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17-10-03 20:49:53

语文课本里这么多假故事 当小学生容易么?

这么看体育老师教数学也不算啥了

 

作者 | 杨雅萍

编辑 | 太喜

九月开学季,中小学教材也迎来了新一轮大换血,“部编本”一统江湖,改变了原来各个版本彼此割据一方的局面。在新教材编写期间,关于“假课文”的事情是否应该从课本中删除的讨论就一直贯穿其中,终于在定稿中删去了《爱迪生救妈妈》等有争议的文章。

 

想想课上老师曾经讲过的故事,重获新生的雄鹰、沙漠中的依米花……相信了那么多年,结果有一天被告知,这些都是假的,假的!原来自己学了几年假语文。

每个名人的童年故事都能熬一碗鸡汤

对于名人,我们向来有喜欢把他们“神话”的传统,特别是编造出这些人在少儿时代和别人不一样的故事,并由此推出“XX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具有XX(此处往往是某种品质)”这种看上去很有道理,但实际是经不起推敲的套路。

《尊严》

 

出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尊严》,讲述了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据说他曾经逃难到南加州,善良的镇长杰克逊大叔拿出食物来款待所有难民,只有他坚持要通过劳动换取,镇长对他的品质十分欣赏,将女儿许配给他,并且预言他一定会成功,因为他有尊严,果然多年后哈默成为了石油大王。

 

然而事实真相确实如此么?很遗憾,完全不是。

哈默家里本就富足,他自己更是经商天才,高中时期就通过出售自己制作的航模来获利,看到了梦寐以求的一辆汽车,先向哥哥借了钱,圣诞节再帮糖果公司运送糖果,不但还了钱,还有不少盈余。

191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就读期间,哈默接替父亲经营制药厂,边学习边经商,成为美国当时唯一的大学生百万富翁。1921年,23岁的哈默到了苏联,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诸多机会,还因此认识了列宁等苏联领导人,成为“红色资本家”。说他还曾经在南加州逃荒,他可能真的没时间。

 

即使是从哈默的妻子们来分析,这个故事也是站不住脚的,哈默的第一任妻子是俄国的女男爵奥尔加·瓦迪娜,第二任是一位新泽西州的女子,之后与另一位财产继承人佛朗西斯·托尔曼结婚,其中并没有“镇长女儿”的身影。

《华盛顿砍樱桃树》

另一个家喻户晓的假故事,则是《华盛顿砍樱桃树》,因为这个故事上当受骗的不只有中国小学生,美国孩子也未能幸免。

故事最早出自一本关于华盛顿的传记,传记作家帕森·威印在华盛顿去世后采访了认识童年华盛顿的人,由于这本传记在19世纪多次重印,无数人对其信以为真。然而实际上,关于樱桃树的故事,除了这本传记之外,再也没有别的证据。

很多人说真相应该是这样:为什么父亲会原谅华盛顿?因为他手里还拿着斧子。

《诚实的孩子》

 

如果你觉得这个故事带着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这不是错觉。为了与华盛顿相“抗衡”,苏联人们也给他们的领袖列宁编造了《诚实的孩子》。

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可他因为害怕受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回家后有一天,他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

最终,小列宁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再没有说过谎,长大以后,也通过诚信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除了具体的人和物,两个故事整体发展变化几乎一模一样,可以说是“铁打的情节,流水的主角”。更重要的是,这两个故事还经常出现在语文对比阅读中,不知道做题的小朋友们在知道列宁的故事根本就是仿照华盛顿,并且两个都是假的后,会作何感想。

 

穿越时空的发明

《爱迪生救妈妈》(苏教版题目是充满抒情色彩的《晚上的“太阳”》)这篇课文里说到,爱迪生7岁那年,妈妈得了阑尾炎,医生到家里想给她做手术,可是屋里光线太暗,达不到手术要求。爱迪生急中生智,用几面镜子把油灯的光汇聚起来,照射着让医生成功地做完手术,拯救了妈妈。

 

诚然故事的主题是希望能够表现出爱迪生的聪明,但是根据相关论文资料,医学界普遍认为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发生在1886年,而爱迪生7岁那年是1854年,这个故事可以说相当穿越了。

《地震中的父与子》

同样在时间上很“迷”的是收录于沪教版和人教版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讲述了美国的一次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劝阻,冒着生命危险,怀着坚定信念,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13位同学的故事。可就是这样父子情深的故事,它开头第一句的时间几乎每隔两三年就会重新修订:

 

2002年和2003年版本中为“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但事实上,1989年美国洛杉矶并没有发生地震,发生地震的是旧金山;

 

2004年6月份印刷的课本,开头改成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的确发生了6.6级地震,不过地震的时间是当地凌晨4点31分,这个时间如果学生被困的话也应该是在宿舍,但是课文内并没有体现这一点,只写了教学楼。

 

之后的几次修订中,则选择了将时间模糊处理的方式:比如2005年文章开头为“有一年”,2009年12月,课文开头又变成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2012年修订时变回了“有一年”,2016年再次重回“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

 

除了时间上明显存在的漏洞,故事叙述中也存在问题,父亲徒手挖刨瓦砾38小时,这件事的合理性实在值得怀疑。

 

