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17-12-22 21:10:49

陈全林

 

修道者如何看待宗教 

这个问题我在《问答集》、《增益集》里有不少探索。

生活里,一些人信道,就百般诋毁佛教;一些人信佛,把道教看成“外道”而不允许弟子参学;

一些中国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就千方百计劝家人信基督教或者天主教;

有的人家,家庭成员多,信仰不同,竟然会因为信仰的不同而亲人反目;

一些中国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便开始反对佛道文化,一副数典忘祖的样子。

 

现实生活里,宗教在很多时候不仅没有给我们带来智慧、解脱,反而带来无尽的烦恼、魔障、

出偏、矛盾、是非。社会上不少走火入魔的修炼者,大多与佛道的修持有关;

而一些因宗教信仰所制造的家庭矛盾多与天主教、基督教有关。

佛道文化在本质上没有排他性,相反有包容性,真正懂得佛道文化的精髓的人会彼此敬重,

彼此学习,中国文化就是这样发展的。

而基督教、伊斯兰教有排他性,因“排他”而制造了很多矛盾和混乱,特别是家庭的矛盾和混乱。

一些朋友的家庭就因家里有人信仰基督教而排他,造成了亲人间的痛苦。

一些中国人信仰基督教,且不了解基督教的发展史、不了解基督教在西方文化里的作用、

不了解西方人对基督教的真实看法,一味地傻傻地、迷糊地信教,比西方人还虔诚还迷信,

结果误导了自己,也给自己、家庭带来了很多问题。

 

 

我认识的一些朋友家里,经常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战争。有姐弟两,姐姐信仰佛教,弟弟信仰基督教,

姐姐要说服弟弟信佛,弟弟要说服姐姐信基督,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反目,亲姐弟成了仇人。

这样的宗教偏执,生活里还少见吗?只怕读者能随便说出很多。不少信仰宗教者有偏执心理,

非常固执,某些宗教家、“大师”、“宗师”更偏执、更邪恶,会把追随者引向严重的偏执与魔障中。

 

 

 

本来,宗教是安顿人心、善化人心、慈化人心、美化人心、静化人心、净化人心、智化人心的。

实际上这些宗教的功能和好处很多信教者不仅没得到,反而变本加厉地张扬了人性和个性的弱点。

这里面有很严重的问题了。大家何不反思?何不自省?

一位道友,信佛之后变得神道、固执、无情,还有强烈的“救度”他人的心,经常强迫地给亲友传教,

以致大家见了他像躲瘟疫一样躲避,后来此君因修炼出偏而住进精神病院。

这样的信仰已经是出偏了,不是佛教问题,而是信仰者的身心有问题,至少有心理强迫症,

在信教后不仅没有减弱或治愈,反而因为“宗教妄想”而得到了强化。

这些该是“宗教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修道心理学”研究的课题。

他把原有的心理问题转移到了信仰里,结果因为没有明师的开导,盲修瞎练,出了问题。

难道这样带有严重心理问题、严重逃避动机的信教者少见吗?

本来,宗教之学学好了,可以很好地对治和解决这些身心问题,

可是,谁来引导他们善化、净化、慈化、智化?

 

 

2013年五月,我因要参加香港“亚洲禅学大会”而回家乡办港澳通行证,在列车上我读《点灯的人——南怀瑾先生纪念集》,这趟列车是开往西宁的,我对面坐的女士也在读书,读的是美国人写的《活在当下》。

那位女士见我在读书,就跟我聊天,我不读书的时候她也翻看我的书。我们谈论一些读书的感受,我向她介绍了我读的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南先生其人。我说这是一本好书,推荐她有机会读读。我没想到这位女士是基督徒,她跟我谈论《圣经》,我说我喜欢《圣经》里的《诗篇》,真是很伟大的作品。

谈着,她开始传教,劝我们信仰上帝,言谈中对佛道文化进行了“批判”。我见此,就说:“宗教信仰,纯粹是个人的事情。你可以信仰上帝,但不要诋毁其他宗教。宗教之间是平等的,只是对真理的不同表述。”我就不再和这位女士聊天,埋头读书,这位女士开始向邻座的人传教,讲自己的很多祈祷感应。但她对中华文化的“批判”,“唯上帝独尊”的言论引起了邻座的一些人的反感。邻座有的是大学生,有的还是博士研究生。

 

