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18-05-06 18:45:24

倾莲池

 

 

现实中,很多人观察问题是相对比较片面的,或者只能在表相的层面去观察。

佛菩萨则洞见了更长远和更深层次的因缘,给予人最为究竟的加持和护佑。

 

比如,一个人修了什么法,而在世间上事业有成,所求皆愿。这是一个果,果之形成,

有因与缘。大众可能会简单地看到果,而忽略了他努力的过程和其他核心的因素。

 

就像人们常说,社会只在乎一个人舞台上的精致表演,而不会去注意他台下的十年功。

 

作为一个佛弟子,当学会用智慧的眼光去看待世间事物之发展,从果而推断因与缘。

而不能只见到结果,然后疯狂狂热地去崇拜,因为这不是成功学。

 

有位师兄跟我说过一个实例。

 

她家楼下有一个邻居,王叔,他年纪也不过五十出头,双腿却开始不能动了,

只能依靠拄拐才能移动。

 

将这个事迹代入我们的身边,会发现有些学佛的人遇到了疾病和厄难了,也会不知所措,

他们只在果上打转。然后会去找各种人观察,以期望有什么神方和妙药。

 

有的或许可以解决,而有很多是求之而无解的。

当我们从果上退回来,看因的层面,就会瞥见真相。

 

她说:我问我妈,去年王叔还好好的,怎么今年就不能走了?

 

我妈说是因为他年轻时,他亲妹妹的孩子,也就是他外甥,当年重症不治,已经有出气没进气了,还没死。

 

但他没管,拽着双腿就给扔棺材里了,结果这孩子到他老了讨债来了。上门来求我爸,我爸找车给他拉去寺院,给那个孩子立的牌位超度。

 

 

视角一:当我们见到了王叔不能走的凄凉晚景,会非常可怜他。怎么刚五十出头就这样。

于是有的人就开始为他诵经回向,但是很快遭受到反噬之力量,自己生病或者发生种种不顺。

 

为什么?因为他忽略了视角二,这个可怜之人,必有一个可怜的因存在。

 

 

视角二:他往昔在自己的亲外甥还未死时,就把人扔进了棺材,不知道是活埋?还是直接去火葬?想起来是非常恐怖的,细思恐极。外甥死后怨气之大更不用说,必然会回来报复。

 

我们将心停留在视角二,想起孩子未断气却未放进棺材,直接盖上棺材盖,

一个活人望着令人窒息的棺材板,该是多么恐怖,这小孩当初是多么的可怜?

 

只看到视角一,王叔很可怜。于是有的人就帮王叔修法,

可能会给自己造成障碍,因为忽略了另外的存在因素。

 

只看到视角二,小孩很可怜,有的人甚至会觉得王叔罪有应得。

 

佛菩萨是大觉者,具无碍之智慧,他们能够遍观一切法,一切缘起。

他们能同一刹那,知晓是因是果,他们既会悲悯王叔之际遇,也悲悯小外甥之不幸。

 

而最根本的方法,是看着这个结,这个铃,解铃还须系铃人,让王叔能诚恳地忏悔,

向外甥道歉,化解冤结,同时修功德超度孩子之怨灵。

 

这样修的结果,可能是王叔痊愈了,安享晚年,孩子又往生了善道,皆大欢喜。

 

既然解铃还须系铃人,王叔忏悔和道歉之真诚就十分关键了,否则随意叫子女帮自己道歉,

没有什么惭愧和悔恨之心,就难以得到怨灵的原谅,效果就不明显。

 

王叔若因此而愿意学佛修行了,还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那么,孩子就是他的恩人,甚至说菩萨示现都不为过。

 

假如进入更深的缘起,王叔有这病,孩子来讨债,但若有成就者传授王叔禅修之口诀,

教他安住于双腿的疼痛,凝然而观,可能会顿见法身,证悟空性,解脱于轮回。

 

他解脱之后,再以神通力、方便智慧力度化孩子,孩子可能因此转变为护法神,乃至证悟者。

本是生死冤家,却同成莲上菩萨。

 

缘起之理,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

 

我们凡夫的视角都是比较单一的,有时候往往只见到一个点,而不是面,更不是多维视角。

因此非常重要的是,当学会相信佛菩萨之金刚语,相信经典,相信具德上师之教言。

 

 

 

 

 

以前我发布的一个案例:

 

有个德国人死后,堕落在第八间大地狱(即无间地狱)。

 

他成为身体如山脉那么大的地狱众生,住在四方型的盒子里面,里面有炎热的火焰瓦斯硫酸,

一直在烧他,非常痛苦,要住在该大地狱很久的时间。

 

德国人时刻都要受火焰硫酸烧身之苦,不知道还要受多少劫。

诚如地藏经所言: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

 

这是泰国法身寺高僧观察到的一个实例,这位德国人其实大家都不陌生,他就是希特勒。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希特勒是罪有应得,杀害了无数的生命。

而在佛菩萨的层面,那些生命,往昔也创造了被希特勒所杀之因。

 

所以不论是被杀者,还是杀害者,都是可怜的,都需要被拯救。

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轮回无有止息时。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在当下,我们能做的,是为未来做准备,为未来积累资粮。

否则无常业力来临时,往往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对。

 

如一些人所说的,你的祖上假如没有给你积累大阴德,但你现在可以为子孙后代积累阴德。

 

我也见到一些例子,好像是南传的,有的人生前经常修功德之后,回向自己将来无疾而终,

顺利往生天道。后来他死了,果然如此。

 

由于业力的繁复,无法对一个事例进行具体的框定和下结论。

 

有的人问念诵了经咒两个月,怎么就没有反应,还是那么穷?

当他这么问时,就是处于当下的一个表相的因缘里。

 

而未能对因果有正解,过去你造了多少业,你是不知道的,

如果仅仅将思维停留在表相上,亦是正见不具。

 

就像以前遇到的,有的人随喜了功德一百块钱,就问怎么没有改变命运?

 

佛弟子不能忘记过去、现在、未来这三条线,不能只在乎当下的享受,否则越受福越少,

还要学会积累福报资粮。现在安稳,但将来必有一死,也当思虑生死问题。

 

 

也就是我们不仅要修当下的,还要修来世。不仅看到现在的难处,还当思维自己往昔的过失。

 

 

 

我也常建议要理性对待很多感应现象,而不夸大,因为一个果的显现,

必然有因和缘的支撑,每个人是不一样的。

 

你要对因果有一个根本的认知,每个人都有前世今生的因缘果报,

现在加入了修法的要素,不一定产出一定的结果。

 

就像高中数学,有的人学了一遍就掌握了,可是有的人学了十遍仍不及格。

 

没办法,每个人的智商、方法都不一样,同样的,每个人的根器和福德基础也不一,无法统一。

 

但是,假如你从因下手,在身口意,在供养和布施,念诵经咒努力下手,

必然会有效果,虽然这效果来得有迟速而已。

 

如《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三》中,普贤菩萨云:

 

见闻供养诸如来,所得功德不可量,

于有为中终不尽,要灭烦恼离众苦。
譬人吞服少金刚,终竟不消要当出;

供养十力诸功德,灭惑必至金刚智。
如乾草积等须弥,投芥子火悉烧尽;

供养诸佛少功德,必断烦恼至涅槃。
雪山有药名善见,见闻嗅触消众疾;

若有见闻于十力,得胜功德到佛智。

 

 

ceramic_baby2018-05-06 19:42:56
愿做菩萨那朵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