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xiang2017-01-17 11:00:43

    已介绍密教的起源与形成,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觉囊派才是真正的藏传佛教,其余的无上瑜伽密教,所有的教派统统不是藏传佛教。可惜的是觉囊派被达赖五世消灭殆尽,目前的觉囊派已不是真正的藏传佛教了。

  接下来,将以真见道后所获得的总相智、别相智,对密教的三大经典之一的《大日经》一一解说,来判断《大日经》到底是真佛所说的法呢?还是假佛所说的法呢?经过解说之后,就会知道《大日经》到底是真经还是假经;如果是真经,学人应该依此继续修学,如果是假经,学人不应该再接触《大日经》,乃至不应该再接触无上瑜伽密教所有的密续,以免戕害学人的法身慧命,再回头那已经是很多劫很多劫以后的事了,真的不堪回首。

  《大日经》所说的法,大略可分为四个重点,那就是六大瑜伽、菩提心为因、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其中六大瑜伽就是地、水、火、风、空、识,菩提心就是密教真心的本体论,胎藏界曼荼罗就是密教成佛的实践论,身密、口密、意密就是三方便,乃是密教的修行成佛的方法论。也就是说,如果密教行者要成佛,就要依据《大日经》所说的六大瑜伽,透过胎藏界曼荼罗的相用,身、口、意三密的用大,来证得密教所谓的真心本体而成佛。然而这样的说法到底正不正确?也就是接下来所要探讨的内容。

  首先探讨六大:地、水、火、风、空、识。密宗行者包括东密在内,主张六大缘起,也就是六大瑜伽,常常将六大当作本体论,以此来解释宇宙万物的体性,认为地有坚性、水有湿性、火有暖性、风有动性、空有无碍性、识有了知性。前五大是色法的体性,识大就是一切众生的心性,祂能分别万法,所以识大有了知性;并说六大为能生之时,四种曼荼罗、三密为其所生,并将六大视为体大,四种曼荼罗为相大,三密为用大,以此来解释佛法所谓的体、相、用。认为六大即是一切众生具有的本德,六大当中的前五大──地、水、火、风、空都属于色法,没有了别的体性。如果前五大有了别的体性,当你在地上钻洞的时候,土地应该向你抗议,抗议你“为何在我的身上钻洞?”又譬如你要喝水的时候,水大也要向你抗议,抗议你为什么要把它喝掉?又譬如你在虚空打一巴掌,虚空也会向你抗议,抗议你为什么要打它?诸如等等,只要你在五大当中任何一大,做出对它不利的事情时,五大应该一一向你抗议才是,可是现见五大并没有一一抗议,表示它没有了别性,不是吗?所以说地、水、火、风、空五大都是色法,没有了别的体性。

  接下来谈识大,有很多修学密教的行者认为,识大既然是一切有情的真心,当然要有了别性,如果识大没有了别性,则不能成为有情众生,因此坚决地认为识大有了别性。今举两位密教行者,认为识大有了别性来说明:

  第一位是日本真言密教的空海,在他的著作《即身成佛义》曾如是表示:“阿字诸法本不生义者,即是地大。缚字离言说,谓之水大。清净无垢尘者,是则啰字,火大也。因业不可得者,诃字门,风大也。等虚空者,欠字字相,即空大也。我觉者识大,因位名识,果位谓智,智即觉故。”(《即身成佛义》)日本真言密教的空海,已经很清楚说明识大有了别性。

  又另外一位是出家人,也主张识大有了别性:“六大中之地大是坚固性,即千古不坏之力,保有势力恒存之实体;水大是湿润之性,即凝聚力,火大是烟暖之性,即动力,膨胀力,风大是变动之力,即活动长养之力,识大是心,识别作用性能也。譬如肉体是地大,血液是水大,体温是火大,唿吸是风大,各孔膜与四大相融合处是空大,脑力精神作用是识大,又性质谓:坚、湿、煖、动、无碍、知觉。”(《秘密真言法要汇聚》光明寺.页20)这位密教出家人主张识有了别性,由此可知密教行者认为识大有了别性,持有这样的看法不仅普遍存于密教行者中,包括后来西藏无上瑜伽密教的四大派在内,而且也普遍存在于佛教的法师、居士们;不仅今时的学佛人普遍持有这样的看法,古时的人也持有这样的看法,认为识大具有了别性,能够很清楚分别种种境界。