第二天上午,那位女士问北京哪里有好玩的,邻座的一位女士说:“北京没啥好玩的,哪里都不好玩。”我就这个话题谈了谈北京的“好玩”,比如,到琉璃厂去看名人字画,到美术馆去看大家展览,去国博看那些平时只在书本上才能看到的文物,去颐和园看皇家园林,去故宫去欣赏“书画馆”、“珍宝馆”、“陶瓷馆”的奇珍而感受华夏文明的辉煌,看看中国的瓷器,从上古古朴的陶器,到明清精细的彩瓷,发展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我宁愿盯着一件汉代古朴大方的粗陶看半个月,也不愿意盯着画得精细、烧得精美的清瓷看一天。瓷器越往后发展,越失去了古朴大器的那种美。

 

由此,我们开始了很多大家参与的话题。不久话题拐到了宗教上。那位女士还是劝大家信教。我直接说她这种做法不好,不要去勉强他人信教,也不要说其他宗教不好。每种宗教都会有局限。宗教只是探索真理的一种方式和存在。我们是求真理,还是信宗教?

真理是无形无象的,真理没有局限,而任何宗教,对人都会有局限,宗教发展中,由于宗教组织的日渐成熟,也就会有各自的利益和由利益产生的弊端,这些弊端不仅局限人们接近真理,还会败坏宗教本身。现代的“宗教商业化”即是。

 

我讲了这些道理,并对“上帝”的形而上的道理和道教的“道”、佛教的“法身”做了比较,从形而上的无限性而言,这一切名相所表达的只是对我们肉眼看不到的那个最本质的关乎宇宙万物的存在的不同表述而已。真理好比喜马拉雅山,从多个角度都可能登上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看到同一片蓝天。在各自的跋涉中道上的风景不同,各自的路径和感受不同,但要达到真理的颠顶的目的都相同,都要站在坚实的大地上仰望蓝天,心境或许会不同。有些人登上喜马拉雅,会极喜而泣,有的人会心态平静,有的人会感叹:“不过如此罢了”。这些登山者下山后各自写一本书来表达自己的所见和悟境,就会由此形成各自的学说和宗教,价值观、世界观,会有同有异。

 

我详细的讲述令那位信教的女士很感动,她认可我所说的道理,甚至说:“我可不可以把你看作上帝派来的对我点化的人?”我说:“在你的宗教立场上,完全可以这样看待。在佛教文化,把这看作缘分。”女士由此讲了她信教的过程,在艰难中在绝望中,她多次祈祷,每次诚心祈祷都有感应,由此信教。

 

她问我信不信感应。我说信。我讲了陈健民上师在《佛教禅定》里写的祷告与感应。陈上师修持佛法,他在印度时房东是基督教徒,经常干扰陈上师,对他不友好。一天,陈上师在基督像前祷告说:“你的信徒已经在干扰我的生活和修行了,希望能改变他的行为。”当天夜里那个房东梦见基督对他说:不要干扰那位喇嘛,要和他一起祈祷。第二天,房东对陈上师非常客气,还讲了他的梦。

 

我讲了我认识的某“基督世家”感应的故事。一位朋友的太祖父生病,朋友的父亲为祖父在基督像前祈祷,祈祷祖父的疾病尽快痊愈。祖孙四代信仰基督,希望能圆满这个愿望。当晚,病中的老人梦见有天神给他赐药,梦中服药后第二天病就好了,嘴角还有药香。

 

我也讲了生活里一些信道者、学佛者的祈祷与感应。一位道友,母亲临终前一月,病得很严重,身体疼痛难忍,日夜呻吟。道友在院子里摆好香案向苍天祷告,愿母亲的疼痛消失,自己和子女愿意修善。次日,母亲的巨痛突然消失了,此后的四十天里没有疼通过,直至辞世。

 

我友禅者曾祈祷观音护持,也得到了感应。他念佛得到过感应,静室夜半生光明,他信佛就信得非常真诚。感应在宗教中很普遍,这是宗教吸引信徒的一个方面。感应的“道理”不好说,不好说,非常不好说。儒家也讲“天人感应”。比如那些求雨的儒士,发心求雨,大雨就会真的降下来。

 

现代大儒马一浮的父亲曾在官任上为民求雨,精诚祷告三天后,大雨如注。韩愈写的《告鳄鱼文》,就是因为鳄鱼为患,他写祭文祷告,鳄鱼真的就未再危害民众。“唯物论”者看作迷信,宗教信仰者看来是“诚心感天”启动了了冥冥中的力量完成了我们不能完成的事情。

