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K10252018-12-22 17:47:44

第一次见到陈树是2008年,那时我刚升上高中。

陈树身形瘦弱,走路有些摇晃,还微微偏着头,面色里透出一种不健康的白。

我在路上跟他打招呼,他要先停下来,凭声音判断我的位置,等我靠近时才作出回应。

他的眼睛似乎没有瞳仁,只有眼白,在与他对视时,感觉不到任何神采。那种空洞让人心慌。

我们就读的高中在整个县城中排名第二,我几乎是拼尽全力才拿到录取通知。

陈树身患眼疾,能考上这所高中,进入实验班,一定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

 

我后来从其他同学口中得知:陈树生来视觉神经束就比常人少,眼睛成像有问题。

陈树的父母奔走四处寻医问药,他也积极配合治疗,但并没有找到好的治疗方法。

 

班里同学每周轮换座位,只有陈树一直坐在前排,他看书时会拿个放大镜,或者用自动笔上小小的塑料放大镜,以几近吻纸的姿势,与课本做亲密接触。即使面临种种艰难,他的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陈树很会讲故事,他听完广播电台里的播送,再讲给别人听,像收音机里的说书先生。

那个时候《火影忍者》很火,他每到周末就回家去看,回来再跟大家讲,探讨剧情和角色。

我能明显感觉到陈树对待别人很热心,不争不抢,还会邀请一些亲近的同学去家里玩。

 

 

在一次体育课上,陈树站在篮球场边,场上的同学邀请他一起玩。他走上去,模仿一个同学三步上篮的动作,

运球,走位,起跳,投篮,一气呵成,最后竟顺利将球投入篮筐。

高一同班后,我和陈树在高二分班时去了不同班。

据说有次数学课,讲到空间坐标系,数学老师刚把问题念完,陈树就把答案说了出来,同学深感惊奇。

按平常,这样复杂的空间几何题要绘图才能解出。

兴许是因为陈树空间想象能力异于常人,老师念问题的过程中,他已将坐标系绘在脑中。

教室晚自习要六点以后才开灯,临近冬天时,天黑得早,没开灯时大家只是在默默等待,

陈树却该做什么做什么——他早已习惯黑暗。

有次语文考试,有一篇看图作文,由于纸张印刷质量差,试卷中无法看出图案,陈树无奈下向老师求助,

但是监考老师拒绝了他。我在边上,看他叹口气,又拿出放大镜。

课业压力越来越大,陈树渐渐感到吃力,却因此更加勤奋了。

遗憾的是这坚持使他用眼过度,视网膜脱落。

我听说陈树彻底看不见的那一天,情绪激动,失声痛哭。

陈树辍学了。走的那一天,他哭了,很多人也哭了。

几个月后,陈树又回来了一次,那时已经高三。他并不是来继续学业,只是来看看老朋友,做一次告别。

辍学前陈树自学了笛子,能够流畅的吹出《火影忍者》里的一段背景音乐。

那时,他做完眼部恢复手术,因为吹笛子会影响眼睛的恢复,他又改学了吉他。

返校那天,趁着下课的空档,陈树在教室里弹唱齐秦的《张三的歌》,亲近的同学跟他一起合唱:

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

看一看

这世界并非那么凄凉

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

望一望

这世界还是一片的光亮

后来有同学告诉我一件事,在陈树做眼部恢复手术时发生了一些意外。

手术过程中,医生错估了麻醉药的用量,导致麻醉效果提前两个小时消退。

手术过程中,突然醒来的陈树不知所措,他没告诉医生,强忍着直到手术做完。

手术结束时,手术台上的被单都被他抓破了。

那时是冬天,他穿着毛衣,里里外外的衣服全部被汗浸湿。

 

陈树离校后,我参加高考,考上大学。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听到他的任何消息。

2012年的春节,我特意去了陈树家,这是我第二次到他家。

他的家境一般,爸爸是老师,妈妈是家庭主妇,还有个哥哥是监理工程师。

一帮老同学到访让陈树很高兴。我问他恢复怎么样,他说很好,视力差不多到以前的水平了。

坐了一会儿,又有同学来看他,我们起身去开门,被陈树拦下。

他探着两只手,慢慢挪到房门前,压低双手,在门上不停摸索,摸了三次才摸到门把手。

在往后无数日子里,只要回想起他摸门把手的画面,我都会难过。

手术并没有他说的那么成功,他的视力已经回不去了。

我最后一次看望陈树是2016年的春节,距离上次已过了4年。

只有一个家住很远的同学还会每年去看望陈树,其他坚持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那天下着小雨,他依旧热情。我问他平常会做些什么,他说打开收音机听广播,听一些小说、相声什么的。

我们聊得很开心,陈树还给我们讲故事听,就像从前在学校里一样。

要走的时候,他拿出一个录音笔,让我们录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又把他自己的号码给我们,说没事常联络。

他按下按钮,播放之前的录音,我听到了很多熟悉的声音,

“我是某某某,我的号码是……,陈树没事要给我打电话哦。”

不知录音的人有没有和陈树打过电话。

 

本文选自真实故事计划(ID:zhenshigushi1)

真实故事计划是国内首个真实故事平台,每天讲述一个从生命里拿出来的故事。

投稿邮箱 tougao@zhenshigushijihua.com,原创首发千字500——2000元。

 

作者沈树博,现为广告公司职员

编辑 | 闫真

投稿或谈心请加故事菌(ID:gushijun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