  譬如明朝的中峰国师,在《三时系念佛事》卷1很清楚告诉大众,这个真心有了别性:“所谓生者,即众生生灭之迹也。谓无生者,即诸佛寂灭之本也,法性湛然者,灵明湛寂,元妙真常,个个不无,人人本具。”(《三时系念佛事》)

  又譬如高丽的普照禅师,也认为这个真心有见闻觉知的了别性,问:“若言佛性现在此身,既在身中,不离凡夫,因何我今不见佛性?更为消释,悉令开悟。”答:“在汝身中,汝自不见,汝于十二时中知饥、知渴、知寒、知热、或瞋、或喜,竟是何物?且色身是地水火风四缘所集,其质顽而无情,岂能见闻觉知?能见闻觉知者,必是汝佛性。”(《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由此可知,古时就已经有人错认真心具有见闻觉知的了别性,更不用说今时的法师、居士们会主张这个真心有见闻觉知性。

  如上面所说,不论是密教行者,或者佛教法师、居士们,认为真心有了别性,所以要他们所认知的真心,常处于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的状态中,认为这样就是证得涅槃;乃至密教行者认为这样已经成佛了。由于密教行者,错把六大当作实相,尤其认为六大当中的识大有了别性,以此来解释六大的重要性,可谓一步错步步皆错,造成密教行者难以挽回的局面。也难怪密教行者会以六大为基础,因而演变成五形、五方、五佛、五色、五智、五印、五轮等奇奇怪怪的言论出现;也因此而衍生出非常错综复杂的仪轨及供养等法,令人瞠目结舌。所以才会有一位学者说:“以密教仪轨繁杂的程度来讲,可以说是世界各宗教所少见的。”也因为密教行者将仪轨搞得很复杂,让学人分不清楚伊的底细,以为它真的是佛教一支,使得众生在三乘菩提实证方面拖了很久,乃至陷于万劫不复的局面中,令人不胜唏嘘!

  为什么密教行者会主张识大有了别性呢?有两个原因:第一点、误解大乘经典所说,认为识大有了别性。第二点、《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特别强调三件事:菩提心、四曼、三密,导致后来的密教行者,包括后来藏密四大派等在内,认为识大有了别性,所以才要保持这个觉知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此来证得密教所谓的涅槃而成佛。

  首先谈第一点,误解大乘经典所说,认为识大有了别性。密教行者常常夤缘于大乘经典,说大乘经典曾开示过“识大有了别性”,其实他们误解经典的开示。

  譬如误解 弥勒菩萨摩诃萨在《佛说大乘稻芉经》卷1答具寿舍利子的内涵:“应云何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为六界和合故。以何六界和合?所谓地、水、火、风、空、识界等和合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何者是内因缘法地界之相?为此身中作坚硬者,名为地界;为令此身而聚集者,名为水界。能消身所食饮嚼噉者,名为火界。为此身中作内外出入息者,名为风界。为此身中作虚通者,名为空界。五识身相应,及有漏意识,犹如束芦,能成就此身名色芽者,名为识界。”

  解释如下:

  “如何观察内在因缘所缘相应的事呢?那就是六界和合。哪六界和合呢?所谓地、水、火、风、空、识这六界和合的缘故,来观察内在因缘法所缘相应的事。何者是内因缘法地界之相?身中坚固的部分,就是地大的功能差别;能让此身聚集起来的部分,就是水大的功能差别;能够让所吃的饮食等物消化的部分,就是火大的功能差别;能让身中的气息进进出出的部分,就是风大的功能差别;此身中有空间,能够让种种物质进进出出的部分,就是空大的功能差别;能够与五识以及有漏的意识,互相依倚而立而成就此身的名色之芽者,就是识大的功能差别。”弥勒菩萨摩诃萨已经很清楚开示:能够与识阴六识互为束芦,就是能生有情名色的识大,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所以不能外于一切有情真心的识大,而有五大及识阴六识存在。然而密教行者无法证得此一切有情的真心,所以忽视能生前六识的识大,故意执取识阴六识尤其是意识,将意识的了别性当作 弥勒菩萨摩诃萨所说的识大;由于误解大乘经典的内涵,导致《大日经》所说的主旨完全不正确、完全走偏了,与 释迦世尊所说的“真心离见闻觉知”背道而驰,乃至影响到后来瑜伽密教的金刚乘、无上瑜伽密教,统统落入一念不生的意识心而不知,然而 释迦世尊在经典都说“一切有情的真心没有了别性,祂离见闻觉知,不对六尘起种种分别”。