爱国之情无限升华,真实性是硬伤

一位宇航员神采飞扬地说:“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用肉眼辨认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关于“太空中能不能看到长城”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而《长城砖》这篇课文伴随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给年少的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实际上,平均宽度仅10米左右、狭窄而不规则的长城,在36公里的高度,就会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杨利伟

航天器的飞行高度是300至400公里,在300公里高度,置身于太空绕地球运转时,仅用肉眼绝不可能看到长城。而且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返回地球时,央视记者白岩松问就曾问他是否在太空中看到长城,杨利伟的回答推翻了无数人信奉多年的“事实”:

“看地球景色非常美丽,但我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

 

入选到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的课文《悲壮的两小时》来自《读者》1995年第2期,原标题为《宇航员之死》,讲的是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在驾驶“联盟1号”宇宙飞船归航的过程中,当宇宙飞船返回大气层后,需要打开降落伞以减慢飞船速度,科马洛夫却突然发现降落伞出现故障无法打开,他最终和“联盟1号”一起在着陆基地附近坠毁。

文中称苏联对这一情况做了实况直播,并请科马洛夫的家人在科马洛夫生命中的最后两个小时与他告别。

 

这篇在情感上极具冲击力的文章,实际却经不住理智的检验:首先,联盟1号宇宙飞船是在莫斯科时间1967年4月23日凌晨3:35升空的,而非课文提及的1967年8月23日;其次,飞船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速度极快,一般只需要十几分钟,不会长达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内能够保证与地面的通话,也基本不可能;第三,科马洛夫告诉女儿“联盟一号”之所以出故障,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可航天器故障短时间内很难查出原因;此外,最重要的一点,“联盟一号”飞行是冷战期间苏联为与美国竞争登月项目而进行的绝密行动,对其坠毁事件根本不可能现场电视直播。

 

从《大英百科全书》等科学文献来看,事实的真相是在故障发生后,当时空军现场指挥官报告说需要急救措施,随即就掐断了通讯联系。国防部长乌斯基诺夫在上午11时左右接到负责航天事务的卡曼宁将军的报告,说科马洛夫已经遇难。塔斯社在当天14:00向世界报道了这次不幸事故。

 

强行给动物加戏

关于“乌鸦反哺”的故事,最早出自《增广贤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本草纲目·禽部》也有记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

但是相关研究员表示,一方面乌鸦幼鸟在可以独立飞行、觅食后,就会脱离母亲的照顾,或者群居生活,或选择独自生活,结束哺育关系;另一方面,群居的鸦类,在自己已经吃饱的情况下,会将多余的食物分享给同类,甚至不介意同类从自己嘴中抢去食物,这可能才是古人看到“乌鸦反哺”的真相。

斑羚飞渡

 

其他流传甚广、骗人感情的拟人故事还有《斑羚飞渡》,作者沈石溪说他自己“严格按照动物特征来规范所描写角色”,实际上斑羚是一种比较“个体化”的物种,只有在发情期,几头雄羊和雌羊才会一起聚成临时的小繁殖群体,所以对于它们来说,“集体”几乎是个不存在的概念。

像文中那样“主动担任跳板、慷慨赴死”,对于动物来说是一件非常复杂的行为,即使是想要种群中培养出这种习性,也需要经过长久的自然选择,可是从《斑羚飞渡》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能够做到“为他羊牺牲”的斑羚,全都死掉了,这样高尚的基因并不会留下来,在这种条件下,很难说动物能够进化出“飞渡”的行为。

 

很多人觉得语文课本不像历史教材,只要能向人传达好的主题就够了,真实性并没有那么重要,但这样做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

 

不能因为我读书少就骗我。作为一个曾经“无知的小学生”,在真正开始有历史课的初中之前,我们关于历史、名人的知识大部分都来自语文课本。小学生也很少利用网络搜索信息,对于语文课本里的故事,基本上是怎么说就怎么信了。

 

而语文课本还有一个习惯,无论事件是否真实,都爱采取“写实风格”,小学生能怎么办,他们也很绝望。

 

 

[1] 马德佳. “假课文”遇见真课堂该何去何从[J].甘肃教育, 2017(7).

[2] 张运明, 李宣琴. 《斑羚飞渡》质疑及教学思考[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1):95-96.

[3] 陈远. 《悲壮的两小时》:是不是拿孩子开涮[J]. 教育文汇, 2004(5):16-17.

[4] 高仰止. 科马洛夫之死——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的惊天谎言[J]. 大阅读:中学生综合文摘,2009(4):48-49.

[5] 周凯莉.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藏有多少“谎言”[J].发现, 2010(1):48-50.

[6] 鲍勃·康西丁, 丹尼尔·伊克比亚, 苏珊·纳珀,等. 哈默传[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

[7] 戴昌达, 刘亮, 姜小光. 从太空探测万里长城[J]. 物理,2005, 34(2):88-92.

[8] 斑羚飞渡是梦一场 http://www.guokr.com/article/49750/

[9] 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小学语文教材有关问题的说明

慧惠2017-10-04 05:54:40
不看了,撒谎就撒谎吧。上次太极对泰拳的擂台,我失去对所有武侠小说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