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哪些愚蠢的善良?
知友:温义飞(3,600+ 赞同,经济学话题优秀回答者,知乎编辑推荐)
在简单了解一些经济学之后,你就会明白「愚蠢的善良」简直是人类的日常活动。
客观的说,各国政府的大多数政策失误都可以称为「愚蠢的善良」。但有一些政策蠢的很有特色。
比如在中南美洲的旅游城市有很多流浪猫狗,北美的大老爷们在度假的时候常常会看到这些可怜的动物。
美国的一些 NGO 同情心泛滥的表示,让这些猫狗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简直太不人道了,如果墨西哥或多米尼加不处理好这些流浪动物,就发动群众不再去旅游。
于是,毫不意外的,这些流浪动物被当地政府用最高效的方式处理妥当了,安静又迅速的结束了他们的流浪,和生命。
又比如美国和加拿大一直在提高最低工资保障,包括西雅图在内的不少地区都把最低工资调到每小时 15 美金。高工资会使得企业少雇人,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2011 年的最低时薪调整,在全美范围内减少了 30 万个工作岗位。而且,这以调整伤害最大的反而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最难找到工作的往往是受教育程度或者工作能力低的人。
类似的法令还有酒吧禁烟法案。UWM 的 Adams 教授研究指出,酒吧的禁烟法案使得爱抽烟的客人选择去隐蔽的酒吧边抽边喝。
由于他们需要开车到更远的地方喝酒以躲避检查,禁烟的地区的酒驾事故多了 13.5%。即便如此,我依然支持公共场所禁烟。
同样的道理,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机制也给这些种群带来了危害。环境学家和生物学家在地图上画一个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然后这里就再也不能被商业开发,土地也因此贬值。
这简直是一场赌博,赌一赌土地所有者能不能在保护区成立之前猎光这个种群。
在 Donald J. Boudreaux 的论文中,这一场人性的赌博经常输掉,毕竟在美国猎人和猎枪都不少。
而这些不学经济学的生物学家,只得耸耸肩去画另一片「保护区」了。当然,这个问题在中国并不存在,因为中国没有人真的拥有一片土地。
经济学中,类似于「你已经尽力了,但是失败了」或者 「他都是为了你好,但是失败了」之类的话没有任何意义。
不论你多么努力,失败就是失败,不论是不是出于好意,搞砸就是搞砸。理性的第一步,就是学会屏蔽「但是」前面的所有内容。
知友:王瑞恩(3,200+ 赞同,法律话题优秀回答者)
有一种愚蠢的善良,就是试图为道德立法。
例如, 2012 年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这是一个愚蠢的法律,蠢在三个方面:
1. 定义不清
什么叫做「分开居住」?是指不在同一套房子里,还是不在同一个城市,还是不在同一个省?
什么叫做「经常」?过年回家一次够不够,不够的话一年到底应该有几次才算是「合法」?自家在海淀,父母在朝阳,与自家在海南岛,父母在吐鲁番,这两种情况应该适用同样的标准吗?
多久回家一次算是孝顺,这本来就是一个道德和习俗的问题,非要用法律来做出规定,就会出现这样经不起推敲的表述。
2. 目的不明
我见过这样的事情:家里几兄弟,每次回家都是为了争遗产,每次回家都是为了花言巧语想办法哄父母修改遗嘱。我认识的一个人,在英国留学期间欠下赌债被黑社会暴力追债,屁滚尿流千里迢迢跑回家央求父亲挪用公款还债,结果父亲事发入狱。
我也见过这样的事情,虽然子女远在海外,但每周都花几个小时时间和父母电话或者视频,逢年过节和遇到父母的生日,都会特别准备一份心意送上。
如果说这条法律是为了鼓励「孝道」的话,难道一个人孝顺不孝顺,就要用回家次数多少来衡量吗。
假如老家的父母得了大病需要高昂医药费治疗,在收入高的大城市打拼,挣钱给父母治病,或者混出息了以后将父母接到发达地区,这也是一种孝顺。
难得大门不出二门不入光赖在家里就可以用爱治病?这部法律的动机是善良的,但它所规定的方法却不一定能够服务于目的。
3. 有损法律权威性
我国的法制建设本来就落后,现在搞出这么个逻辑混乱语言模糊不具可执行性的法律,只能让大家更加怀疑法律的权威性,甚至对立法的能力和水平嗤之以鼻,这怎么能号召全社会学习法律尊重法律呢?