 

近代虚云老人因云南干旱并流行瘟疫而祈祷六月降雪,以灭瘟疫,以解旱情,真的在那些祈祷的日子六月飞雪,瘟疫自灭,旱情自解。明高僧莲池大师也曾念佛求雨,结果大雨应他念佛声而落。

 

2013年8月底,我在《今日说法》上看到一期节目“迷徒的羔羊”,讲了两个少年,一个十七岁,一个十八岁,连续作案,杀了七个人,其中两位还是本村村民。一位是五个月的孕妇,应该说杀了八个人。其中有个两岁的小孩,被他两捂死了。这两个少年想干“大事”,干大事的第一步是“练胆”,要练胆就要杀人;杀人了,他们将后走“黑道”时“老大”才会看得起;他们想先走黑道发财,再打入经济界。

 

这两个少年就因此大胆杀人。当案子侦破两位少年被押回家乡时,村民都来观看,那时天晴。可瞬间晴空狂风大作,一会阴云密布,大雨倾盆。当地的人都说这是两个少年的恶行招致“天怒人怨”。唯物论者会看成是“巧合”。在宗教和灵学,这就是“天怒灵怨”。这也是“感应”。

 

感应容易引人信教,信神,信神秘的力量。但感应的过多宣传容易使人迷信、沉迷在神秘体验中而迷失自我,不能明心见性。所以,真正的禅道,不会大讲感应,即便讲,也会边讲边破,不让人产生任何执着、痴迷和迷信。讲感应,为的是增强信心和敬畏心,而不是迷信什么。

 

那位青海的女士讲了自己的好多祈祷与感应,其中一件事情是:她的儿子有一年生病发烧,高烧不退,家里住的地方离医院很远,丈夫在外打工,孩子夜里发高烧,她吓坏了,也无法打120求救,实在没办法,这时她想起给她传教的人说的“祈祷”。她赶忙跪下来祈祷基督护佑这个孩子,只要能使孩子退烧,她就愿意信仰基督教。

说来奇怪,她祈祷半小时后,孩子的高烧就退了。由此,她信仰了基督教。此后她讲到了很多祈祷与感应的亲身经历,所以她信仰基督很虔诚,甚至想要所有的人信教,迫切希望自己的家人、亲人信教,可是公公、婆婆、丈夫都不信教,为此他们闹了很多矛盾。

 

我赞同她的虔诚信仰和感应。但对她劝人信教,劝亲人信教、家人不信,因此闹家庭矛盾的做法提出了看法,甚至是批评。我说,这样做,不仅不能传教,还会伤害亲人,伤害家庭,伤害自己。信仰是个人的自由,信不信宗教,是每个人的自由,不要强迫,更不能因此和亲人朋友闹矛盾,否则是添乱,本身就违背了宗教的慈爱精神。如果因为信仰的不同而使家庭破碎,这样的宗教还不如不信。

很多人的信教,往往在于在危难无助时的感应(祈祷感应)或者感触(触缘而觉)。

但这仅仅是因缘,还要深入到心灵本体,探究身心解脱、智慧生发、安详起用的道理。

 

 

我讲到了宗教的局限、宗教组织的局限以及隐藏在宗教里的“信徒们看不见的罪恶”。

就说基督教历史上对所谓“异教徒”的杀戮,难道那是上帝的仁慈吗?

基督教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出现了很多由基督分化出来的邪教,

比如文鲜明的“统一教团”就是邪教,文鲜明自称是耶稣再世。

 

 

我也讲了每个宗教里由于偏执、痴迷于宗教形态、宗教的组织和宗教说教而走火入魔、出偏的事情。

历史上,很多基督教的修道士的行为其实是变态行为,比如有的信徒经常拿钉子钉自己的身体,

以体验耶稣的痛苦;有的终身背着十字架以赎罪,还将铁链条穿过身体以固定十字架。

我向这位女士推荐了詹姆士的《宗教体验种种》,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基督教、天主教教徒的宗教体验,也提到一些教徒的行为是变态行为。信仰要理性,修持更要理性。丧失理性,很容易产生迷信和偏执,甚至误入邪教而自毁性命。

 

