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18-12-03 15:40:50

钟政

 

鱼水相依传千古    天地不交今朝衰

                ——为什么要推进道法与术数的研究(一)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的旗手,对宗教信仰方面他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他在1927年的《而已集•小杂感》中说:“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如果鲁迅能看到今天,他就不一定这么说,今天的道教发展不尽人意,成为五大宗教中最衰弱的一个。是谁不懂得此理,让道教丢了大半,需要我们认真的反思,找出一条道教发展的正确之路。

 

 首先我们要看道教因何而产生,又因何而兴、因何而衰。道教源自中国的原始宗教与方术,它的产生是为了解决民众的问题,担负着与天地沟通、协理阴阳的职责。民众有需求,这才有了原始宗教信仰,要解决信仰中的问题,就要有手段,方术也好,道术也好,法术也好,统归于术数,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与民众的生活鱼水相依,密不可分,成为道教信仰的基础。道教得到了民众的拥护而兴盛,失去了民众的基础则必然衰落。

 

 道教信仰的生命力在于植根于广大的民众之中,因民众的现实的问题而起,为解决民众的问题而生。达到最高层次的那是修仙了道,去追求长生不死的神仙境界。去过道观的人,尤其是去过北京白云观的人都会深有感触,道教从人的生命孕育到生命终结,甚至是终结以后灵魂归属无一不在。从一个人尚未来到这个世界之前的求子,到孕育中的护胎保胎,以致催生,祛瘟保体;再到成长过程中的求学、求官、求财,婚姻家庭事业无所不包。对于有精神信仰的人来说,那还有教主的劝化,以及生命终结后的修仙了道。

 

 宫观是信仰中心,是人们寻求神灵保护的场所,是精神归属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以外,还有千千万万个生活在现实中的家庭,现实中的人们,他们有问题需要解决。从生命的开端,没有婚姻怎么办,道士可以做求婚催婚法事;婚而不育又怎么办,道士可以做求子法事;怀了孕又保不住胎怎么办,那有保胎术。好不容易生下来了,还有很多的关口,道士会破关解锁。那要是天道来的又怎么办,道士可以还童子、送替身。我们现在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命占青龙、一还果位,还有命理空亡、前世空门等等,这些都需要破解。那还有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各种灾祸、牢狱等等人生可能遭遇的风险,都在道教的术数所能够化解的范围之内。因为道士能够解决人们的问题,所以广泛受到民众的欢迎,因此鲁迅说人们不憎道士,道士本来是为人民服务的。

 

 但今非昔比,道士们的处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象过去那样受民众的拥护,这是因为道教的文化出现了断裂。众所周知的原因,辛亥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将道法与术数视之为迷信而打倒,道教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在无神论思想的指导下,传统宗教遭到了批判,道教被纳入了政府管理之下,难有发展。文化大革命时期,封闭了佛寺道观并禁止一切活动,这一举措致使各大宗教在中国大陆几乎濒于灭绝(引自《中国宗教报告2014》)。据《茅山道教志》记载,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茅山道院和其它地方道观一样,神像被砸,经籍被焚,道士被造反派驱逐下山,强制还俗,大量文物碑刻损失殆尽。

 

 潮落可以潮涨,断裂可以修复,但道教文化的修复曲折而漫长。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的进一步解放,宗教信仰市场处于“短缺经济”状态,佛教和其它宗教出现了井喷式发展的现象,迅速的恢复和壮大。但道教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因为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井喷,也不能一蹴而就和迅速的恢复和壮大。俗话说:二十分钟可以造一个和尚,三年也未必能造出一个道士。把头发剃光,穿上袈裟,拿起度牒就是和尚;而道士不蓄三年头发,那就成不了道士。当然,这还只是形式上的,更深刻的内容在于道士要有基本功,道法术数既需要传承,又需要自己修炼,没有一点硬功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师承有的是多少代,学习有的需要几十年,因此道教的恢复就难有井喷出现。

