谷,缘此而完成深度的修持,比如我这次辟谷的“转识”愿望。

虽然辟谷五天了,这些天来,没有饥饿感,反倒感到精力充沛,有时因为服气练功,还打嗝,像吃得很饱一样。

还有,要忏悔自己的业,那些过失,那些来自身口意的过失。昨天晚上,在闲聊中,妻给我提了很多毛病,不够谦虚,不够质朴。她希望我更谦虚,更质朴。

我自己也反省我,还不够宽容,不够慈悲,内在的我执还没有彻底打破。有很多口业,是非方面的口业。

我立下自戒:不比较、不轻视、不议论、不羡慕、不妒忌、不仇恨、不报复、不整治。

不比较,不把自己和他人做比较,也不把他人与他人比较,对人一视同仁。

不轻视,要谦虚,不轻看任何人。任何人都会有开悟的时候,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

不议论,不议论他人的得失,管好自己的嘴。得失是别人的,自己议论,就是口业。

不羡慕,不羡慕别人的生活、事业、财富、名位,做好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

不妒忌,不妒忌别人的生活、事业、财富、名位上的出人头地或成就斐然等等。

不仇恨,不记恨任何伤害过自己的人,以报恩想来面对。

不整治,不整治任何人,只做好自己,与人为善,哪怕别人伤害了我,我也以宽容、了业之想来面对。

这是我的心戒。严格要求自己,以期转识证智。

昨天在读王力平先生、严新先生的道论时,对《道德经》里所言“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有了更深的认知。严新先生常说,下手之时,要“贵在精一,重在微妙”,这微妙,大有讲究。微、妙、玄、通是四个层次。修炼的最初,身心有很多细微的变化要觉察,要记录,这样,就容易把握火候。关注了微境,随着功夫的深入,就有更深一层的“妙”境出现,身心的大乐,智慧的生起,都是妙境。再进一步,是玄境,与道、气相同。最后,是通境,是“同于大通”的悟证,是神通境界,也是通达境界。

这四个字需要层层深入地修证。对《道德经》某些章节,也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我现在对红尘诸事,越来越无为,越来越简事,也不想到社会上去做事,读书、写作、修行,做好这三件事就够了。这三件事也是一件事,写作是我对社会做的事,有了网络,写好文章放到网上就行了,不一定要出版。我以前有做事的雄心,现在全没了。以前想办个国学馆讲国学,组织人员编校古籍,出版书籍,现在全歇心了,只想做好一件事,自己做就可以了,写作,发布到网络。

人生苦短,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实修、悟道。

我的这些想法不符合社会潮流,只是我和澄源个人的想法,个人的生活,个人的心境。社会需要精进做事的人,社会才能发展。我也做事,只是选择了不折腾,不生事,安安静静做好一件事的方法。这符合我的个性和做人处事原则。我不喜欢张扬,不喜欢抛头露面,不喜欢和太多的人打交道。这都是多生孤独隐修所形成的个性。对今生,利弊都有。利,有助于我个人隐修;弊,不利于在社会上做事,做更大的事业。我性格里,也不喜欢做大事业,做点小事,力所能及,还是自己很喜欢的事,就足够了。以前,我有豪情壮志,可以用“壮志凌云”形容,随着修道的深入,涉世的深入,越来越成了一个胸无大志,随遇而安的人。我和妻都喜欢这样的胸无大志,随遇而安,过简单的日子。即便我著述,我发扬国学,也被很多读者所关注,在我看来,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也是我喜欢的惬意的事情,以之安身立命,以之谋生养家,以之安顿身心,以之结缘做事。

在我个人看来,修道之外无大事。

以后的岁月,我将在家中阅读很多经典,写很多文章,也会回答很多博友的很多提问。回答提问,是我写作的一种方式。余下的时间,是修行。与社会上的很多人和事,是渐行渐远。

我喜欢这样简事而隐,又不废事功的人生。简事,是我放弃了很多在社会上做事的机会;而隐,是我居家研究,不参与很多社会上的事情,也不张扬;不废事功,毕竟我还在研究国学,发扬国学,不断写作,不断地通过网络跟很多博友交流。我在六年多来,已经回答了众博友的一万多提问,这样的工作可以继续,这是我对社会的某个群体做的工作之一,是我的事功之一。

这样的生活简单,安静,适性,自由,是我和澄源最想过的。虽然看起来缺乏大乘道的担当与勇猛,但能在芸芸尘世,保持初心,做好写作这一件事,多写有益世道人心的作品,足矣。

这些天,梦境极少。

严新先生说做功夫,法门的窍诀在少吃、少睡。

如果辟谷,睡眠会更少,但我还是保证八小时睡眠,通过睡眠来养神。梦境少了,是好事情,说明心进一步清净了,转识的功夫深入了。

宣化上人讲《楞严经》时说:有些个人,一天到晚由早晨睡到晚间,晚间又睡到早上,总睡不够!他为什么睡不够?他那个想阴没有破,所以昏沉就重;想阴破了,那个人清清醒醒、明明白白的。寤寐恒一,醒着和睡着一样的;睡着和醒,又是一样的,没有分别。所以他睡着了,你说话他会听见的,这种的境界是很微妙的。你不要以为他睡着了就骂他,他也知道的;你说他不好,他知道的,不过他不向你说穿了。啊!你看这种境界多妙啊!所以为什么天上的人也不吃东西,也不睡觉?因为有的天人是常常清醒的。

寤寐恒一,需要破了想阴,需要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