  正如《深密解脱经》卷1开示:

  “昙无竭!如是觉观之人,不能知、不能觉、不能量、不能信离诸觉观第一义相。”尔时 世尊而说偈言:“我说身证法,第一离言境,离觉观诤相,无言第一义。”

  翻译如下:

  “昙无竭菩萨!堕在现象界种种觉观的人,不能知、不能觉、不能衡量、不相信,自身内有一个离种种觉观的第一义谛真实心存在。”于是 佛重颂一首偈:“我释迦牟尼佛亲身所证的法,是离种种语言文字的境界相,没有任何一法能够超过祂,祂是绝对待,离能观与所观相对的境界相,所以没有任何诤论存在,祂所显现的境界相,是没有语言文字这样的境界相,才是真实第一义谛的境界相。”

  从 释迦世尊的开示可知,众生不能了知有一个离种种觉观不在六尘分别的真实心存在,所以在漫漫长夜当中,不断地在六尘境上作种种虚妄分别与执著,不断地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然而这个真实心,本身离种种觉观,不在六尘分别,也是禅宗证悟祖师所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亦即世间人所说的“种种语言的法道,到真心这里就断了;现象界所显现的种种心行,到这里也就灭了”。如果菩萨亲证这个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真心,正如过三恶道菩萨所说:“为如法安住的菩萨,一切诸法无作、无变、无觉、无观,无觉观者名为心性。若见众生心性本净,名如法住。”(《大方等大集经》卷11)过三恶道菩萨开示:“一切诸法没有造作、没有变异、没有觉与观,所以没有觉与观的体性,就是真实心的体性。如果众生能够如实看见,自他有情没有觉观、本性清净的真实心,他就是证悟明心的菩萨,亦名如法安住清净心的菩萨。”从这里可以了知,这个真实心没有觉观,也没有能所,不在六尘分别,如果菩萨能够这样现观,才是如法安住的菩萨,亦名证悟明心的真实义菩萨。从上面说明可知,一切有情真心的识大,本身离见闻觉知,没有众生所了知的见闻觉知的体性存在,所以不会对六尘起分别。

  会分别六尘的就是识阴六识,而识阴六识乃是生灭不已的法,是藉著种种因与缘而从真心出生。正如 佛在《中阿含经》卷54开示:“说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由 佛的开示可知:眼识的生起乃是眼根与色尘相接触而生。眼识既如是,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是这样的道理,是耳根与声尘,鼻根与香尘,舌根与味尘,身根与触尘,相接触而出生,意根与法尘相接触出生了意识,所以说识阴六识,都是藉著因与缘而出生的法,不是本有的法,是被生的法,未来一定会坏灭;小者念念刹那刹那生灭,中者于睡著无梦等位消失不见了,大者于舍寿时必定坏灭。又识阴六识有其了别性,譬如眼识能分别显色,声识能分别声尘,鼻识能分别香尘,舌识能够分别味尘,身识能够分别触尘,意识能分别法尘,尤其是意识,能够作很详细的分别,不仅能分别前五识的粗相分别,而且还能作前五识所不能作的细相分别,因此能了知世出世间一切法。既然识阴六识是藉著因与缘而出生而分别,也会随著识阴六识消失而消失,须待这六识再次藉著因与缘出生,才有这六识及其了别性出现。由此可知,会分别六尘的乃是识阴六识,祂可以对六尘作种种分别,因而有大众所了知的诸法出现;众生不了知识阴六识的虚妄性,因而妄造种种善恶行,不断地在三界六道当中轮回生死。又识阴六识是被生的法,是刹那生灭不已的法,不是 释迦世尊、弥勒菩萨摩诃萨在经中开示“能生一切有情名色,并与前六识互为束芦的识大”;而这个识大本身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起种种分别。

  综合上面所说,作个结论如下:密教行者误会大乘经典所说,认为识大有了别性,也就是他们所认知的真心有了别性,所以才要保持这个真心,时时觉醒著可以作种种分别,因此落入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的离念灵知当中,以证得此一念不生了了常知的意识心,而说已证得涅槃乃至成佛。然而这样的说法,完全迥异于 释迦世尊开示“真心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分别”,与 释迦世尊所说的法完全背道而驰。由于密教行者所认知的真心,有见闻觉知性,导致密教行者修行完全走错了,落入 释迦世尊所说的常见外道中。可是密教行者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入常见外道中,连最基本的简择力一点也没有,实在令人叹息不已!

Shixiang摘编自internet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