当然,我也讲到了佛教徒、道教徒中因信仰、因修炼而出偏的例子。

我告诉她的是:宗教文化里也有很多糟粕,特别是宗教形式里面。很多宗教的罪恶是人的罪恶,人性的罪恶,当然不是上帝的罪恶,而是人有问题。上帝不会去杀戮和灭绝异教徒,但那些信仰上帝的偏执者会;上帝不会下令烧死布鲁诺,但信仰宗教而偏执的大主教会。

 

信仰宗教,为的是什么?是安顿心灵,是给魂找一个归宿。实际上我们往往信仰了宗教,心灵不能安顿,反而更纠结,心灵也找不到真正的归宿。比如你,因为家人不能和你一样信教而痛苦。这就因为宗教变成了强迫症。假如你自己在心里信仰,也敬重家人的选择,大家不都过的很好吗?信仰,有时候要藏在心里不说出来;有时候要以改变自己的心行、身心来展示信仰的好处;但最好不要用强迫的、引诱的、劝导的乃至极端的方式传教,首先学会尊重他人。

 

那位女士听了我的话,大有心开之感,非常感动,说她明白了,不再劝丈夫、公公信教,做好自己就行。

这样家就保住了,自己的信仰也保住了。

 

 

我向他推荐了天主教的圣徒德兰修女的传记。这位修女非常伟大,在她的心行里没有宗教的分别与斗争,只有基督之爱。她救助的人,有基督徒,有印度教徒,有佛教徒,有伊斯兰教徒,而这些不同的宗教徒都对德兰修女充满敬仰。这才是真正的基督精神。我读了不同版本的德兰修女传,感觉她就是佛教的中的“观音菩萨”的化身,真正的菩萨的慈悲精神,在她那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示。

抛开宗教的纷争,德兰修女,可以看成是上帝的化身,也可以看成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度之。”在大乘道的精神里,只看圣人的精神和行为,不看宗教的形式。菩萨可以存在于任何宗教、任何生命形态和任何社会组织中而救世化人。

 

一些道友喜欢向我请教佛道问题,或者愿意跟我一起修学佛道文化。我的第一个条件是:“从此,你要在家里做得很好,变得更好,让你的亲人朋友感觉你修学佛道之后变得更好了。这样,他们会支持你修学,对你,对我会有信任和信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不会教修持法。还有,绝不勉强家人也修学佛道。他们愿意亲近佛道文化,就积极接引。他们不愿意修学,没关系,关心他们,关爱他们,但绝不勉强他们,做好自己就行了。

 

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不一定说出来。比如你每天干好家务,默默在心里修持,但不一定要告诉家人‘我学佛了’,等机缘到了才可以说,以免因为家人不理解而给自己和家人带来违缘。只做不说,先要有这样的涵养。念佛念在心里,信佛信在慈善里,用行为自然展现你的信仰你的修行,但不一定要讲出来。”二十年来,私下跟我修学佛道法门的那些朋友,那些真正发了心的人,都做到了修身齐家,都使自己的生活和心性、家庭越来越好。这是基础,这个基础做不到,佛道的修学,免谈。不然,很容易出现魔障。

 

宗教文化也是对宇宙真理的探索,而科学也是对真理的探索,途径不同,但本质不异,都是追寻真理。我们不能因为宗教而否定其他文化与科学的价值。假如世界上没有其他文明,只有单一的宗教,这样的人生和世界,还可爱吗?可能有这样的人间吗?不会有。假如没有电脑、手机,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我经常对道友们讲,电脑、互联网都体现着法界的秘密。互联网也是一重法界。通过互联网的功能去感悟佛道所讲的法界信息的联网性,会豁然开朗。

 

 

真理无限,宗教文化和宗教形态、宗教本身是有限的;

宗教所揭示的真理是无限的、永恒的,但任何宗教都会有成住坏灭的过程,既不会无限,也不能永恒。

真正明白宗教真理的人,就会打破宗教的局限而投身到真理的无限。这就是自由,这就是解脱。

作为宗教的佛教,会有“末法时期”,但作为真理的佛法,永远不会有末法时期,

法,作为真理的载体或者真理本身,是永恒存在的,具有无限性。

也只有具有无限性的存在才可以成为信仰并包容人类的信仰。

因无限,所以没有局限而可以信仰;因为无限,可以因包容而信仰。

huzi20152017-12-23 08:20:01
道、佛非宗教且宽容,以此角度看此文不错,但站在其它宗教立场上看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