 

 但是民众有需求,道教需要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呈现了天地不交的态势。一方面是高高在上,以所谓大德高道的姿态,板起面孔来教训人,拿出一副讲经说法,或者是隐居深山,一副高人的架势;另一方面是凭着一知半解,游走于民间,坑蒙拐骗,抹黑道士形象。现在信佛、信基督未必有人憎恨,反倒是那些不良道士被憎恨了,这是鲁迅先生当年预想不到的。

 

 道士丢掉了最基本的东西,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事,也就难以快速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提出的要重视研究和弘扬道法与术数的原因所在。

 

 

 

道法本是人间宝    多少悲剧可避免

                             ——为什么要推进道法与术数的研究(二)

 人为万物之灵,生长于天地之间,成为智慧生命,智慧既精神,核心还在一个“神”字,因此我们与神灵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的生命体除了肉眼可见的躯体,还有我们能感觉到但见不到的灵性存在。这些以隐态形式存在的,与我们生命休戚相关的信息能量,既是我们生命的开端,也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显隐两态的生命信息如果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那就是正常的,或者是运行状态良好的生命体。

 

相反,如果相互之间是矛盾的,从命理学来说是刑冲克害的,从风水学来说是相互之间不协调的,那这个生命体必然饱受坎坷与折磨。如何理顺这些关系,让不顺利的生命体能够调整到正常,这是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之后所必然想到的问题,与天地沟通,与自然和谐,那就是神职人员的职责所在。人类发展的初期,决定族群能否兴旺发展,那就是要有能与天地沟通的首领,带领这个族群与天同道、与地和谐。这个能通天通地的人被称之为“巫”,在封建社会以前,这是以政教合一形式的社会组织,巫既是首领也是被广泛尊重的人。在封建政权形成以后,这种原始的形态还是历历可见,凡是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会有通天通地的人,这也就是“无巫不成村”的由来,大巫小巫们负责与天地沟通,保持与自然和谐。

 

 灵性物质能够让我们产生灵感,同时也有它灵活的一面,有它不稳定、不牢固的特性。表现在我们的人体上,那就是大家常见的小孩被吓着,魂跑了或者丢了。跑了的灵魂有的是自己要逃逸,有时的被欺负挤压了出去,这些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找回家才对。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跑出去的就不愿意回来,因为外边的世界更精彩;被欺负挤压出去的,更是没有办法回来,成了魂游太虚。能正常回来的就是正常的孩子,不能正常回来的这就是个问题的孩子,丢了魂的孩子。

 

 昨天我们这来了一位13岁的小孩,给他起的卦是《萃》之《困》,学过神通预测的人都知道这是受了惊吓,魂儿游出去了。孩子的父母知道这件事情,也曾经做过招魂,但不专业,魂没有完全招回来。现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专注的学习,看着是在听课,脑子不知道在想什么事情,学习成绩一路下滑。

 

我们在工作室为他做了收魂法事,效果很好。这些易受惊吓的孩子往往有先天的因素,大多数是天道来了,从小聪明伶俐,也就是我们说的思维灵活,当然也就不稳固。这种孩子在临近青春期有叛逆倾向,尤其是受了惊吓,魂儿跑出去就不愿意回来,这需要把它拘回来。这些看似小事,做不好就是大事,就可能毁了孩子。这是简单的术数案例,复杂的包含在人生的各个方面,它可能只影响到工作学习或者是婚姻,也可能毁掉人的一生。

 

 这些民间文化实际上属于术数范畴,把它理论化,成为形而上的理论,那就是道法。它解决的是一个生命现象,涉及的是生命本质的问题。由此而深入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问题,其实都与传统的术数有关。这些术数在我们生活中实际上是个宝,但如果不会用它就是根草,而且还会被认为是毒草,是封建迷信。我们还道法与术数本来面目,发挥它在解决民众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变废为宝,让人们识宝,客观上也就起到了弘扬道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